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扶西倒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从这边扶起,却又倒向那边。比喻顾此失彼。也形容坏习气太多,纠正了这一点,那一点又冒头了。
出处:宋 杨万里《过南荡》诗:“笑杀槿篱能耐事,东扶西倒野酴醿。”
例子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25卷:“如破屋相似,东扶西倒,虽欲修养,亦何能有益邪?”
基础信息
拼音dōng fú xī dǎo
注音ㄉㄨㄥ ㄈㄨˊ ㄒ一 ㄉㄠˇ
繁体東扶西倒
感情东扶西倒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力不能支。
谜语伕
近义词力不能支
英语brace up one while the other tumbles down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操刀制锦(意思解释)
- 行不由西州路(意思解释)
- 图财害命(意思解释)
- 提要钩玄(意思解释)
- 一推六二五(意思解释)
- 诱掖后进(意思解释)
- 弊车羸马(意思解释)
- 心如死灰(意思解释)
- 稳坐钓鱼台(意思解释)
- 投闲置散(意思解释)
- 冰炭不言,冷热自明(意思解释)
- 精彩逼人(意思解释)
- 经营惨澹(意思解释)
- 豺狼塞路(意思解释)
- 登高望远(意思解释)
- 自出一家(意思解释)
- 蔓引株连(意思解释)
- 扶老将幼(意思解释)
- 国是日非(意思解释)
- 以火救火(意思解释)
- 无伤大体(意思解释)
- 著书立言(意思解释)
- 草泽英雄(意思解释)
- 刳肝沥胆(意思解释)
- 如登春台(意思解释)
- 出乖弄丑(意思解释)
- 山砠水厓(意思解释)
- 假道灭虢(意思解释)
※ 东扶西倒的意思解释、东扶西倒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近在眉睫 | 睫:眼睫毛。近得像在眼前一样。也形容事情紧迫。 |
| 心存目替 | 存:想念;替:废弃。心里虽然想念,但已废弃看望的行动。 |
| 笔伐口诛 | 伐:声讨,攻打;诛:痛斥,责罚。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。 |
| 舞燕歌莺 | 莺:黄莺。指歌声宛转如黄莺,舞姿轻盈如飞燕。形容一派太平景象。 |
| 其味无穷 | 味:回味;玩味;穷:尽。形容含义深刻;让人回味不尽。 |
| 裋褐不完 | 裋褐:古代仆役所穿的短衣。粗布短衣还破旧不完整。形容生活贫苦。 |
| 渤澥桑田 | 渤澥:渤海的古称。大海变成桑田,桑田变成大海。比喻世事变化巨大。 |
| 南航北骑 | 语本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胡人便于马,越人便于舟。”后因以“南航北骑”形容乘舟骑马,南北奔走。 |
| 拨乱返正 | 拨:治理;乱:乱世;返:回复;正:正常。整顿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 |
| 横眉立目 | 犹言横眉努目。形容怒目相视,态度凶狠的样子。 |
| 左宜右有 | 宜:适宜,适合。形容多才多艺,什么都能做。 |
| 众恶必察 | 恶:憎恶;察:考察。大家都厌恶的,必须深入进行了解,才可以确信。 |
| 东躲西逃 | 躲:躲藏,避开。形容四处逃散,分头躲藏。形容极为惊慌。 |
| 嗜痂之癖 | 嗜:喜爱;痂:疮口结的硬壳;癖:积久的嗜好。原指爱吃疮痂的癖性。后形容怪癖的嗜好。 |
| 如数家珍 | 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。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。 |
| 动人心脾 | 形容使人感动与震惊。 |
| 传檄而定 | 檄:讨敌文书;定:平定。比喻不待出兵,只要用一纸文书,就可以降服敌方,安定局势。 |
| 与世俯仰 | 随波逐流,附和世俗。 |
| 吐故纳新 | 原指人体呼吸。呼出二氧化碳;吸进新鲜氧气。后比喻扬弃旧的;吸进新的;不断更新。故:旧的;纳:吸入。 |
| 深切著白 | 深刻而显明。同“深切著明”。 |
| 不分胜败 | 指双方势均力敌,分不出高低。 |
| 苟留残喘 | 苟:苟且,勉强;残喘:临死前的喘息。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。比喻勉强维持生存。 |
| 穷当益坚 | 空:穷困。处境越穷困,意志应当越坚定。 |
| 落花媒人 | 给婚姻关系已经确定或将要确定的人做媒人,谓之“落花媒人”。 |
| 色授魂与 | 色:神色;授、与:给予。形容彼此用眉目传情,心意投合。 |
| 涎脸涎皮 | 见“涎皮涎脸”。 |
| 凭几据杖 | 形容傲慢不以礼待客。 |
| 说咸道淡 | 说别人闲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