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篇幅关系,直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| 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|---|---|---|
| 1、大直若诎 | 见“大直若屈”。 | 《韩诗外传》卷九:“大直若诎,大辩若讷。” |
| 2、直抒己见 | 直:直爽;抒:抒发;表达。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意见。 | 清 方苞《与李刚主书》:“倘鉴愚诚,取平生所述訾謷朱子之语,一切稚芟,而直抒己见,以共明孔子之道。” |
| 3、直言无隐 | 直言无讳。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五十回:“臣不忍坐视君国之危亡,故敢直言无隐。”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三回:“年兄宜直言无隐,某亦有肺腑相通。” |
| 4、以直报怨 | 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。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宪问》:“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” |
| 5、扭曲作直 | 比喻是非颠倒。 | 元 岳伯川《铁拐李》第一折:“兄弟,您哥哥平日不曾扭曲作直,所以不走不逃。” |
| 6、直扑无华 | 质朴无文采。 | 罗惇曧《文学源流》:“至于《易》著《文言》,词尚整饰,《书》垂《典》《诰》,尤多叶韵,群言之祖,排偶尤繁,匪日直扑无华,遂称复古也。” |
| 7、扶摇直上 | 扶摇: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。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。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。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。 | 先秦 庄周《庄子 逍遥游》:“鹏之徙于南冥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” |
| 8、直捷了当 | 同“直截了当”。 | 鲁迅《坟·灯下漫笔》:“但措施太绕弯子了。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。” |
| 9、直朴无华 | 华:文采。质朴而没有文采。 | 罗悴悬《文学源流》:“至于《易》著《文言》,词尚整饰,《书》垂《典》《诰》,尤多叶韵,群言之祖,排偶尤繁,匪曰直朴无华,遂称复古也。” |
| 10、径行直遂 | 随心愿行事而顺利达到目的。语本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有直情而径行者,戎狄之道也。” | 语出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有直情而径行者,戎狄之道也。” |
| 11、气壮理直 | 谓理由充分,说话有气势。 | 义侠《为滇越铁路告成警告全滇》:“法人无端废约于先,吾滇人要求废约于后,气壮理直,谅法人不复狡焉思逞。” |
| 12、拗曲作直 | 故意将错的说成对的。比喻是非颠倒。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35卷:“方妈妈呆了半晌,开口不得,思想没收场,只得拗曲作直,说道:‘谁叫你私下通奸?我已告在官了。’” |
| 13、长驱直进 | 犹言长驱直入。 | 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六回:“若擒了曹休,便长驱直进,唾手而得寿春,以窥许洛,此万世一时也。” |
| 14、莫信直中直,须防人不仁 | 直:公正,正直。不能简单地相信别人很正直,而应当提防他存心不良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5回:“石秀自肚里暗忖道:‘莫信直中直,须防人不仁。’我几番见那婆娘常常的只顾对我说些风话,我只以亲嫂嫂一般相待。” |
| 15、强直自遂 | 谓刚正而自行其意,不为人所动摇。 | 《东观汉记·朱晖传》:“晖好节概,有所拔用,皆厉行之士,表善黜恶,抑强绝邪,岁常丰熟,吏民畏而爱之,为之歌曰:‘强直自遂,南阳朱季,吏畏其威,民怀其惠。’” |
| 16、正言直谏 | 以正义之语,规劝皇帝、上级、长辈或朋友。 | 三国 魏 桓范《谏争》:“今正言直谏,则近死辱而远荣宠,人情何好焉,此乃欲忠于主耳!” |
| 17、忠果正直 | 忠诚果断,持正刚直。 | 汉·孔融《荐祢衡表》:“忠果正直,志怀霜雪。” |
| 18、理正词直 | 道理正当,言词朴直。 | 宋·楼钥《答綦君更生论文书》:“心平气和,理正词直,然后为文之体,可以追配古作。” |
| 19、直抒胸臆 | 谓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。 | 明·胡震亨《唐音癸签》第十回:“杜公七律,正以其负力之大,寄悰之深,能直抒胸臆,广酬事物之变而无碍。” |
| 20、尺枉寻直 | 枉:弯曲;寻:古长度单位,1寻=8尺;直:伸。弯曲一尺而使得一寻伸直。比喻微小的让步换来较大的利益。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绤正传》:“小屈大申,存公忽私,虽尺枉而寻直,终扬光以发挥也。” |
| 21、直接了当 | 同“直截了当”。 | 聂绀弩《关于知识分子》:“因为反正无法挽救,倒不如各人知趣,早点‘卖身投靠’的直接了当。” |
| 22、直道而行 | 比喻办事公正。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斯民也,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。” |
| 23、不直一文 | 见“不直一钱”。 | 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四:“士大夫若爱一文,不直一文。” |
| 24、仗气直书 | 仗:依靠,凭借。指坚持正义,毫不隐讳地写出真相。 | 《陈书·后主纪》:“其有负能仗气,摈压当时,……亦宜去此幽谷,翔兹天路。” |
| 25、言信行直 | 指言语信实,行为正直。 | |
| 26、直言不讳 | 直率地讲话;毫不隐讳(讳:忌讳;隐讳)。 | 《晋书 刘波传》:“臣鉴先征,窃惟今事,是以敢肆狂瞽,直言无讳。” |
| 27、直认不讳 | 直截了当承认,毫不回避隐瞒。 | 中国近台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》:“马子畦一犯即现获之黄福诡名,亦经质讯明确,直认不讳。” |
| 28、砥平绳直 | 砥:磨刀石;绳:墨线。像磨刀石一样平,像墨线一样绷直。形容十分平直。 | 汉·蔡邕《隶势》:“或穹隆恢廓,或栉比针列,或砥平绳直,或蜿蜒缪戾。” |
| 29、直言极谏 | 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。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。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。 | 汉·晁错《举贤良对策》:“救主之失,补主之过,扬主之美,明主之功,使主内无邪辟之行,外无骞污之名。事君若此,可谓直言极谏之士矣。” |
| 30、大直若屈 | 亦作“大直若诎”。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。 | 《后汉书荀淑传论》:“及后潜图董氏,几振国命,所谓‘大直若屈,道固逶迤’也。” |
| 31、不直一钱 | 直:通“值”,价值。比喻毫无价值或无能、品格卑下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,今日长者为寿。” |
| 32、蓬赖麻直 | 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,也能学习成为好人。 | 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,白沙在涅,与之俱黑。” |
| 33、径情直遂 | 径情:任意、随心;遂:成功地满足心愿。随着自己的意愿;顺利地达到目的;获得成功。 | 《歇冠子 著希》:“夫义,节欲而治,礼,反情而辨者也。故君子径情而行也。” |
| 34、直待雨淋头 | 比喻不能及早罢手或毫无准备。 |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襄州洞山守初宗慧大师》:“僧问:‘迢迢一路时如何?’师曰:‘天晴不肯去,直待雨淋头。’” |
| 35、直内方外 | 形容内心正直、做事方正。 | 《周易 坤》:“君子敬以直内,义以方外。” |
| 36、直冲横撞 | 任意乱冲乱撞,毫无顾忌。 | 明·李贽《续焚书·与友人论文》:“凡作文皆从外面攻进里去,我为文章只就里面攻打出来,直冲横撞,就他城池,食他粮草,搅得他粉碎,故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余也。” |
| 37、鸣雁直木 | 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,木随阳而直。比喻良才。 | 《梁书·袁昂传》:“臣东国贱人,学行何取,既殊鸣雁直木,故无结绶弹冠。” |
| 38、直而不肆 | 直:平直;肆:放肆。指耿直而不放肆。 | 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58章:“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” |
| 39、古之遗直 | 遗直:指人很耿直,有古人的遗风。指能够体现古人遗风的人。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:“叔向,古之遗直也。治国制刑,不隐于亲,三数叔鱼之恶,不为丰减。” |
| 40、聪明正直 | 头脑聪明,行为正直无私。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。 | 《左传 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。 |
| 41、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 明·张居正《帝鉴图说》上篇:“妾闻主明臣直,今魏征直,由陛下之明也。” |
| 42、直眉楞眼 | 亦作“直眉睖眼”。①竖眉瞪眼。②形容眼神发直。 | 邓十喆《活矿工和死把头》:“老矿工直眉楞眼地坐了半天,想起了自己的女儿。” |
| 43、勇往直前 | 勇敢地一直向前。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;不达目的决不罢休。 | 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:“从俱摩拳擦掌,个个勇往直前。” |
| 44、沽名卖直 | 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。 | 《明史·钱唐韩宜可等传赞》:“伯巨、敬心以缝掖诸生言天下至计,虽违于信而后谏之义,然原厥本心,由于忠爱,以视末季沽名卖直之流,有不可同日而语者也。” |
| 45、急转直下 | 急:突然;转:转变。形容形势、情况等。突然转变;并且立刻顺势发展下去。 | 茅盾《子夜》十七:“伯韬!时局到底怎样,各人各有看法!也许会急转直下。” |
| 46、奋勇直前 | 奋:振起。勇气十足地直往前冲。形容在艰巨的任务或困难前不畏缩。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5卷:“若有驱使,奋勇直前,水火不避。” |
| 47、中通外直 | 莲的茎中心有孔可通上下,其外正直,不弯不曲。比喻人的心胸宽广,行为端正。 | 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:“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。” |
| 48、直言正色 | 谓言语正直,仪容严肃。 | 《三国志·魏志·国渊传》:“每于公朝论议,常直言正色,退无私焉。” |
| 49、直节劲气 | 劲:强。指气节正直,操守刚劲。 | 《明史·王廷传》:“廷守苏州时,人比之赵清献,直节劲气,始终无改。” |
| 50、理直气壮 | 直:正确、合理、充分;气壮:气势旺盛。理由正确、充分;说话的气势就很盛。 | 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1卷:“便提我到阎罗殿前,我也理直气壮,不怕甚的。” |
| 51、矫枉过直 | 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同“矫枉过正”。 | 汉 袁康《越绝书 篇叙外传记》:“子之复仇,臣之讨贼,至诚感天,矫枉过直,乳狗哺虎,不计祸福。” |
| 52、直言尽意 | 直爽地说出全部的意思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元帝纪》:“直言尽意,无有所讳。” |
| 53、秉公任直 | 持心公正,处事正直。 | 明 张居正《答郑范溪》:“公但自信此心,秉公任直,纷纷之言,不足为意。” |
| 54、木直中绳 | 中:符合、合乎;绳:木匠用以取直,浸满墨汁的线绳。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。 | 战国·赵·荀况《劝学》:“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。” |
| 55、犯颜直谏 |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。 | 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犯颜极谏;臣不如东郭牙;请立以为谏臣。” |
| 56、奋笔直书 | 奋笔:提起笔来。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。同“奋笔疾书”。 | 清 墨憨斋《醒名花》第十四回:“贤侄今日,奋笔直书,如行云流水,珠玑错落,俊爽之才,有同健鹰之摩秋汉,真命世杰也,与古人何多让焉,将来正未可量。” |
| 57、口快心直 | 有啥说啥;想啥说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;语言明快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云姑娘,你如今长大了,越发心直嘴快了。” |
| 58、刚直不阿 | 刚强正直,不逢迎,无偏私。 | 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救金鲤海龙王报德》:“并一生宦迹,刚直不阿之志,具表奏闻。” |
| 59、分文不直 | 直:同“值”。一分钱一文钱也不值。形容没有任何价值。 |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八:“有人赞叹此事,如虎带角;有人轻毁此事,一文不值,一等是恁么事,因什么毁赞不是。” |
| 60、长驱直入 | 驱:快跑;长驱:策马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;直入:不停顿地一直向前。军队以不可阻挡的威势快速地进军。形容进军迅速而顺利。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7回:“自此,卢俊义等无后顾之忧,兵马长驱直入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