讷于言,敏于行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讷:语言迟钝;敏:敏捷。指说话谨慎,办事敏捷。
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”
例子:《北齐书·文苑传·李广》:“广少与赵郡李謇齐名,为邢、魏之亚,而讷于言,敏于行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nè yú yán,mǐn yú xíng
注音ㄋㄜˋ ㄩˊ 一ㄢˊ,ㄇ一ㄣˇ ㄩˊ ㄒ一ㄥˊ
感情讷于言,敏于行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敏行讷言
英语be slow of speech but prompt in action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无情无义(意思解释)
 - 姜桂之性(意思解释)
 - 一心为公(意思解释)
 - 戴发含牙(意思解释)
 - 肮肮脏脏(意思解释)
 - 载鬼一车(意思解释)
 - 指南攻北(意思解释)
 - 座无空席(意思解释)
 - 啮雪吞毡(意思解释)
 - 反本溯源(意思解释)
 - 达官显宦(意思解释)
 - 榆次之辱(意思解释)
 - 一言难罄(意思解释)
 - 金口玉牙(意思解释)
 - 心事重重(意思解释)
 - 屑榆为粥(意思解释)
 - 尽欢而散(意思解释)
 - 纷纷不一(意思解释)
 - 逢人且说三分话(意思解释)
 - 意马心猿(意思解释)
 - 玉液琼浆(意思解释)
 - 柳泣花啼(意思解释)
 - 睡眼朦胧(意思解释)
 - 出词吐气(意思解释)
 - 以寡敌众(意思解释)
 - 面缚舆榇(意思解释)
 - 九原之下(意思解释)
 - 生花之笔(意思解释)
 
※ 讷于言,敏于行的意思解释、讷于言,敏于行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掣襟肘见 | 掣:牵拉;襟:衣襟。指捉襟见肘。形容身陷困境、窘迫不堪。 | 
| 顿腹之言 | 犹言肺腑之言。 | 
| 眼想心思 | 心中思念,眼中流露出思念的神情。 | 
| 处静息迹 | 息:停止;迹:足迹。静处不动就不会留下痕迹。引申为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 | 
| 小心在意 | 指做事十分认真与谨慎。 | 
| 不上不下 | 上不去,下不来。形容进退两难。 | 
| 牵着鼻子走 | 牛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。比喻受人支配,盲目地听命于人。 | 
| 暗气暗恼 | 受了气闷在心里。 | 
| 小试牛刀 | 稍微用一下宰牛的刀。比喻有大才的人在小事上试一下身手。 | 
| 祸福靡常 | 指祸与福没有固定不变的常规。 | 
| 地角天涯 | 比喻偏远的地方或相隔很远。 | 
| 晨秦暮楚 | 犹言朝秦暮楚。比喻反复无常。 | 
| 将欲取之,必姑予之 | 姑:暂且。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,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。 | 
| 百凡待举 | 无数事情都等待兴办。 | 
| 望梅阁老 | 喻徒有虚名之官。 | 
| 酸眉醋眼 | 指人用妒忌的眼光看待。 | 
| 担惊受恐 | 见“担惊忍怕”。 | 
| 啼天哭地 | 呼天叫地的哭号,形容非常悲痛。 | 
| 以水投水 | 比喻事物类同很难辨别。 | 
| 使酒仗气 | 使:放任;仗:凭借,倚仗。指任性发酒疯。 | 
| 白玉无瑕 | 瑕:玉上的赤色斑点。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。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。 | 
| 党邪丑正 | 犹言党邪陷正。 | 
| 不足齿数 | 足:值得。表示数不上,不值得一提。 | 
| 饶有兴趣 | 令人感到很有趣,并十分注意。 | 
| 惊世震俗 | 见“惊世骇俗”。 | 
| 门不停宾 | 宾:宾客。门外不停留客人。形容勤于待客。 | 
| 言外之味 | 语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长意味。 | 
| 肝胆相见 | 肝胆:比喻真诚的心。比喻对人忠诚,以真心相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