讷于言,敏于行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讷:语言迟钝;敏:敏捷。指说话谨慎,办事敏捷。
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”
例子:《北齐书·文苑传·李广》:“广少与赵郡李謇齐名,为邢、魏之亚,而讷于言,敏于行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nè yú yán,mǐn yú xíng
注音ㄋㄜˋ ㄩˊ 一ㄢˊ,ㄇ一ㄣˇ ㄩˊ ㄒ一ㄥˊ
感情讷于言,敏于行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敏行讷言
英语be slow of speech but prompt in action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死别生离(意思解释)
- 腰金衣紫(意思解释)
- 三翻四复(意思解释)
- 众望攸归(意思解释)
- 三茶六礼(意思解释)
- 旁门歪道(意思解释)
- 香轮宝骑(意思解释)
- 花丽狐哨(意思解释)
- 以众暴寡,以强凌弱(意思解释)
- 一鞭一条痕(意思解释)
- 欺君误国(意思解释)
- 卑躬屈膝(意思解释)
- 多文为富(意思解释)
- 贼去关门(意思解释)
- 燕雀岂知雕鹗志(意思解释)
- 风激电飞(意思解释)
- 串亲访友(意思解释)
- 作嫁衣裳(意思解释)
- 胆战心慌(意思解释)
- 远虑深思(意思解释)
- 季常之惧(意思解释)
- 只骑不反(意思解释)
- 孤豚腐鼠(意思解释)
- 枕经籍书(意思解释)
- 盘水加剑(意思解释)
- 定于一尊(意思解释)
- 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(意思解释)
- 悲观失望(意思解释)
※ 讷于言,敏于行的意思解释、讷于言,敏于行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闻所不闻 | 听到从未听到过的。形容事物非常希罕。 |
淫辞邪说 | 夸大失实的言论,荒谬的学说。 |
亡羊补牢 |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。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。亡:逃亡,丢失;牢:关牲口的圈。 |
解甲休兵 | 见“解甲休士”。 |
好学不倦 | 倦;厌倦。爱好学习;从不厌倦。 |
彼此彼此 | 指两者比较差不多。 |
三月不知肉味 |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。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。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。 |
蛮不讲理 | 蛮:野蛮;粗暴。态度蛮横;不讲道理。 |
墨汁未干 | 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。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(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)。 |
患难见真情 | 只有经过共同的患难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。 |
连篇累牍 | 连:连接;篇、牍:古代写字用的竹筒和木板;累:重叠、堆积。指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一件事。形容文辞冗长。 |
难割难分 | 形容关系密切,感情融洽,难以取舍。 |
蹊田夺牛 | 蹊:践踏;夺:强取。因牛践踏了田,抢走人家的牛。比喻罪轻罚重。 |
夺其谈经 | 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。 |
罪魁祸首 | 作恶犯罪的头子(魁、首:头目)。指坏事的根子。 |
弃重取轻 | 弃:抛开。舍弃重要的采取次要的。 |
黄卷幼妇 | “绝妙”二字的隐语。 |
绝裾而去 | 绝裾:扯断衣襟。形容离去的态度十分坚决。 |
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 | 佛家语,比喻道行、造诣虽深,仍需修炼提高。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,但不能满足,还要进一步努力。 |
兵无斗志 | 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。 |
处安思危 | 处:居于;思:想,考虑。处在平安的环境里,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。 |
连抵其隙 | 连续攻击他谈话中的漏洞。 |
上楼去梯 | 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。也比喻诱人上当。 |
朽木死灰 |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。比喻心情极端消沉,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。 |
马龙车水 | 马象游龙,车象流水。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|
久而久之 | 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。 |
条入叶贯 | 比喻深入精微,融会贯通。 |
美食甘寝 | 甘:美好。吃得好,睡得香。形容生活舒适安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