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暗红稀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形容暮春时绿荫幽暗、红花凋谢的景象。
出处:唐 韩琮《暮春滻水送别》:“绿暗红稀出凤城,暮云楼阁古今情。”
例子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8卷:“绿暗红稀起暝烟,独将幽恨小庭前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lǜ àn hóng xī
注音ㄌㄩˋ ㄢˋ ㄏㄨㄥˊ ㄒ一
繁体緑暗紅稀
感情绿暗红稀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主语;形容暮春景象。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非战之罪(意思解释)
 - 狼子野心(意思解释)
 - 奋发图强(意思解释)
 - 开疆辟土(意思解释)
 - 周而复始(意思解释)
 - 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(意思解释)
 - 水宿山行(意思解释)
 - 哭丧着脸(意思解释)
 - 开心见诚(意思解释)
 - 非池中物(意思解释)
 - 不得要领(意思解释)
 - 熊心豹胆(意思解释)
 - 出头鸟(意思解释)
 - 蜗行牛步(意思解释)
 - 驰名中外(意思解释)
 - 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(意思解释)
 - 词正理直(意思解释)
 - 缺一不可(意思解释)
 - 人心不足蛇吞象(意思解释)
 - 投机取巧(意思解释)
 - 红光满面(意思解释)
 - 十二金钗(意思解释)
 - 圆首方足(意思解释)
 - 嘻嘻哈哈(意思解释)
 - 闭合思过(意思解释)
 - 苟延残喘(意思解释)
 - 女子无才便是德(意思解释)
 - 竖起脊梁(意思解释)
 
※ 绿暗红稀的意思解释、绿暗红稀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此恨绵绵 | 绵绵:延续不断的样子。这种遗恨缠绕心头,永远不能逝去。 | 
| 不平则鸣 | 鸣:发出声音;指有所抒发或表示。事物不平静就会发出响声。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;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和反抗。 | 
| 移山填海 | 移动山岳,填平大海。指仙术法力高超。现多比喻人类征服自然、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。 | 
| 堂皇冠冕 | 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。 | 
| 有命无运 | 指命虽好,运气却不好。 | 
| 置诸高阁 |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。比喻放着不用。 | 
| 忙忙碌碌 | 见“忙碌碌”。 | 
| 积金至斗 | 积:聚;斗:北斗星。金子堆积得有北斗星那么高。形容积累的财物极多。 | 
| 循名覈实 | 犹言循名责实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,使得名实相符。 | 
| 襟怀磊落 | 襟怀:胸怀。磊落:光明正大。心怀坦荡,光明磊落。 | 
| 云迷雾罩 | 见“云迷雾锁”。 | 
| 杳无音讯 | 没有一点消息。见“杳无音信”。 | 
| 松筠之节 | 松与竹材质坚韧,岁寒不凋,因以“松筠之节”比喻坚贞的节操。筠,竹。 | 
| 平地登云 | 见“平地青云”。 | 
| 绿衣使者 | 原指鹦鹉,近代称邮递员。 | 
| 热血沸腾 | 形容人情绪高昂;激动不已。 | 
| 通衢广陌 | 四通八达的宽广大路。 | 
| 浇醇散朴 | 见“浇淳散朴”。 | 
| 亲离众叛 | 大家反对,亲信背离。形容不得人心,极其孤立。 | 
| 敌不可假 | 谓不可宽容敌人。 | 
| 疗疮剜肉 | 挖身上的肉来医治伤口。比喻只顾眼前,不考虑后果。 | 
| 偭规越矩 | 偭:违背;越:逾越;规、矩:一定的标准、法则和习惯。违反正常的法则。 | 
| 燕颔虎须 | 形容相貌威武。 | 
| 月夜花朝 | 有鲜花的早晨,有明月的夜晚。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。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。 | 
| 稚齿婑媠 | 稚齿:年少;婑媠:美好的样子。指年轻的美女。 | 
| 疏不间亲 | 间:离间。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。 | 
| 醉山颓倒 | 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嵇康身长七尺八寸,风姿特秀,见者叹曰:‘萧萧肃肃,爽朗清举。’或云:‘肃肃如松下风,高而徐行。’山公曰:‘嵇叔夜之为人也,岩岩若孤松之独立;其醉也,傀俄若玉山之将崩。’”后以“醉山颓倒”形容醉态。 | 
| 涣发大号 | 犹言涣汗大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