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戈卸甲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放下武器认输。
出处:《续传灯录》:“雪峰三上投子,九到洞山,为什么倒戈卸甲?”
例子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2回:“却说玄德立起免死旗,但川兵倒戈卸甲者,并不许杀害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dǎo gē xiè jiǎ
注音ㄉㄠˇ ㄍㄜ ㄒ一ㄝˋ ㄐ一ㄚˇ
感情倒戈卸甲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指认输投降。
近义词倒戈弃甲
英语lay down arms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瞻云陟屺(意思解释)
- 饰怪装奇(意思解释)
- 撮盐入水(意思解释)
- 弹丸脱手(意思解释)
- 酗酒滋事(意思解释)
- 抱关执钥(意思解释)
- 罢黜百家(意思解释)
- 插架万轴(意思解释)
- 压良为贱(意思解释)
- 龙骧麟振(意思解释)
- 金壶墨汁(意思解释)
- 百岁之盟(意思解释)
- 枉费日月(意思解释)
- 神怒天诛(意思解释)
- 扬葩振藻(意思解释)
- 推聋做哑(意思解释)
- 守节不回(意思解释)
- 用违所长(意思解释)
- 阒无人声(意思解释)
- 故伎重演(意思解释)
- 明火执械(意思解释)
- 玄关妙理(意思解释)
- 授业解惑(意思解释)
- 目睁口呆(意思解释)
- 正身率下(意思解释)
- 谑笑科诨(意思解释)
- 雄兵百万(意思解释)
- 万古留芳(意思解释)
※ 倒戈卸甲的意思解释、倒戈卸甲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游丝飞絮 | 飘荡的蛛丝,飞扬的柳絮。比喻轻浮的女子。 |
钻冰求火 | 比喻徒劳无功。 |
沉思翰藻 | 沉:深沉;翰藻:文辞华丽。寓意深刻,文辞华丽。 |
画野分疆 | 指划分疆域而治。 |
寓兵于农 | 寓:寄寓,包含。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,平时务农,战时参战。或指军队屯垦。 |
折长补短 | 截取长的,补充短的。比喻用长处补短处。 |
郑卫之音 | 郑卫: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。指春秋战国时郑、卫等国的民间音乐。 |
扭手扭脚 | 身体左右扭动。形容故作娇媚或有意做作。 |
研幾探赜 | 幾:隐微,事物苗头;赜:幽深。研讨隐微深奥的学问。 |
贼夫人之子 | 贼:毁坏;夫:这,那。害了人家的儿子。对引导别人犯错误者的斥责。 |
烛尽光穷 | 蜡烛燃尽,烛光消失。比喻人死后意识也消灭。 |
洁己奉公 | 保持自身廉洁,一心奉行公事。 |
鸾飞凤翥 | 鸾凤飞举。喻仕途得意。 |
赫然耸现 | 显示出一种给人印象深刻的或夸大的形像。 |
吾道东矣 | 道:主张。自己的学术主张得人继承和推广。 |
轶类超群 | 见“超世绝伦”。 |
无补于世 | 世:时代。对时势没有什么帮助。 |
逢场游戏 | 犹言逢场作戏。偶尔凑凑热闹。 |
文治武力 | 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。 |
俛拾仰取 | 谓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,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。形容极其勤劳节俭。语出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然家自父兄子孙约,俛有拾,仰有取,贳贷行贾徧郡国。” |
横恩滥赏 | 不符合规定的赏赐。 |
公明正大 | 公正无私,光明磊落。 |
不可揆度 | 揆:音‘葵’度:音‘夺’揆度:估量,揣测。指无法推测。 |
赴东海而死 | 赴:往,去。跳进东海淹死。形容决心很大。 |
偃旗仆鼓 | 见“偃旗息鼓”。 |
徬徨失措 | 指心神不宁,举动失常。 |
放言高论 | 谓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。 |
呼应不灵 | 呼应:一呼一应,彼此声气相通。呼叫和应答都没效验。形容声气不通,指挥不能如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