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道灭虢的成语故事


拼音 jiǎ dào miè guó

基本解释 假:借;道:道路;虢:春秋时诸侯国,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。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。

出处 《左传 僖公二年》:“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,与垂棘之璧,假道于虞以伐虢。”


假道灭虢的典故

春秋时期,晋献公要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,同时给虞国送去宝马和贵重礼物。虞国国君贪财,大夫宫之奇劝阻说:“虢国是虞国的近邻,它的灭亡必然会导致虞国灭亡。”虞国君主不听劝谏,答应晋军过境,结果晋国灭掉虢国立即灭虞。


更多成语

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
成语 历史出处
掩口失声 明·马愈《马氏日抄·风异》:“众闻予言,将以为诞也,皆掩口失声。”
洞彻事理
诒厥孙谋 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诒厥孙谋,以燕翼子。”
纪纲人伦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二千石官长纪纲人伦,将何以佐朕烛幽隐,劝元元,厉蒸庶,崇乡党之训哉?”
凄风冷雨 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春无凄风,秋无苦雨。”
减灶之计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入魏地为十万灶,明日为五万灶,又明日为三万灶。”
重裀列鼎 元·关汉卿《拜月亭》第四折:“忒心偏,觑重裀列鼎不值钱,把黄齑淡饭相留恋,要彻老终年。”
篡党夺权 张书绅《正气歌》:“在这无花的春天里,‘四人帮’加快了篡党夺权的步伐。”
炳如观火 鲁迅《坟 文化偏至论》:“其词秩然有条,各分大义,炳如观火。”
鼠齧虫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