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折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折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1、败兵折将折:损失。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6回:“袁本初败兵折将。”
2、折冲尊俎折冲:打退敌人的战车,指抵御敌人;尊俎:古代盛酒肉的器皿。原指诸侯国会盟的宴席上制胜对方。后泛指进行外交谈判。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五》:“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,禽将户内,拔城于尊俎之间,折冲席上者也。”
3、榱栋崩折比喻大局崩溃。清 梁启超《论不变法之害》:“今有巨厦,更历千岁,瓦墁毁坏,榱栋崩折,非不枵然大也,风雨猝集,则倾圮必矣。”
4、片言折狱片言:极少的几句话;折狱:判决诉讼案件。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。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。先秦 孔子《论语 颜渊》:“片言可以折狱者,其由也与?”
5、折冲千里冲:古代战车;折冲:摧毁敌方的战车,指抵御敌人。指军事上进行外交谈判。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召类》:“夫修之于庙堂之上,而折冲乎千里之外者,其司城子罕之谓乎?”
6、规旋矩折形容回旋转折的态势。汉·蔡邕《隶势》:“或长邪角趣,或规旋矩折,修短相副,异体同势。”
7、折冲厌难谓能压服困难,御敌致胜。汉·马融《延光四年日蚀上书》:“必得将兼有二长之才,无二短之累,参以吏事,任以兵法,有此数姿,然后能折冲厌难,致其功实,转灾为福。”
8、百折不挠折:挫折。挠:弯曲;引伸为屈服。无论遭到多少挫折;都不退缩;不屈服。汉 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:“其性疾华尚朴,有百折不挠,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
9、月中折桂在月亮中折桂树枝。比喻科举及第。宋·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第五出:“但愿此去,名标金榜,折取月中桂。”
10、面折廷诤见“面折廷争”。章炳麟《变法箴言》:“争变法者,吾未见其有面折廷诤、千人皆靡者也。”
11、拉枯折朽同“摧枯拉朽”。宋·文莹《玉壶清话》第七卷:“食罢,将战,伦举兵一鏖,如拉枯折朽。”
12、百折不屈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、动摇。形容意志坚强。清 恽敬《〈卓忠毅公遗稿〉书后》:“一旦竟成其名,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,必不能千百年之后,人人变色动容,有一百折不屈之人,如在其心,如出其口,如忠毅、方学士、铁尚书者也。”
13、栋折榱坏犹栋折榱崩。比喻倾覆。康有为等《上清帝第二书》:“举人等栋折榱坏,同受倾压,故不避斧钺之诛,犯冒越之罪,统筹大局,为我皇上陈上。”
14、损兵折将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1回:“损兵折将,必然瞒着天子。”
15、摧枯折腐折断枯树枝烂木头。比喻极容易做到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耿弇传》:“反覆数十日,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,如摧枯折腐耳。”
16、弓折刀尽比喻战斗力没有了,无法可想。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今日拟打罗山寨,弓折刀尽。”
17、蠹众木折,隙大墙坏蠹:蛀虫;折:断;隙:缝隙。蛀虫多了,木头就要折断。墙缝大了就要倒。比喻为害太多,必定造成灾祸,错误不及时纠正,就会造成祸害。战国·卫·商鞅《商君书·修权》:“蠹众而木折,隙大而墙坏。”
18、折节向学折节:改变过去的志向、作风。形容努力刻苦,奋发学习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段颎传》:“颎少便习弓马,尚游侠,轻财贿,长乃折节好古学。”
19、摧折豪强摧:折断。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。《汉书·严延年传》:“其治务在摧折豪强,扶助贫弱。”
20、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:指微薄的俸禄;折腰:下拜,弯腰行礼。比喻为人清高,有骨气。《晋书 陶潜传》:“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,拳拳事乡里小人邪!”
21、隐晦曲折意思含糊晦涩;转弯抹角。常指说话或写文章用隐隐约约、转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思想。隐晦:不明显;曲折:转弯抹角。毛泽东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:“我们可以大声疾呼,而不要隐晦曲折,使人民大众不易看懂。”
22、攀花折柳喻狎妓。元·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二折:“则为我攀花折柳,致令的有国难投。”
23、百败不折折:屈服。即使失败100次也绝不屈服。形容意志坚强。宋·陈亮《上孝宗皇帝第二书》:“百败而不折者,诚有以合于天人之心也。”
24、厌难折冲指能克服困难,抗敌取胜。汉·刘向《说苑·尊贤》:“故虞有宫之奇,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;楚有子玉、得臣,文公为之侧席而坐。远乎!贤者之厌难折冲也。”
25、折足覆餗《易 系辞下》:“《易》曰:‘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凶。’言不胜其任也。”餗,鼎内食物。后以“折足覆餗”比喻力不能胜任,必至败事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《易》曰:‘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凶。’言不胜其任也。”
26、单则易折,众则难摧势孤力单,容易受人欺负;从多气壮,别人不敢欺侮。《北史·吐谷浑传》:“单则易折,众则难摧。戮力一心,然后社稷可固也。”
27、覆公折足比喻不胜重任,败坏公事。《周易·鼎》:“鼎折足,覆公餗。”
28、百折不摧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、动摇。形容意志坚强。宋 苏辙《祭亡兄端明文》:“义气外强,道心内全,百折不摧,如有待然。”
29、三折其肱肱:手臂。几次断臂,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。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,自能造诣精深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定公十三年》:“三折肱知为良医。”
30、折而族之推翻他,而且杀他的家族。
31、折节礼士屈己待人,尊重有见识有才能的人。《明史·张居正传》:“时徐阶以宿老居首辅,与李春芳皆折节礼士。”
32、三折之肱肱:胳膊。几次断臂,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。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,富有经验,自能造诣精深。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9回:“今闻老爷大展三折之肱,治我一国之主,若主上病愈,老爷江山有分,我辈皆臣子也,礼当拜请。”
33、折臂三公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唐·刘禹锡《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》:“上车著作应来问,折臂三公定送方。”
34、折戟沉沙戟:古代的一种兵器。戟被折断沉没在泥沙里。形容失败得十分惨重。唐 杜牧《赤壁》诗:“折戟沉沙铁未消,自将磨洗认前朝。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。”
35、折槁振落把枯树枝折断,把枯树叶摇下来。比喻轻易不费力。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人间训》:“刘、项兴义兵随而定,若折槁振落。”
36、迂回曲折迂回:回旋,环绕。弯弯曲曲,绕来绕去。常比喻事物发展的曲折性。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打破‘围剿’的过程往往是迂回曲折的,不是径情直遂的。”
37、桂折一枝喻登科及第。唐·白居易《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》诗:“自知群从为儒少,岂料词场中第频。桂折一枝先许我,杨穿三叶尽惊人。”
38、兰摧玉折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。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言语》:“毛伯成既负其才气,常称‘宁为兰摧玉折,不作萧敷艾荣。’”
39、栋榱崩折栋:正梁;榱:椽子;崩:崩坏;折:折断。梁椽毁坏,指房屋倒塌,多比喻国家或政权倾覆。清·汪琬《前明兵科右给事中吴公墓志铭》:“栋榱崩折,势莫能支。”
40、掊斗折衡剖开量物的斗,折断称物的衡。指废除让人争多论少的斗衡。《庄子 胠箧》:“掊斗折衡,而民不争。”
41、折腰升斗折腰:弯腰。比喻忍受屈辱。宋·杨泽民《六么令·壬寅四月扶病外邑催租寄内》词:“折腰升斗,辜负当年旧松菊。”
42、折柳攀花折:断。比喻男子狎妓。元·周德清《蟾宫曲·别友》:“茶也无多,醋也无多,七件事尚且艰难,怎生教我折柳攀花?”
43、心折首肯心折:佩服;首肯:点头同意。心中信服,并点头同意。形容钦佩赞许到了极点。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四回:“便一五一十,把谭孝移品行端方,素来的好处,说个不啻口出。东宿闻之心折首肯。”
44、折券弃债券:泛指票据、凭证。指销毁债券,不再索偿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岁竟,比两家常折券弃债。”
45、鼎折餗覆见“鼎折覆餗”。参见“鼎折覆餗”。
46、簪笔磬折簪:插戴。古代插笔备礼,躬身作揖,表示恭敬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西门豹簪笔磬折,向河立待良久。”
47、群轻折轴轻的东西积多了,也能压断车轴。比喻小患会酿成大祸。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魏策一》:“臣闻积羽沉舟,群轻折轴,众口铄金,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。”
48、不折不扣折、扣:原为商业用语;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;叫做打折扣。表示完全的、十足的;一点不差。茅盾《子夜 一》:“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!”
49、百折不移屡遭挫折亦不改变其操守。明 吴承恩《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》:“即其可名状者言之,则本之一毫不染之真,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。”
50、周规折矩本谓行礼时步趋合乎规矩。后引申为拘泥于成法、准则。语出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周还中规,折还中矩。”语出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周还中规,折还中矩。”
51、三折肱,为良医几次断臂,就能知道医治断臂的方法。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,富有经验,成为内行。也指高明的医道。《左传·定公十三年》:“三折肱,知为良医。”
52、穷折腾翻来覆去地做某事,没有任何效果。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25章:“整天就是搞这运动那运动,穷折腾个没完!”
53、将功折过同“将功折罪”。元·李直夫《虎头牌》第三折:“既然他复杀了一阵,夺的人口牛羊马匹回来了,这等呵将功折过,饶了他项上一刀。”
54、折胶堕指极言天气寒冷。宋·苏轼《磨衲赞》:“折胶堕指,此衲不寒,烁石流金,此衲不热。”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曝日》:“《冬日初出铭》曰:‘折胶堕指,梦想负背。’”
55、折长补短截取长的,补充短的。比喻用长处补短处。《韩非子 初见秦》:“今秦地折长补短,方数千里,名师数十百万,轮船国之号令赏罚,地形利害,天下莫如也。”
56、百般折磨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、精神上遭受痛苦。宋 李昉《太平广记 精察二 孟简》:“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……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,百般折磨污辱,包君的妻子本来就瘦弱多病,并且怀有身孕,回到船上就死了。”
57、深文曲折歪曲地援引法律条文,不露痕迹地陷人于罪。《宦海》第六回:“他却要卖弄自己的精明,张大自家的势焰,深文曲折的送了这个人的脑袋,方才觉得心中舒服。”
58、三折股为良医股:大腿。几次折断大腿,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。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,富有经验,自能造诣精深。唐·欧阳詹《送洪孺卿赴举序》:“三折股为良医。予五升词扬,四遭渏摭,是以窃知乎之则。”
59、摧兰折玉摧:摧残,毁掉。毁坏兰花,折断美玉。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。清·余怀《板桥杂记·丽品》:“某本非风流佳客,谬称浪子端庄,……用诱秦诓楚之计,作摧兰折玉之谋。”
60、不挠不折不弯曲,不屈服。形容节操刚正,意志坚强。宋 刘炎《迩言》:“夫观钱塘江潮,犹猛士之肝胆决裂,义士之怒发冲冠。观仙都天柱,犹直臣之气,不挠不折,社稷之佐,拓地擎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