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甲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甲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1、擐甲挥戈擐:穿上。甲:铠甲。戈:武器。身穿铠甲,手持武器。形容全副武装,英勇顽强。亦作“擐甲操戈”、“擐甲持戈”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擐甲执兵,固即死也。”
2、解甲倒戈谓敌方战士归顺,转向攻击。《北史·越王侗传》:“若王师一临,旧章誓睹,自应解甲倒戈,冰销叶散。”
3、甲乙丙丁古代天干排序的前一到四位。指事物的顺序或事物大概轮廓。林语堂《中国文化之精神》:“事理本是连续的、整个的,一经逻辑家之分析,乃成断片的,分甲乙丙丁等方面。”
4、丹铅甲乙见“丹黄甲乙”。清·戴名世《<陈大士稿>序》:“千子慨然悯之,取一代之文,丹铅甲乙,辨其黑白。”
5、凤毛龙甲凤的羽毛,龙的鳞甲。比喻珍贵之物。明·袁中道《石浦先生传》:“旧有传奇二种,置于笥中,为鼠子嚼坏,凤毛龙甲,竟不存于世。”
6、韬戈卷甲收藏起武器铠甲。指息兵。《旧唐书·陈少游传》:“韬戈卷甲,伫候指挥。”
7、片甲不还见“片甲不回”。明·方汝浩《禅真后史》第二十七回:“咱留一支军马守关,以待刘总督后队官军,杀教他片甲不还,方称畅快!”
8、倒戈卸甲比喻放下武器认输。《续传灯录》:“雪峰三上投子,九到洞山,为什么倒戈卸甲?”
9、按兵束甲按兵:军队停止行进。甲:铠甲,泛指武器装备。止兵不前,捆起铠甲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何不按兵束甲,北面而事之!”
10、朽戈钝甲喻装备极劣的军队。明·张煌言《答唐枚臣书》:“朽戈钝甲,与胡人相持者十有七年。”
11、片鳞只甲犹片鳞半爪。梁启超《饮冰室诗话》:“昔惟闻海上诸君子传,传诵其诗,有‘入市无屠狗,骄人让沐猴’之句,深以片鳞只甲为憾。”
12、枕戈披甲见“枕戈坐甲”。清·龙翰臣《复唐子实书》:“今日之事,将因一乡而累及一邑,因一邑而累及一省。此非有人维持调护之,则外军枕戈披甲之士,抑郁不扬。”
13、解衣卸甲解:脱衣。卸:卸掉。脱下战衣,卸掉灰甲。比喻不再作战。明·无名氏《杏林庄》第一折:“他若是解衣卸甲顺天朝,班中封位爵。”
14、张甲李乙犹言张三李四。汉·张奂《诫兄弟书》:“不自克责,反云张甲谤我,李乙怨我,我无是过,尔亦已矣。”三国·魏·曹操《与王修书》:“张甲李乙,尚犹先之,此主人意待之不优之效也。”
15、被甲枕戈身穿坚甲,头枕兵器。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。《新五代史 杂传十二 刘词》:“词居暇日,常被甲枕戈而卧。”
16、败鳞残甲败:毁坏。残败零碎的鳞甲,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。宋 张元《咏雪》:“战退玉龙三百万,败鳞残甲满空飞。”
17、辛壬癸甲用以指一心为公,置个人利益于不顾的精神。典出《书 益稷》:“娶于涂山,辛壬癸甲。”孔传:“[夏禹]辛日娶妻,至于甲日,复往治水,不以幺害公。”
18、披袍擐甲披:穿着;擐:套穿。穿着战袍,套起铠甲。形容做起战斗准备。元·无名氏《鞭打单雄信》第三折:“俺元帅遇难逢危,迭不的披袍擐甲。”
19、文搜丁甲文章精妙感动神灵。丁甲,神名,即六丁六甲神。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偕计》:“诗泣鬼神,宝气腾吴练;文搜丁甲,精芒全烁秦金。”
20、一鳞半甲原指龙在云中,东露一鳞,西露半爪,看不到它的全貌。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。唐·高仲武《中兴闲气集·苏涣》:“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,上广州李帅,其文意长于讽刺,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。”
21、腹有鳞甲鳞甲:比喻人多巧诈的心。比喻居心险恶,不可接近。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陈震传》:“孝起前临至吴,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,乡党以为不可近。”
22、牢甲利兵犹坚甲利兵。泛指精良的武器。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当此之时,非有牢甲利兵,劲弩强冲也。”
23、倒戈弃甲倒:颠倒,翻转;弃:抛弃。比喻放下武器认输。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一卷:“汝若上识天时,下穷人事,倒戈弃甲,束手归命,犹不庙绝血食。”
24、解甲释兵解:解除;释:卸下。放下武装,卸掉盔甲。比喻不再战斗。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7回:“庆氏有马,惊而逸走,军士逐而得之,乃尽絷其马,解甲释兵,共往观优。”
25、贯甲提兵贯:穿;甲:盔甲;兵:武器。身穿盔甲,手提武器。形容杀气腾腾的样子。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3回:“兄长既来赶席,如何又劳师动众?不入水府,扎营在此,又贯甲提兵,何也?”
26、鞍不离马,甲不离身甲:铠甲,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。马不卸鞍,人不解甲。处于高度警惕状态。唐《敦煌变文集·卷一·汉将王陵变》:“鞍不离马背,甲不离将身。”
27、甲第连天甲第:富豪显贵的宅第。形容富豪显贵的住宅非常之多。唐 崔颢《长安道》:“长安甲第高入云,谁家居住霍将军。”
28、卷甲倍道卷起铠甲,急速前进。先秦 孙武《孙子 军事》:“是故卷甲而趋,日夜不处,倍道兼行,百里而争利。”
29、甲第连云甲第:原指封侯者的住宅,后泛指贵显的宅第。连云:形容高耸入云。形容宅第的高大。形容富豪显贵的住宅非常之多。唐 崔颢《长安道》:“长安甲第高入云,谁家居住霍将军。”
30、片甲不存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。形容全军覆没。明 梁辰鱼《浣纱记 死忠》:“我夫差收楚服越……昨遣太宰先领一枝军支,与齐战于艾陵之上,杀得他片甲不存。”
31、甲冠天下甲冠:第一。称雄天下。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突出,无与伦比。
32、解甲休兵见“解甲休士”。北周·庾信《周柱国楚国公歧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》:“夷陵既烧,黔中方定,旋军反旆,解甲休兵。”
33、金戈铁甲同“金戈铁马”。元·乔吉《两世姻缘》第三折:“他如今管领着金戈铁甲,簇拥着鼓吹鸣笳,他虽是违条犯法,咱无甚势剑铜铡。”
34、丢盔卸甲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。元 孔学诗《东窗事犯》第一折:“唬得禁军八百万丢盔卸甲。”
35、只鳞片甲指龙在云中,东露一鳞,西露半爪,看不到它的全貌。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。鲁迅《<艺术论>译本序》:“这里的三篇信札体的论文,便是他的这类著作的只鳞片甲。”
36、被甲载兵身穿铠甲,手拿武器。指全副武装,披坚执锐。唐·韩愈《画记》:“杂古今人物小画共一卷,骑而立者五人,骑而被甲载兵立者十人。”
37、片鳞残甲见“片鳞只甲”。梁启超《新史学·中国之旧史学》:“时或借外国人之著述,窥其片鳞残甲。”
38、片甲不留甲:铠甲;古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用来防身护体的战衣。连一片铠甲也没留下。形容全军被消灭。清 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23回:“为足的在此扎营,意欲等候番兵来,杀他一个片甲不留。”
39、坚甲利兵坚甲:坚固的铠甲;兵:兵器。坚固的盔甲;锐利的兵器。也指装备精良的部队。墨翟《墨子 非攻下》:“于此为坚甲利兵,以往攻伐无无罪之国。”
40、卷甲韬戈卷起铠甲,收起武器。谓停止战斗。《资治通鉴·唐高祖武德九年》:“故卷甲韬戈,啖以金帛,彼既得所欲,理当自退。”
41、解兵释甲解:解除。释:卸下。解除武装,卸掉盔甲。比喻不再参战。明·无名氏《伐晋兴齐》第四折:“解兵释甲,社稷宁谧,黎民乐业。”
42、鞍不离马背,甲不离将身甲:铠甲。马不卸鞍,人不解甲。处于高度警惕状态《敦煌变文集 卷一 汉将王陵变》:“鞍不离马背,甲不离将身。”
43、丢盔弃甲盔:作战时用的金属防护帽;甲:作战时穿的金属防护衣。为了逃命;把盔和甲都丢掉了。形容打败仗时逃命的狼狈情形。杜鹏程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三章:“他在办公室里被各种意外情况搞得丢盔弃甲,狼狈不堪的样子。”
44、被甲持兵身穿护身衣服,手握武器。指全副武装。汉 荀悦《汉纪 文帝纪上》:“勃在国,常恐惧,每郡守使丞尉行县,勃常被甲持兵。”
45、擐甲披袍擐:穿;披:穿着。身披铠甲,穿上战袍。指准备战斗。元·无名氏《破天阵》第三折:“有英雄虎将,开弓蹬弩,擐甲披袍。”
46、被甲执兵甲:古代打仗时军人穿的护身衣服。兵:兵器。身穿护身衣服,手握武器。指全副武装。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诫兵》:“吾见今非昔比世士大夫,才有气干,便倚赖之,不能被甲执兵,以卫社稷,但微行险服,逞弄拳腕。”
47、解甲休士卸下盔甲让士兵休息。谓不再战斗。汉·张昶《西岳华山堂阙碑铭》:“昔萧相辅佐之功,功冠群后,弗以加之,遂解甲休士,阵而不战。”
48、铸甲销戈销熔铁甲兵器。借指结束战争,实现和平。明·刘基《丙申岁十月还乡作》诗之七:“修文偃武君王意,铸甲销戈会有期。”
49、按甲休兵收拾起铠甲武器。比喻停止军事行动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韩信传》:“当今之计,不如按甲休兵,百里之内,牛酒日至,以飨士大夫,北首燕路,然而发一乘之使,奉咫尺之书以使燕,燕必不敢不听。”
50、晋阳之甲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“晋阳之甲”。《公羊传 定公十三年》载:晋赵鞅兴晋阳之甲,以清君侧为名,逐荀寅、士吉射。
51、丢盔撂甲丢:抛;盔:作战用的金属帽;甲:作战用的金属防护衣。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。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五卷第四章:“许多人丢盔撂甲,矿帽不时碰落在煤堆中,慌乱得半天摸不着……”
52、腹中甲兵甲兵:穿着盔甲的士兵。腹中装有士兵。比喻人有雄才大谋略。《五朝名臣言行录·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仲淹》引《名臣传》:“夏人闻之,相戒曰:‘无以延川为意,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,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。”
53、弃甲负弩丢弃铠甲,背起弓弩。形容战败。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乃复悉士卒以攻邯郸,不能拔也,弃甲负弩,战竦而却,天下固已量秦力二矣。”
54、丹黄甲乙点校书籍,评定次第。清·钱谦益《葛端调编次诸家文集序》:“句读之有析,文理之不通,而俨然丹黄甲乙,衡加于经传,不已傎乎!”
55、片鳞碎甲犹片鳞半爪。比喻事物的极小部分。梁启超《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》:“虽然,其前此各著述,片鳞碎甲,发明此主义者,固已不少。”
56、偃兵息甲偃:放倒。放倒武器,收起盔甲。指停止战争。后魏·高允《征士歌》:“于是偃兵息甲,修立文学。”
57、胸中甲兵甲兵:披甲的士兵。比喻人具有军事才能。《魏书 崔浩传》:“汝曹视此人,尪纤懦弱,手不能弯弓持矛,其胸中所怀,乃逾于甲兵。”
58、枕戈寝甲枕着戈、穿着铠甲睡。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。《晋书 赫连勃勃载记》:“朕无拔乱之才,不能弘济兆庶,自枕戈寝甲,十有二年,而四海未同,遗寇尚炽。”
59、顶盔掼甲戴上头盔,披上战甲。指全身武装。
60、抛戈弃甲丢掉武器,扔掉铠甲。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。清 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53回:“部下听得,一齐抛戈弃甲跪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