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责备贤者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春秋:孔子修订《春秋》书;贤者:指才德兼备的人。指《春秋》书对贤者常常责备,严格要求
出处:《新唐书·太宗纪赞》:“然《春秋》书中,常责备贤者,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,莫不叹息于斯焉。”
例子: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》:“春秋责备贤者,未可以士大夫之义律儿女子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chūn qiū zé bèi xián zhě
注音ㄔㄨㄣ ㄑ一ㄡ ㄗㄜˊ ㄅㄟˋ ㄒ一ㄢˊ ㄓㄜˇ
繁体萅秌責備賢者
感情春秋责备贤者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批评。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山呼海啸(意思解释)
 - 蛛网尘封(意思解释)
 - 老子长孙(意思解释)
 - 叱嗟风云(意思解释)
 - 嘴尖牙利(意思解释)
 - 宇量深广(意思解释)
 - 形禁势格(意思解释)
 - 防芽遏萌(意思解释)
 - 行令猜拳(意思解释)
 - 绳床瓦灶(意思解释)
 - 逢时遇节(意思解释)
 - 没偏没向(意思解释)
 - 夙夜为谋(意思解释)
 - 玉石同烬(意思解释)
 - 一匡天下(意思解释)
 - 屹然挺立(意思解释)
 - 计获事足(意思解释)
 - 身寄虎吻(意思解释)
 - 薄技在身(意思解释)
 - 铺谋定计(意思解释)
 - 南方之强(意思解释)
 - 图作不轨(意思解释)
 - 敛声匿迹(意思解释)
 - 头角峥嵘(意思解释)
 - 乘舆播越(意思解释)
 - 冥室椟棺(意思解释)
 - 日月跳丸(意思解释)
 - 居穷守约(意思解释)
 
※ 春秋责备贤者的意思解释、春秋责备贤者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洛阳纸贵 | 因为抢着抄写左思的《三都赋》;以致洛阳的纸价高起来了。形容写文章、著作广泛流传;风行一时。 | 
| 金刚眼睛 | 指目光锐利能洞彻原形的眼睛。 | 
| 执而不化 | 指固执己见,不知变通。 | 
| 附肤落毛 | 比喻赋闲无正事可干。 | 
| 坦腹东床 | 旧作女婿的美称。 | 
| 欲言又止 | 想说又停止;不说。常形容有难言的苦衷。 | 
| 低首下心 | 首:头;下心:屈服于人。形容屈服顺从。 | 
| 水光山色 | 泛指山水景色。 | 
| 龙胡之痛 | 《汉书·郊祀志上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……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,乃抱其弓与龙涘号。”后因以“龙胡之痛”指丧亲之痛。 | 
| 名闻天下 | 形容名声极大。 | 
| 日许时间 | 见“日许多时”。 | 
| 夯雀先飞 | 夯:同“笨”,愚钝;雀:山雀,麻雀。比喻天资不好的人做事比别人先动手。 | 
| 为好成歉 | 比喻好心得不到好报,将恩作仇。 | 
| 三生有幸 | 三生都很幸运。形容极为幸运或难得的好境遇。三生:佛教指前生、今生、来生。 | 
| 春蚓秋蛇 | 比喻字写得不好,弯弯曲曲,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。 | 
| 仰之弥高 | 仰:仰视;敬慕;弥:更加。越望越高。原指孔子之道;高不可及。 | 
| 流金铄石 | 形容天气酷热,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。 | 
| 逆天暴物 | 违反天意,残害万物。 | 
| 朝乾夕愓 | 指终日勤奋谨慎,不敢懈怠。 | 
| 捋虎须 | 捋:抚摩。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。 | 
| 救焚益薪 | 焚:火灾;薪:柴草。添加木柴去救火。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。 | 
| 杅穿皮蠹 | 杅:饮水器。比喻事先充分准备,谋定而后行动。 | 
| 金银财宝 | 钱财和珍宝。泛指钱财。 | 
| 宽仁大度 | 大度:气量大,能容人。为人宽厚,心胸豁达。 | 
| 每事问 | 每件事都要询问。指凡事都要作进一步的调查。 | 
| 全狮搏兔 | 搏:搏斗。形容发挥巨大威力攻击弱小的目标。 | 
| 四体百骸 | 见“四肢百骸”。 | 
| 一心同功 | 同心协力,共赴事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