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扶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扶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1、救困扶危救济扶助陷于困境危难中的人。元 刘君锡《来生债》第四折:“救困扶危,疏财仗义,都做了注福消愆。”
2、扶老携弱扶:挽着;携:带领。搀着老人,领着小孩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豳人举国扶老携弱,尽复归古公于歧下。”
3、携幼扶老同“扶老携幼”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严助传》:“施德垂赏以招致之,此必携幼扶老以旧圣德。”
4、牡丹虽好,也得绿叶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,总得有人帮助。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95回:“‘牡丹虽好,也得绿叶扶持’哩。你自家一个,就歪歪到那里去?”
5、救急扶伤救济危急,扶助伤病。鲁迅《南腔北调集 经验》:“救急扶伤,一不小心,向来就很容易被人所诬陷。”
6、继绝扶倾继:延续;扶:扶助,扶持。把断绝的接续上,把倾倒的扶起来。比喻继续前人未完的功业,扶助弱小的力量。《新唐书·徐旷传》:“将军若欲为伊、霍,继绝扶倾,吾虽老,犹愿效力。”
7、荷花虽好,也要绿叶扶持比喻人才能出众也须大家的支持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人是要帮助的。‘荷花虽好,也要绿叶扶持’。”
8、扶危拯溺溺:落水。扶助危难者,救起落水者。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。唐·崔佑甫《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》:“常州之义笃于友,用之有常,行之可久,扶危拯溺,尔身我手。”
9、携老扶幼携:牵引,搀扶。指搀着老人,领着小孩。形容不分老少全部出动。《新唐书·魏征传》:“贞观初,频年霜早,几内户口并就关外,携老扶幼,来往数年,卒无一户亡去。”
10、扶危救困对处境危急、困难的人给以救济帮助。元·无名氏《魏徵改诏》第三折楔子:“今日个扶危救困休辞惮,疾便的牵战马上雕鞍。”
11、扶老携幼扶:挽着;携:带着。搀着老人;领着小孩儿。形容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欢迎、观看或逃难。后也用来形容关心照顾老人和孩子。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四》:“未至百里,民扶老携幼,迎君道中。”
12、枝叶扶苏见“枝叶扶疏”。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种梨》:“万目攒视,见有勾萌出,渐大;俄成树,枝叶扶苏,倏而花,倏而实,硕大芳馥,累累满树。”
13、拽欛扶犁拽:用力拉。指以种田为业。元·张国宾《薛仁贵》第三折:“偏不肯拽欛扶犁,常只是抛了农器演武艺。”
14、扶危持颠扶:帮助;持:握,把握;颠:倒,倾倒。指挽回处于危难中的国家或人。唐 杜光庭《虬髯客传》:“素骄贵,末年愈甚,无复知所负荷,扶危持颠。”
15、扶弱抑强扶助弱小,压制强暴。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6回:“晋为诸侯之长,恤患补阙,扶弱抑强,乃盟主之职也。”
16、扶善惩恶扶:支持,帮助。帮助善良的打击邪恶的。郭沫若《文学与社会》:“使人们明确地辨别是非,把爱与憎的感情深刻化,从而加强团结的力量,而移入扶善惩恶的行动。”
17、拯溺扶危拯:救。溺:落水者。危:危难。救助落水者,扶持危难中的人或国家。亦作“拯危扶溺”、“拯危济困”。《陈书·虞寄传》:“然夷凶剪乱,拯溺扶危,四海乐推,三灵眷命,揖让而居南面者,陈氏也。”
18、支叶扶疏形容树木长势良好,颇为繁盛。也形容家族繁盛,子孙满堂,还可形容文章内容充实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武五子传》:“高皇帝,览踪迹,观得失,见秦建本非是,故改其路,规土连城,布王子孙,是以支叶扶疏,异姓不得间也。”
19、扶辇下除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。
20、治乱扶危治:治理。治理乱世,扶持危局
21、济弱扶危济:救助;弱:弱小。指救助弱小危难的人。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17回:“如此富贵之时,又昔修桥砌路,济弱扶危。”
22、锄强扶弱铲除强暴,扶助弱者。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2卷:“此等锄强扶弱的事,不是我,谁人肯做?”
23、两瞽相扶两个瞎子互相搀扶。比喻彼此都得不到帮助。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五:“两瞽相扶,不伤墙木,不陷井穽,则其幸也。”
24、扶摇而上扶摇: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。形容上升很快或指仕途得志。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”
25、拽耙扶犁从事农业活动,以种田为业。《孤本元明杂剧 东平府》第二折:“哥哥!你倒好拽耙扶犁,怎生打的他来?”
26、扶老挈幼扶:挽着;挈:提携,带领。搀着老人,领着小孩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8回:“所过州县,分毫不扰,乡村百姓,扶老挈幼,烧香罗拜迎接。”
27、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蓬:蓬草。蓬草长在大麻田里,不用扶持,自然挺直。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,得到健康成长。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,白沙在涅,与之俱黑。”
28、扶危定倾谓在国家危殆将倾覆之时扶持之使安定。《周书·李基传》:“太祖扶危定倾,威权震主。”
29、扶正黜邪扶助正道,除去邪恶。汉·蔡邕《对诏问灾异》:“圣意勤勤,欲清流荡浊,扶正黜邪。”
30、扶东倒西扶:扶持,搀扶。比喻随他人的意志转移,自己没主见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31卷:“张魏公才极短,虽大义极分明而不全晓事,扶得东边,倒了西边;知得这里,忘了那里。”
31、扶颠持危颠:倒,倾倒;持:握,把握。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。宋·秦观《贺孙中丞启》:“恭惟中丞侍郎,受天间气,为世直儒;力足以扶颠持危,器足以致远任重。”
32、扶困济危扶:帮助,支持;济:拯救。扶持、救济有危难和困苦的人。柳洲《风雨桃花洲》:“李大树在二虎子心目中,已成为自己所不及的、不畏强暴、扶困济危、本领高强的英雄。”
33、舆死扶伤谓抬运死者,扶持伤者。形容死伤之众。《管子·轻重甲》:“若此,则士争前战为颜,行不偷而为用,舆死扶伤,死者过半,此何故也?士非好战而轻死,轻重之分使然也。”
34、牡丹花好,终须绿叶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,总得有人帮助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9回:“有了银钱,却又只怕没人,又道是:牡丹花好,终须绿叶扶持。”
35、扶危济急犹扶危济困。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鎌田诚一墓记》:“君以一九三○年三月至沪……中遭艰巨,笃行靡改,扶危济急,公私两全。”
36、土扶成墙比喻人应该互相扶助。《北史·尉景传》:“土相扶为墙,人相扶为王。”
37、济困扶危济:接济;扶:扶助。帮助陷入危困境地的人。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:“则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,凭着这济困扶危书一缄。”
38、牡丹虽好,全仗绿叶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,总得有人在旁协助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0回:“俗话说的,‘牡丹虽好,全仗绿叶扶持’。太太们不亏了凤丫头,那些人还帮着吗?”
39、东扶西倒从这边扶起,却又倒向那边。比喻顾此失彼。也形容坏习气太多,纠正了这一点,那一点又冒头了。宋 杨万里《过南荡》诗:“笑杀槿篱能耐事,东扶西倒野酴醿。”
40、癞狗扶不上墙比喻没出息的人,没办法扶助他长进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8回:“怨不得俗语说:‘癞狗扶不上墙’的!”
41、牡丹虽好,终须绿叶扶持扶持:扶助。比喻再好的事物也要有个帮衬。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九回:“有了银钱,却又只怕没人,又道是‘牡丹花好,终须绿叶扶持’。”
42、与死扶伤与:援助;扶:扶助。援助要死的人,辅助受伤的人。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白刃合,流矢接,步血属肠,与死扶伤。”
43、吊死扶伤吊祭死者,扶救伤者。《南史·齐纪上·高帝》:“公奉辞伐罪,戒旦晨征,兵车始交,氛祲时荡,吊死扶伤,弘宣皇泽。”
44、扶摇直上扶摇: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。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。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。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。先秦 庄周《庄子 逍遥游》:“鹏之徙于南冥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”
45、扶危持倾扶:帮助;持:握,把握。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,使之转危为安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许靖传》:“今日足下扶危持倾,为国柱石。”
46、海外扶余指遥远的外国。清·张岱《与王白岳》:“海外扶余,隐然复有世界。”
47、持危扶颠扶持危困的局面。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季氏》:“危而不持,颠而不扶。”
48、扶余海外指遥远的外国。柳亚子《诗翁行哭李少石》:“从兹双宿复双飞,扶余海外三年久。”
49、扶老将幼扶:挽着。搀着老人,领着小孩。宋·陆游《董逃行》诗:“逾城散走坠空壕,扶老将幼山中号。”
50、救死扶伤扶:扶助。抢救生命垂危的人;照顾受伤的人。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。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仰亿万之师,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,所杀过半当,虏救死扶伤不给。”
51、扶危翼倾见“扶危定倾”。《周书·武帝纪下》:“昔魏室将季,海内分崩,太祖扶危翼倾,肇开王业。”
52、扶墙摸壁抚摸着墙壁。比喻言论主张比较软弱平庸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十回:“这两个鸟男女,正在缸里扶墙摸壁扎挣。”
53、抑暴扶弱抑:遏止,压制。压制强暴,扶助弱小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夫法令者,所以抑暴扶弱,欲其难犯而易避也。”
54、扶正祛邪祛:去除。扶持正气,去除邪气。现用来指扶持好的事物,纠正错误倾向。傅维康《医药史话·张仲景<伤寒杂病论>》:“所以在治疗上就要运用扶正祛邪。”
55、定乱扶衰定:平定;扶:帮助,扶持。平定祸乱,扶持衰弱。清 刘熙载《艺概 诗概》:“刘越石诗定乱扶衰之志,郭景纯诗余残去秽之情。”
56、扶摇万里扶摇: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。暴风从下而上盘旋很高,风势急且大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抟扶摇而上九万里。”
57、牡丹虽好,全凭绿叶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,总得有人在旁协助。清 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十二回:“也不像两个人打,就如一对猛虎争餐,擂台上流做一团。牡丹虽好,全凭绿叶扶持。”
58、越扶越醉对有几分醉酒的人,越扶他,他越要装醉。比喻不适当的支持或赞扬会加剧对方的不良状态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2回:“几句话把一个谭绍闻真真的撮弄成了一个当家之主,越扶越醉。”
59、疾病相扶有病的互相扶助。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死徙无出乡,乡田同井,出入相友,守望相助,疾病相扶持,则百姓亲睦。”
60、枝叶扶疏扶疏:繁茂纷披的样子。形容树木长势良好;颇为繁盛。也可用来形容家族繁盛;子孙满堂。还可用来形容文章内容充实。汉 扬雄《解嘲》:“顾默然而作《太玄》五千言,枝叶扶疏,独说数十余万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