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救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救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1、见溺不救犹言见死不救。唐·皇甫枚《三水小牍·王知古》:“然僻居于山薮接珍,豺狼所皋,若固相拒,是见溺不救也。”
2、救偏补弊纠正偏向,补救弊端。明·谢肇淛《五杂俎·事部》:“与其高谈性命,而无益于用,不如救偏补弊,随事干蛊,为有实效也。”
3、远水难救近火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。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九回:“只是远水难救近火,可惜这间兴处店面没有货卖。”
4、救世济民挽救天下,拯济百姓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一十八回:“尧、舜、禹、汤、周、孔,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。”
5、救焚益薪焚:火灾;薪:柴草。添加木柴去救火。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。清 刘坤一《复李少荃制军》:“所派之营务处何道台,则人更阴狡,以之自辅,是犹救焚而益薪。”
6、矜贫救厄矜:怜悯。怜悯救济遭受贫穷苦难的人。宋 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卷四十:“与穷恤寡是一药,矜贫救厄是一药。”
7、坐视不救旁观别人的危难而不加救助。宋 洪迈《夷坚志补 褚大震死》:“凶愎不孝,乡里恶之。母尝堕水中,坐视不救,有他人援之,后加詬骂而殴之。”
8、自救不暇解救自己都来不及。指无力再帮助他人。唐 杜甫《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》:“今残孽虽穷蹙日甚,自救不暇,尚虑其逆帅望秋高马肥之便,蓄突围拒辙之谋。”
9、救死扶危救护生命垂危者,照顾危亡者。唐 张鷟《龙筋凤髓判 左右骁卫》:“重人贱畜,往哲之嘉猷;救死扶危,明王之盛事。”
10、同恶相救形容互相勾结,共同作恶。《晋书·吕光载记》:“晃、穆共相唇齿,宁又同恶相救,东西交至,城外非吾之有,若是,大事去矣。”
11、救焚拯溺焚:火灾;溺:水灾。救人于水火之中。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。汉 王充《论衡 自纪》:“救火拯溺,义不得好,辩论是非,言不得巧。”
12、救急扶伤救济危急,扶助伤病。鲁迅《南腔北调集 经验》:“救急扶伤,一不小心,向来就很容易被人所诬陷。”
13、假阶救火假:借;阶:梯子。比喻做事不讲效率,做事机械。《燕书》:“赵成阳堪,其宫火,欲灭之,无阶可升。”
14、远水救不了近火远距离的水熄灭不了就在附近的火。比喻缓慢的纠正或抵制邪恶的东西不可能应付紧急的状态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:“只是远水救不得近火。小兄其实等不得那从容的事了。”
15、权时救急权:称量。正确分析形势,挽救危急局面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朱浮传》:“而浮秉征伐之任,欲权时救急,二者皆为国耳。”
16、救苦救难解救众人的痛苦和灾难。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:“虽不会法灸神针,更胜似救苦救难观世音。”
17、救燎助薪同“救火投薪”。明·张煌言《答越安抚书》:“名为息黥补劓,实则救燎助薪,宜人心之不服者也。”
18、猴子救月形容没事找事,结果自己反而受到伤害。《法苑珠林·愚赣篇·杂痴部》:“连猕猴重,树弱枝折,一切猕猴堕井水中。”
19、拥篲救火谓方法不当,事必不成。
20、不可救疗病已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。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。《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今楚多淫刑,其大夫逃于四方,而为之谋主,以害楚国,不可救疗。”
21、救灾恤邻救:救助,援助;恤:体恤,周济。救助和体恤邻国的灾祸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十三年》:“天灾流行,国家代有,救灾恤邻,道也。”
22、救世主基督徒对耶酥的称呼。比喻挽救世界的人物。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六卷第34章:“即刻钻进了驾驶楼,像救世主一样微笑着向他招招手,就坐着汽车跑得一溜烟不见了踪影。”
23、救黥医劓黥,刺面;劓,割鼻。均为古代刑罚。救黥医劓,指医治刺面之伤,补上割掉之鼻,谓恢复本来面目。语出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,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?”语出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,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?”
24、围魏救赵指攻击敌人后方;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。魏、赵:战国时的国名。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0回:“曹军劫粮,曹操必然亲往;操即自出,寨心空虚,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;操闻之,必速还。此孙膑‘围魏救赵’之计也。”
25、救人须救彻救:援助,挽救;彻:彻底。比喻救助别人应该做得彻底,不能半途而废明·沈受先《三元记·毁券》:“你身无盘费,岂能同去,若又拆散,不如不救你了。自古道救人须救彻,叫当直的,银子取五两过来。”
26、救过不给犹救过不赡。《秦并六国平话》下卷:“明主能行督责之术,以独断于上;群臣百姓救过不给,何变之敢图?”
27、披麻救火披着麻去救火。比喻惹火烧身,自招灾祸。元·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三折:“则落你好似披麻救火,蒯彻也不似那般人随风倒舵。”
28、泼油救火救火时用油浇洒。比喻事情处理不得法,反而使事态更严重。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4回:“今使他为先锋,是泼油救火也。”
29、救难解危帮助陷入困境的人解除危难。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4回:“这两个女子,便都有些盗贼意思,不比前边这几个报仇雪耻,救难解危,方是修仙正路。”
30、救民于水火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 “救民于水火之中,取其残而已矣。”
31、救过补阙阙:同“缺”,不足,缺点。挽救过错,弥补不足。《晋书·潘岳传》:“故箴规之兴,将以救过补阙,然犹依违讽喻,使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自诫。”
32、抱薪救焚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,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。同“抱薪救火”。《三国志 魏志 陶谦传》“太祖以粮少引军还”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《吴书》:“此何异乎抱薪救焚、扇火止沸哉!”
33、救寒莫如重裘比喻处事须敦本务实。汉 徐幹《中论 虚道》:“语称:‘救寒莫如重裘,止谤莫如修身,疗暑莫如亲冰。’信矣哉!”
34、救过不遑救:挽救;遑:闲暇。补救过失都来不及。清·黄宗羲《子刘子行状》上卷:“上方综核名实,分别功罪,群臣救过不遑。”
35、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怜:怜惜。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。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:“子不闻《河上歌》乎?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。”
36、见死不救见到别人面临死亡威胁而不去救援。元 关汉卿《救风尘》:“你做的个见死不救,可不羞杀桃园中杀白马,宰乌牛。”
37、远水救不得近火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。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:“只是远水救不得近火,小兄其实等不得那从容的事了。”
38、从井救人跳到井里去救人。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。现多比喻冒险救人。先秦 孔子《论语 雍也》:“仁者,虽告之曰:‘井有仁(人)焉。’其从之也?”
39、救火投薪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。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,不但解决不了问题,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。《邓析子·无厚篇》:“不治其本而务其末,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,救火而投之以薪。”
40、救灾恤患谓救济抚恤灾患中的人。明·李贽《焚书·杂述·寒灯小话》:“今得人钱财,视同粪土,岂为谋王图霸,用之以结客乎?抑救灾恤患,而激于义之不能以已也?”
41、匡救弥缝指纠正错误,弥补过失。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纠合诸侯,而谋其不协,弥缝其阙,而匡救其灾。”
42、救时厉俗匡救时弊,纠正风气。梁启超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三章:“先秦学者生当乱世,目击民艰,其立论大率以救时厉俗为主。”
43、扶危救困对处境危急、困难的人给以救济帮助。元·无名氏《魏徵改诏》第三折楔子:“今日个扶危救困休辞惮,疾便的牵战马上雕鞍。”
44、以水救水引水来救水灾,水势越盛。比喻不仅不加以制止,相反更助长其势。《庄子 人世间》:“是以火救火,以水救水,名之曰'益多'。”
45、治病救人治疗疾病;挽救病人。比喻真心诚意地帮助别人纠正错误缺点。晋 葛洪《神仙传》:“沈羲,吴郡人,学道于蜀,能治病救人,甚有恩德。”
46、济世救人济:拯救。拯治时世救济人民。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一百一十三卷:“乃命其子命龙宫药方三十首与先生,此真道者,可以济世救人。”
47、抱薪救火薪:柴草。抱着柴草去救火。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害;结果不但没有消除灾害;反而使灾害扩大。也作“负(背)薪救火”。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魏策三》:“以地事秦,譬犹抱薪而救火也,薪不尽,火不灭。”
48、远水救不得近渴远处的水解不了眼前的渴。比喻不在眼前的事物不能救急。宋·陈师道《乌呼行》:“不应远水救近渴,空仓四壁雀不鸣。”
49、救困扶危救济扶助陷于困境危难中的人。元 刘君锡《来生债》第四折:“救困扶危,疏财仗义,都做了注福消愆。”
50、劫富救贫劫:强取;救:救助。夺取富人的财产,救助穷苦百姓。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上册第三章:“天地会和饥民纷纷起义,揭‘官逼民反’……‘劫富救贫’等旗号,攻占城市,诛戮官吏。”
51、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。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十卷:“官人差矣!不忍之心,人皆有之。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。若说报答,就是为利了,岂是老汉的本念!”
52、杀身救国不惜牺牲生命以报答国家。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44回:“夫料事能中,智也;尽心谋国,忠也;临难不避,勇也;杀身救国,仁也。”
53、救乱除暴救:止。治理混乱局面,清除强暴势力。《三国志通俗演义·曹公分兵拒袁绍》:“盖救乱除暴,谓之义兵。”
54、首尾相救救:援助。头和尾相互援助。比喻前后互相援助。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魏策》:“有蛇于此,击其尾,其首救,击其首,其尾救,击其中身,首尾皆救。”
55、以火救火,以水救水用火来救火灾,用水来救水灾。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,不但不能制止,反而助长其势。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是以火救火,以水救水,名之曰益多。”
56、救亡图存拯救祖国的危亡;谋求民族的生存。《鬼谷子 中经》:“圣人所贵道微妙者,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,救亡使存也。”
57、补偏救弊弊:害处;毛病。补救偏差;纠正错误。宋 魏翁《鹤山文集》:“臣愿陛下以臣前所陈未喻六条行之,以明白洞达为目前补偏救弊之策。”
58、救命稻草借以活命的稻草。指人在困境时希望抓住借以活命的微小的东西。王朔《永失我爱》:“我可知道人抓住救命稻草是什么手劲儿了。”
59、引足救经引:拉;经:缢死。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。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,越做越离目的越远。《荀子 仲尼》:“志不免乎奸心,行不免乎奸道,而求有君子、圣人之名,辟之是犹伏而咶天,救经而引其足也。”
60、救苦弭灾解脱苦难,消除灾祸。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结构》:“谓善者如此收场,不善者如此结果,使人知所趋避,是药人寿世之方,救苦弭灾之具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