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道灭虢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假:借;道:道路;虢:春秋时诸侯国,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。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。
出处:《左传 僖公二年》:“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,与垂棘之璧,假道于虞以伐虢。”
例子:你要注意他假道灭虢的把戏
基础信息
拼音jiǎ dào miè guó
注音ㄐ一ㄚˇ ㄉㄠˋ ㄇ一ㄝˋ ㄍㄨㄛˊ
繁体叚道滅虢
感情假道灭虢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用借路的名义而消灭这个国。
近义词假途灭虢
英语borrow the way through Yu to exterminate Guo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兴致勃勃(意思解释)
- 业绍箕裘(意思解释)
- 一德一心(意思解释)
- 倒戈卸甲(意思解释)
- 触类而通(意思解释)
- 骨颤肉惊(意思解释)
- 大错特错(意思解释)
- 表里相应(意思解释)
- 返璞归真(意思解释)
- 争风吃醋(意思解释)
- 思潮起伏(意思解释)
- 未能免俗(意思解释)
- 破壁飞去(意思解释)
- 城府深沉(意思解释)
- 夜郎自大(意思解释)
- 渴而穿井(意思解释)
- 纸包不住火(意思解释)
- 不期而遇(意思解释)
- 齿弊舌存(意思解释)
- 徒托空言(意思解释)
- 势不可挡(意思解释)
- 女大十八变(意思解释)
- 回光返照(意思解释)
- 身不遇时(意思解释)
- 避重就轻(意思解释)
- 依然如故(意思解释)
- 不堪一击(意思解释)
- 寄生虫(意思解释)
※ 假道灭虢的意思解释、假道灭虢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意前笔后 | 谓先构思成熟,然后下笔,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现。 |
| 弊衣箪食 | 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。指生活清苦。 |
| 弭耳受教 | 弭耳:温驯的样子。形容非常听话 |
| 文贵天成 | 贵:以……为贵。指有灵感时自然而然写成的文章最好。 |
| 异派同源 | 源:来源。不同流派来自同一本源。 |
| 见义敢为 | 见“见义勇为”。 |
| 锥刀之末 | 末:梢,尖端。比喻微小的利益。也比喻极小的事情。 |
| 没世穷年 | 犹终生,一辈子。 |
| 至戚世交 | 至戚:关系很近的亲戚;世交:两代以上的交谊。形容彼此关系密切。 |
| 千刀万剁 | 本指古代凌迟的酷刑,后亦常用为咒骂语。 |
| 吸新吐故 | 吸进新气,吐出浊气。 |
| 退食从容 | 指官吏品行节俭正直,仪容从容自得,可为楷模。 |
| 无背无侧 | 不能辨清背叛倾仄之人。 |
| 阴雨晦冥 | 晦冥:昏暗。阴雨连绵,天昏地暗。比喻灾祸不断。 |
| 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 | 羞:羞愧;恶:耻。羞耻的心情,人人都会有的。 |
| 迟疑顾望 | 犹言迟疑观望。 |
| 劬劳之恩 | 谓父母辛劳养育子女之恩。 |
| 树功扬名 | 树:建立;扬:称颂。建立功业,流芳于世。 |
| 得意忘筌 | 捕得鱼后;忘了捕鱼的竹器。比喻达到目的之后;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。 |
| 惊肉生髀 | 惊叹久处安逸,不能有所作为。 |
| 颓垣败井 | 犹颓垣废井。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。 |
| 神州赤县 | 战国时齐人邹衍称华夏之地为“赤县神州”。见《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》。唐刘禹锡《为京兆尹答于襄州第一书》:“盖神州赤县,尊有所厌,非他土之比。”后遂以“赤县神州”或“神州赤县”为中国的别称。 |
| 析毫剖芒 | 亦作“析毫剖厘”。分割剖析毫毛芒刺。形容剖析细微透彻。 |
| 余食赘行 | 吃剩的食物,身上的赘疣。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。 |
| 焦心热中 | 费尽心思,万分忧虑。 |
| 土头土脑 | 指行为、举止、服饰等不合时尚。 |
| 遗篇坠款 | 指散佚的诗文篇章和书画款识。 |
| 苫眼铺眉 | 瞪眼晴,竖眉毛。形容装模作样地摆架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