赍盗粮,借贼兵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赍:以物送人;兵:兵器,武器。送给盗贼粮食,借给盗贼武器。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。
出处: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大略》:“非其人而教之,赍盗粮,借贼兵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jī dào liáng,jiè zéi bīng
注音ㄐ一 ㄉㄠˋ ㄌ一ㄤˊ,ㄐ一ㄝˋ ㄗㄟˊ ㄅ一ㄥ
感情赍盗粮,借贼兵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赍粮藉寇、借寇兵,赍盗粮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言人人殊(意思解释)
- 荡然无存(意思解释)
- 有声有色(意思解释)
- 犯上作乱(意思解释)
- 身体力行(意思解释)
- 大打出手(意思解释)
- 摆老资格(意思解释)
- 人无有千日好,花无有百日红(意思解释)
- 畅通无阻(意思解释)
- 鱼网鸿离(意思解释)
- 尾巴难藏(意思解释)
- 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(意思解释)
- 月下老人(意思解释)
- 舞凤飞龙(意思解释)
- 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(意思解释)
- 以防万一(意思解释)
- 韬光养晦(意思解释)
- 急流勇退(意思解释)
- 分崩离析(意思解释)
- 澜倒波随(意思解释)
- 进道若蜷(意思解释)
- 遥遥领先(意思解释)
- 绰绰有余(意思解释)
- 抛头露面(意思解释)
- 不胜枚举(意思解释)
- 丧心病狂(意思解释)
- 使臂使指(意思解释)
- 不知进退(意思解释)
※ 赍盗粮,借贼兵的意思解释、赍盗粮,借贼兵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百足之虫,至断不僵 | 百足:虫名,马陆,多足虫;僵:倒。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。 |
束兵秣马 | 犹厉兵秣马。 |
各有所职 | 各人有各人负责的事。比喻分工明确。 |
以一奉百 | 奉:供养。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。指生产的人少,消费的人多。 |
圭角不露 | 圭角:圭之锋芒有棱角。指深沉不露锋芒。 |
不辨菽粟 | 分不清哪是豆子,哪是小米。形容愚笨无知。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。 |
随才器使 | 根据长处,安排适当的工作。 |
饮风餐露 | 饮食风露。比喻远离世俗而生活或旅途艰辛。 |
沉几观变 | 沉:沉着;几:事物变化前的前兆。冷静观察事物,随机应变。 |
三头六证 | 众多的人证。 |
细不容发 | 容:容受;发:头发。比喻十分细小。 |
寸男尺女 | 一男半女。 |
衣不重彩 |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。比喻衣着朴素。 |
羽翮已就 | 翮:鸟翼。羽毛已经丰满。比喻已得到辅佐之人,势力已壮大。 |
及溺呼船 | 喻祸到临头,求救无及。 |
激起公愤 | 激发了公众共同的愤慨。 |
偃兵修文 | 同“偃武修文”。 |
纳奇录异 | 纳:接纳;录:录用。接纳录用有奇异才能的人。 |
游戏翰墨 | 见“游戏笔墨”。 |
行随事迁 | 行:做事。做事要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。 |
明罚敕法 | 罚:刑罚;敕:整饬。严明刑罚,整顿法度。 |
无偏无陂 | 不偏向;不邪曲。 |
兼官重绂 | 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。 |
风吹日晒 | 狂风吹,烈日晒。形容无所遮挡。 |
略迹原心 | 撇开表面的事实,而从其用心上加以原谅。 |
慎小事微 | 谨慎对待微小的事情。 |
献替可否 | 同“献可替否”。 |
家长理短 | 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