救困扶危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救济扶助陷于困境危难中的人。
出处:元 刘君锡《来生债》第四折:“救困扶危,疏财仗义,都做了注福消愆。”
例子:明·无名氏《精忠记·挂冠》:“不能救困扶危,岂可随奸附恶,屈陷忠良?”
基础信息
拼音jiù kùn fú wēi
注音ㄐ一ㄡˋ ㄎㄨㄣˋ ㄈㄨˊ ㄨㄟ
繁体捄困扶危
感情救困扶危是褒义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救济扶助陷于困境危难中的人。
近义词救苦救难
英语assist people in distress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得一望十(意思解释)
- 花不棱登(意思解释)
- 出入将相(意思解释)
- 颠连无告(意思解释)
- 天赐之福(意思解释)
- 舍命陪君子(意思解释)
- 数见不鲜(意思解释)
- 不顾死活(意思解释)
- 秽言污语(意思解释)
- 分居异爨(意思解释)
- 弹剑作歌(意思解释)
- 东挨西撞(意思解释)
- 相门有相,将门有将(意思解释)
- 逢君之恶(意思解释)
- 盘石桑苞(意思解释)
- 萤窗雪案(意思解释)
- 故态复还(意思解释)
- 人心如镜(意思解释)
- 天下大势(意思解释)
- 力倍功半(意思解释)
- 巧不可接(意思解释)
- 轻薄无行(意思解释)
- 沉思熟虑(意思解释)
- 历历如绘(意思解释)
- 耳目闭塞(意思解释)
- 以古为镜(意思解释)
- 莫之与京(意思解释)
- 三分天下有其二(意思解释)
※ 救困扶危的意思解释、救困扶危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谆谆诰诫 | 见“谆谆告戒”。 |
| 浮迹浪踪 | 谓行踪不定。 |
| 归正首邱 | 见“归正首丘”。 |
| 朝闻夕改 | 早晨闻过,晚上即改正。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。 |
| 云蒸雾集 | 如云雾之蒸腾会集。形容众多。 |
| 论高寡合 | 言论高超,投合者少。 |
| 诗礼之训 | 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。 |
| 意气轩昂 | 精神和气概都很高昂 |
| 枯体灰心 | 见“枯形灰心”。 |
| 三叠阳关 | 即《阳关三叠》。琴曲。琴谱以唐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诗为主要歌词,并引申诗意,增添词句,抒写离别之情。因全曲分三段,原诗反复三次,故称“三叠”。后泛指送别的曲调。 |
| 鼻肿眼青 | 鼻子肿起,眼圈发青。形容脸部伤势严重。 |
| 瘦羊博士 | 指能克己让人的人。 |
| 得失相半 | 指利与弊同时存在,不相上下,基本相等。 |
| 傻头傻脑 | 形容思想糊涂,愚笨痴呆。 |
| 公门桃李 | 公:对人的尊称。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、栽培的学生。 |
| 竹清松瘦 | 形容人的外貌清瘦有神。 |
| 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 | 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。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。 |
| 知情识趣 | 趣:情趣。懂得人情,善体贴,通达情趣。 |
| 龙战于野 | 群龙在郭野大战。比喻群雄争天下。 |
| 鬻矛誉楯 | 谓自相矛盾,不能两立。语出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楚人有鬻楯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楯之坚,物莫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?’其人弗能应也。” |
| 地上天宫 | 比喻富庶华美的地方。 |
| 不惜血本 | 为了达到目的不吝惜所花费的代价。 |
| 逆坂走丸 | 逆着斜坡滚丸。比喻事情难于办到。 |
| 心开目明 | 犹心明眼亮。 |
| 乡风慕义 | 乡:通“向”。指向往其教化,仰慕其礼仪。 |
| 高掌远跖 | 比喻开拓,开辟。 |
| 天理良心 | 天理:自然之理,上天主持的公理。良心:旧指人类纯真善良之心。指人的天性善心。 |
| 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 | 在朝廷做官,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;辞官隐退时,就反省自己,以弥补过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