矫枉过直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同“矫枉过正”。
出处:汉 袁康《越绝书 篇叙外传记》:“子之复仇,臣之讨贼,至诚感天,矫枉过直,乳狗哺虎,不计祸福。”
例子:学问之汩没性灵,至是已极,物极必反,矫枉过直。梁启超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四章第四节
基础信息
拼音jiǎo wǎng guò zhí
注音ㄐ一ㄠˇ ㄨㄤˇ ㄍㄨㄛˋ ㄓˊ
繁体矯枉過直
感情矫枉过直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纠正错误过度。
近义词矫枉过正、矫枉过当、矫枉过中
英语fall over backward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刨树搜根(意思解释)
- 告老还乡(意思解释)
- 伏伏腊腊(意思解释)
- 五脏六腑(意思解释)
- 祖述有自(意思解释)
- 邈若山河(意思解释)
- 登山涉水(意思解释)
- 乌头白马生角(意思解释)
- 首鼠模棱(意思解释)
- 涂脂傅粉(意思解释)
- 不露斤斧(意思解释)
- 济世经邦(意思解释)
- 喜形于色(意思解释)
- 真人不露相(意思解释)
- 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(意思解释)
- 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(意思解释)
- 掘墓人(意思解释)
- 横戈跃马(意思解释)
- 较短量长(意思解释)
- 替古人耽忧(意思解释)
- 洞见肺腑(意思解释)
- 沉毅寡言(意思解释)
- 抗颜为师(意思解释)
- 枯本竭源(意思解释)
- 蚁聚蜂攒(意思解释)
- 以渴服马(意思解释)
- 人心涣散(意思解释)
- 把持不定(意思解释)
※ 矫枉过直的意思解释、矫枉过直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四战之国 | 指四面平坦,无险可守,容易受攻击的地方。 |
造端倡始 | 谓首先倡导。 |
避迹违心 | 指违背本意而隐匿。 |
百无一失 | 失:差错;过错。形容十分把握;绝对不会出差错。也作“百不一失”、“万无一失”。 |
嘴清舌白 | 谓话说得明确清楚。 |
五申三令 | 三令五申。谓再三告诫。 |
与物无忤 | 谓处世态度随和,与人无所抵触。 |
征敛无度 | 征:征收。敛:聚。指统治者无限度地强征捐税,搜刮百姓财富。亦作“征敛无期”。 |
百里异习 | 异:不相同;习:风俗习惯。相隔百里远的地方风俗习惯就不同。 |
言多语失 | 话说多了就难免有说错的地方。 |
蠹居棊处 | 蠹居:像蛀虫一样,深居在蛀坏的器物里。棊:同“棋”。像蛀虫一样深居,像棋子一样密布。形容坏人隐蔽很深,散布在各个要害地方。 |
养虎自啮 | 啮:咬。养老虎,咬伤自己。比喻纵容敌人而自受其害。 |
混然天成 | 自然形成的整体,没有斧凿的痕迹。 |
超然远引 | 见“超然远举” |
物以群分 | 见“物以类聚”。 |
欺贫重富 | 欺:欺负。欺负贫穷的人,尊重富有的人。 |
弭耳俯伏 | 弭耳:温驯的样子。俯首帖耳的样子。 |
闳言崇议 | 博大高远的议论。 |
对客挥毫 | 喻文思敏捷。毫,毛笔。 |
危辞耸听 | 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、害怕。 |
绣口锦心 | 锦、绣:精美鲜艳的丝织品。形容文思优美,词藻华丽。 |
挹盈注虚 | 谓取有馀以补不足。 |
招亡纳叛 | 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。 |
风萍浪迹 | 浪迹:到处飘游。比喻漂泊不定。 |
闻风而逃 | 风:风声。听到风声,立即逃跑。 |
锱铢较量 | 同“锱铢必较”。 |
驷马轩车 | 见“驷马高车”。 |
夹袋人物 | 旧指当权者的亲信或存记备用的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