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相五公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语出《文选·班固〈西都赋〉》:“冠盖如云,七相五公。”吕向注:“七相:谓车千秋、黄霸、王商、王嘉、韦贤、平当、魏相。五公:张汤、萧望之、冯奉世、史丹、张安世。公侯、御史大夫、将军,通称为公。”所举皆汉代公卿,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。
出处:语出《文选·班固〈西都赋〉》:“冠盖如云,七相五公。”吕向注:“七相:谓车千秋、黄霸、王商、王嘉、韦贤、平当、魏相。五公:张汤、萧望之、冯奉世、史丹、张安世。公侯、御史大夫、将军,通称为公。”
例子:齐诸田,楚屈、景,皆右姓也。其后进拔豪英,论而禄之,盖七相五公之所由兴也。《新唐书·儒学传中·柳沖》
基础信息
拼音qī xiāng wǔ gōng
注音ㄑ一 ㄒ一ㄤ ㄨˇ ㄍㄨㄥ
感情七相五公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一笔抹摋(意思解释)
- 七扭八拗(意思解释)
- 琼岛春云(意思解释)
- 历世摩钝(意思解释)
- 借古讽今(意思解释)
- 悬驼就石(意思解释)
- 临难不慑(意思解释)
- 莫敢谁何(意思解释)
- 乘敌之隙(意思解释)
- 乳水交融(意思解释)
- 放诸四夷(意思解释)
- 搢绅之士(意思解释)
- 套言不陈(意思解释)
- 初发芙蓉(意思解释)
- 挑毛剔刺(意思解释)
- 声威大震(意思解释)
- 目瞪心骇(意思解释)
- 一成不易(意思解释)
- 兴云吐雾(意思解释)
- 日远日疏,日亲日近(意思解释)
- 欣然自喜(意思解释)
- 撒诈捣虚(意思解释)
- 出幽升高(意思解释)
- 言行计从(意思解释)
- 遁天妄行(意思解释)
- 片言九鼎(意思解释)
- 俯拾地芥(意思解释)
- 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(意思解释)
※ 七相五公的意思解释、七相五公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一丝一毫 | 形容极少或极小的一点儿。毫:一厘的十分之一;丝:一毫的十分之一。 |
| 花香鸟语 | 鸟语:鸟鸣如同讲话一般。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。 |
| 野无遗贤 | 民间没有被弃置不用的人才。指任人唯贤,人尽其才。 |
| 反唇相讥 | 反唇:原指翻嘴唇表示不服气;引申为顶嘴。讥:讽刺、挖苦、嘲笑。反过嘴来讥讽对方。 |
| 思所逐之 | 盘算着如何驱赶他们。 |
| 不毛之地 | 毛:地面上生长的谷物、草木。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。后指最荒凉、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。也作“不发之地”。 |
| 肝胆相照 | 形容对人忠诚;用真心相待。肝胆:比喻真诚的心。 |
| 黄河水清 | 黄河之水常年混浊,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。也比喻罕见的、难得的事情。 |
| 进退无门 | 前进无路,后退无门。形容处境十分困难,进退两难,无处容身。 |
| 黄绵袄子 | 比喻冬天的太阳。 |
| 相貌堂堂 | 形容人的仪表端正魁梧。 |
| 按兵不动 | 按:止住。控制住军队;暂不行动;泛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。常用以表示持观望态度而不行动。 |
| 海内澹然 | 海内:四海之内;澹然:安静的样子。形容国家安定,生活正常。 |
| 赤诚相待 | 赤诚:极真诚、忠诚。以至诚之心待人。 |
| 穿房入户 | 在人家内室里出出进进。形容和主人的关系极为密切。 |
| 本来面目 | 本来:原来的;面目:面貌。原是佛教用语;指人的本性;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。 |
| 凡偶近器 | 谓平庸之辈;普通人才。 |
| 拥书百城 | 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。 |
| 圆孔方木 | 把方木头放到圆孔里去。比喻二者不能投合。 |
| 寡不敌众 | 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。 |
| 出有入无 | 出入于有无之中。 |
| 大摇大摆 | 走路时身子摇摆;乱晃。形容举动无所顾忌;扬扬自得的样子。 |
| 寒腹短识 | 形容人知识贫乏,见识短浅。 |
| 天文数字 | 表示极大的数字。 |
| 器宇不凡 | 器宇:指仪表,气度。不凡:不平凡,不寻常。形容仪表、风度很不平常。 |
| 笃学不倦 | 笃学:专心好学;倦:疲倦。专心好学,不知疲倦。 |
| 厚德载物 | 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。 |
| 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 | 将:将领;受:接受。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,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