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义道德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,孰从而听之。”
例子:你说凡是一口仁义道德的人,都是些伪君子,真是一点也不错。(郭沫若《屈原》第二幕)
基础信息
拼音rén yì dào dé
注音ㄖㄣˊ 一ˋ ㄉㄠˋ ㄉㄜˊ
繁体仁義道惪
感情仁义道德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旧道德标准。
英语justice and virtue(kindness and magnanimity)
俄语гуманность и добродетель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东捱西问(意思解释)
 - 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(意思解释)
 - 伺瑕抵隙(意思解释)
 - 束上起下(意思解释)
 - 杜渐除微(意思解释)
 - 神谟庙算(意思解释)
 - 纵虎出柙(意思解释)
 - 心荡神移(意思解释)
 - 改口沓舌(意思解释)
 - 东猎西渔(意思解释)
 - 少吃缺穿(意思解释)
 - 揣歪捏怪(意思解释)
 - 并辔齐驱(意思解释)
 - 靡所不为(意思解释)
 - 超今绝古(意思解释)
 - 相安相受(意思解释)
 - 排愁破涕(意思解释)
 - 何许人也(意思解释)
 - 赤手光拳(意思解释)
 - 何罪之有(意思解释)
 - 游丝飞絮(意思解释)
 - 钻冰求火(意思解释)
 - 沉思翰藻(意思解释)
 - 画野分疆(意思解释)
 - 寓兵于农(意思解释)
 - 折长补短(意思解释)
 - 郑卫之音(意思解释)
 - 扭手扭脚(意思解释)
 
※ 仁义道德的意思解释、仁义道德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一笔勾消 | 亦作“一笔勾销”。全部取消之意。 | 
| 不能赞一辞 | 赞:赞助;赞一辞:添一句话。提不出一点意见。形容文章非常完美。 | 
| 难鸣孤掌 | 比喻力量单薄,难以成事。 | 
| 高飞远遁 | 制摆脱不利的环境,躲避到远防去。同“高飞远走”。 | 
| 头足异处 | 谓被斩。 | 
| 椎肤剥髓 | 形容残酷搜刮。 | 
| 星罗棋布 | 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。形容数量很多;分布很广。罗:罗列;布:分布。 | 
| 扼腕长叹 | 用手握腕,长声叹息。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。 | 
| 漫天开价 | 无限度地乱开价码 | 
| 才貌双绝 | 才学相貌都好。同“才貌双全”。 | 
| 天灾地妖 | 自然界发生的灾害怪异。 | 
| 东风马耳 |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。 | 
| 戴玄履黄 | 犹戴天履地。 | 
| 求大同,存小异 | 在大的、主要的方面取得一致,而对某些小的、次要的问题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见。 | 
| 胡搅蛮缠 | 不讲道理,纠缠不放。 | 
| 忠君报国 | 忠于国君,报效国家。 | 
| 乡土难离 | 乡土:家乡,故土。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。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。 | 
| 只字不提 | 只:一个。一个字也不谈起。比喻有意不说。 | 
| 自作之孽 | 孽:罪恶,灾祸。指自己招来的罪孽或灾祸是逃不脱的。 | 
| 桃李争辉 | 桃花与李花竞媚比妍。形容春日景色美不胜收。 | 
| 默不作声 | 一句话也不说。 | 
| 嚎天喊地 | 见“嚎天动地”。 | 
| 前功尽灭 | 见“前功尽弃”。 | 
| 日莫途远 | 见“日暮途远”。 | 
| 钻头觅缝 | 比喻到处寻找门路。 | 
| 不甘后人 | 甘:甘心;情愿。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。 | 
| 豹死留皮 | 豹子死了,皮留在世间。比喻将好名声留传于后世。 | 
| 出门如宾 | 出外做事象接待贵宾那样认真谨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