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直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直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1、直吐胸怀直率而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。明·杨循吉《朱先生诗序》:“余观诗不以格律体裁为论,惟求能直吐胸怀,实叙景象,读之可以喻。”
2、嘴直心快性情直爽,有话就说。
3、小枉大直在小的方面不妨有些枉曲,在大的方面必须保持正直。战国·楚·尸佼《尸子》下卷:“孔子曰:‘绌寸而信尺,小枉而大直,吾弗为也。”
4、直截了当了当:干脆;爽快。干脆爽快;不绕弯子。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紫芝妹妹嘴虽利害,好在心口如一,直截了当,倒是一个极爽快的。”
5、师直为壮师:军队;直:理由正当;壮:壮盛,有力量。出兵有正当理由,军队就气壮,有战斗力。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,所向无敌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师直为壮,曲为老,岂在久乎?”
6、举直错枉举:选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错:通“措”,废弃,放弃。枉:弯曲,比喻邪恶之人。起用正直贤良,罢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举直厝枉”、“举直措枉”。《隶释·汉巴郡太守樊敏碑》:“举直错枉,谭思旧制。”
7、径行直遂随心愿行事而顺利达到目的。语本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有直情而径行者,戎狄之道也。”语出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有直情而径行者,戎狄之道也。”
8、急起直追立即振作起来;迅速追赶上去。蔡东藩、许厪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35回:“急起直追,犹虞不及。”
9、是非曲直曲:无理;直:有理。指对事物的评断。汉 王充《论衡 说日篇》:“二论各有所见,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。”
10、横冲直撞横的冲过去;直的撞过来。形容毫无顾忌地乱冲乱撞或蛮不讲礼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3回:“黑旋风李逵和鲍旭引着两个牌手,在城里横冲直撞,追杀南兵。”
11、竿头直上比喻进步很快。
12、勇猛直前勇猛地一直往前。宋·朱熹《答刘智夫书》:“若勇猛直前,便以头目脑髓布施,亦无不可也。”
13、举直措枉举:选拔,任用;枉:弯曲,比喻邪恶的人;错:废置,罢黜;直:笔直,比喻正直的人。选用贤者,罢黜奸邪。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。”
14、正道直行按照正道行事。
15、正直无私为人做事很正直,没有任何私心。《左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神,聪明正直而壹者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襄七年传曰:‘正直为正,正曲为直。’言正者能自正,直者能正人曲,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。”
16、莫信直中直,须防人不仁直:公正,正直。不能简单地相信别人很正直,而应当提防他存心不良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5回:“石秀自肚里暗忖道:‘莫信直中直,须防人不仁。’我几番见那婆娘常常的只顾对我说些风话,我只以亲嫂嫂一般相待。”
17、词正理直言词严正,理由充足。《醒世恒言·卢太学诗酒傲王侯》:“按院见说得词正理直,更不再问。”
18、正法直度度:标准。严正法律,统一标准。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版法》:“正法直度,罪杀不赦。杀僇必信,民畏而惧。”
19、挠直为曲将直的拗成弯的。比喻变刚强正直为阿世取容。汉荀悦《汉纪 成帝纪二》:“挠直为曲,斫方为圆;秽素丝之洁,推亮直之心。”
20、大直若屈亦作“大直若诎”。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。《后汉书荀淑传论》:“及后潜图董氏,几振国命,所谓‘大直若屈,道固逶迤’也。”
21、直言危行危:高耸的样子,引申为端正,正直。正直的言论和行为。唐·白居易《使百职修皇纲振》:“以直言危行者为狂愚,以中立守道者为凝滞。”
22、直而不挺指做事按正直之道而行,但能有变通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盖宽饶传》:“夫君子直而不挺,曲而不讪。”
23、秉笔直书秉:握。书写史实不隐讳。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5回:“我是秉笔直书,悬之国门,不能增损一字。”
24、直情径行径:直;行:从事。凭着自己的意思径直地去做。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。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有直情而径行者,戎狄之道也。”
25、枉直随形谓影子的曲直随形而定。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说符》:“形枉则影曲,形直则影正,然则枉直随形,而不在影。”
26、直言极谏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。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。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。汉·晁错《举贤良对策》:“救主之失,补主之过,扬主之美,明主之功,使主内无邪辟之行,外无骞污之名。事君若此,可谓直言极谏之士矣。”
27、青霄直上同“青云直上”。宋·刘克庄《送洪侍御》诗之一:“青霄直上云梯易,白首能坚铁壁难。”
28、直道而行比喻办事公正。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斯民也,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。”
29、笔笔直直非常直,没有曲折、弯弧或棱角。朱自清《巴黎》:“夹道两行树,笔直笔直地向凯旋门奔凑上去。”
30、尺枉寻直枉:弯曲;寻:古长度单位,1寻=8尺;直:伸。弯曲一尺而使得一寻伸直。比喻微小的让步换来较大的利益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绤正传》:“小屈大申,存公忽私,虽尺枉而寻直,终扬光以发挥也。”
31、直入云霄云霄:指天空。直冲云天。形容歌声高亢嘹亮。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4回:“点起几百盏明角灯来,高高下下,照耀如同白日;歌声缥缈,直入云霄。”
32、气壮理直谓理由充分,说话有气势。义侠《为滇越铁路告成警告全滇》:“法人无端废约于先,吾滇人要求废约于后,气壮理直,谅法人不复狡焉思逞。”
33、直木先伐直:挺直。挺直成材的树木,最先被砍伐。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。亦作“直木必伐”。《庄子·山木》:“是故其行列不斥,而外人卒不得害,是以免于患。直木先伐,甘井先竭。”
34、正色直言正色:严肃或严厉的神色。态度严肃,语言正直。形容刚直不阿。亦作“正色危言”。《晋书·王恭传》:“恭每正色直言,道子深惮而忿之。”
35、仗义直言仗义:主持正义。指伸张正义,说公道话《京本通俗小说·冯玉梅团回》:“此人姓范名汝为,仗义直言,救民水火。”
36、公平正直公道平等,不偏袒,不营私。元·孙仲章《勘头巾》第四折:“也只要全大人体面,方才得公平正直万人传。”
37、心地正直指为人正直,不存邪念。
38、讦以为直讦:攻击别人短处;直:直率。揭发别人的隐私自认为坦率。形容人品奸诈虚伪。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阳货》:“恶徼以为知者,恶不孙以为勇者,恶讦以为直者。”
39、直上青云直上:直线上升。比喻官运亨通,直登高位。唐 李白《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》诗:“一朝君王垂拂拭,剖心输丹雪胸臆。忽蒙白日回景光,直上青云生羽翼。”
40、直壮曲老老:引申为衰,气馁。理直气壮,理曲气馁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师直为壮,曲为老,岂在之乎?”
41、古之遗直遗直:指人很耿直,有古人的遗风。指能够体现古人遗风的人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:“叔向,古之遗直也。治国制刑,不隐于亲,三数叔鱼之恶,不为丰减。”
42、直眉楞眼亦作“直眉睖眼”。①竖眉瞪眼。②形容眼神发直。邓十喆《活矿工和死把头》:“老矿工直眉楞眼地坐了半天,想起了自己的女儿。”
43、举枉措直举:选拔,任用;枉:弯曲,比喻邪恶的人;措:罢黜;直:正直,比喻正直的人。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。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”
44、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直:正直;屈:理亏;巧:灵巧;拙:笨拙。很正直的人表面好像枉屈,很灵巧的人表面好像笨拙。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45章:“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”
45、奋笔直书奋笔:提起笔来。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。同“奋笔疾书”。清 墨憨斋《醒名花》第十四回:“贤侄今日,奋笔直书,如行云流水,珠玑错落,俊爽之才,有同健鹰之摩秋汉,真命世杰也,与古人何多让焉,将来正未可量。”
46、董狐直笔董狐:春秋时晋国的史官。直笔:根据事实,如实记载。指敢于秉笔直书,尊重史实,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。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载:赵穿杀晋灵公,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,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,便在史策上记载说“赵盾弑其君”。为赵盾所杀。后孔子称赞说:“董狐,古之良史也,书法不隐。”
47、直性狭中直性:性格直爽;狭中:心中狭隘。直性子,小心眼,搁不住事。指没有宽容人的度量。晋·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吾直性狭中,多所不堪。”
48、正言直谏以正义之语,规劝皇帝、上级、长辈或朋友。三国 魏 桓范《谏争》:“今正言直谏,则近死辱而远荣宠,人情何好焉,此乃欲忠于主耳!”
49、正直无阿阿:曲从,迎合。为人处事很正直,没有任何私心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神,聪明正直而壹者也。”
50、直言尽意直爽地说出全部的意思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元帝纪》:“直言尽意,无有所讳。”
51、直木必伐直木:笔直的树木;伐:砍。成材的树必被砍伐。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。《逸周书·周祝》:“甘泉必竭,直木必伐。”《庄子·山木》:“是故其行列不斥,而外人卒不得害,是以免于患。直木先伐,甘井先竭。”
52、直言贾祸直:坦率、直爽;贾:买,引伸为招致。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。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五年》:“子好直言,必及于难。”
53、船到桥头自会直桥:桥梁。比喻事先不必多虑,问题自会得到解决。程树榛《钢铁巨人》:“俗语说,船到桥头自会直,那就到哪会说哪会话吧!”
54、例直禁简法律或禁令简单明了,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。《晋书 杜预传》:“例直易见,禁简允犯。”
55、直言切谏同“直言极谏”。汉·班固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朔虽诙笑,然时观察颜色,直言切谏,上常用之。”
56、枉曲直凑指在弯曲的路上却笔直地往前走。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。
57、犯言直谏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韩非《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》:“犯颜极谏,臣不如东郭牙,请立以为谏臣。”
58、直认不讳直截了当承认,毫不回避隐瞒。中国近台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》:“马子畦一犯即现获之黄福诡名,亦经质讯明确,直认不讳。”
59、短刀直入比喻开门见山,直截爽快。郭沫若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第四篇一:“我们可以短刀直入地便看定一个社会的真实相,而且还可借以判明以前的旧史料一多半都是虚伪。”
60、直节劲气劲:强。指气节正直,操守刚劲。《明史·王廷传》:“廷守苏州时,人比之赵清献,直节劲气,始终无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