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暗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暗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1、暗斗明争暗里明里都在进行斗争。常形容尽力争权夺利。李六如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二卷第七章:“南方的桂滇黔等小军阀,暗斗明争,弄得全中国民不聊生!中国政治真糟啦!”
2、明人不做暗事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。比喻有意见当面提出,不在背后捣鬼。元 吴昌龄《张天师》第三折:“常言道:‘明人不做那暗事’,则俺这闭月羞花绝代姿,到如今自做出自当之,妆甚的谎子!”
3、弗欺暗室暗室:比喻暗中。在无人看见的地方,也不做昧心事。《梁书·简文帝纪》:“弗欺暗室,岂况三光。”
4、明察暗访察:调查研究;访:查询。公开察看了解;暗中调查访问。指用不同方式;从不同方面进行调查了解。清 林则徐《覆奉访察碎石工程情形折》:“臣仰奉谕旨,明察暗访,不必丞丞。”
5、明来暗往公开或暗地里来往。形容关系密切,往来频繁。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0章:“马小辫跟马之悦明来暗往,大伙儿嘴上不说,心里都有数目字儿。”
6、明人不说暗话明:光明正大。光明正大的人说实在话,不转弯抹角。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红顶商人》:“明人不说暗话,雪岩的靠山是王抚台,如今已不在人世。”
7、暗室私心指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。同“暗室亏心”。明 陆采《明珠记 却婚》:“丈夫然诺重如山,暗室私心鬼神见。”
8、虑事多暗考虑事情不明。
9、雾暗云深迷蒙渺远。喻相距之遥远。宋·冯取洽《摸鱼儿·玉林君为遗蜕山中桃花赋》词:“玄都观里应遗恨,一抹断烟残缕。愁望处。想雾暗云深,忘却来时路。”
10、头昏眼暗犹言头昏眼花。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3卷:“只见一伙人团团围住一个老者,你拉我扯,你问我问,缠得一个头昏眼暗。”
11、昏昏暗暗指光线十分微弱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6回:“昏昏暗暗,灵前灯火失光明;惨惨幽幽,壁上纸钱飞散乱。”
12、暗香疏影暗香:淡淡的香气;疏影:稀疏的影子。梅花的香味和姿态。指称梅花。宋 辛弃疾《和傅岩叟梅花》:“月淡黄昏欲雪时,小窗犹欠岁寒枝。暗香疏影无人处,唯有西湖处士知。”
13、明修暗度比喻用明显的假象迷惑对方,而暗中却采取出人意料的行动打击对方。清·赵翼《行围即景·相扑》:“伺隙忽为叠陈冲,捣虚又遏夹寨固。明修暗度诡道攻,声东击西多方误。”
14、暗礁险滩暗礁:隐没在水中的岩石;险滩:水流湍急的地方。比喻隐藏的祸患和危险。
15、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,才能正确认识事物;只相信单方面的话,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。汉 王符《潜夫论 明暗》:“君之所以明者,兼听也;其所以暗者,偏信也。”
16、暗箭明枪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。《群英类选 清腔类 玉交枝》:“忽心痴撞入他迷魂阵图里,暗箭明枪难躲避。”
17、明查暗访明里调查,暗中访问。指多方面调查了解情况。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8回:“差你往齐东村明查暗访,这十三条命案是否服毒?”
18、暗昧之事暗昧:昏暗。指见不得人的丑事。清 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32回:“庞吉你乃堂堂国戚,如何行此小人暗昧之事?”
19、弃暗投明弃:背弃;暗:黑暗;明:光明。抛弃反动的一面;投向光明的一面。形容断绝旧的一切;投向新的、有光明的前程。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公何不弃暗投明,共成大业?”
20、见小暗大指小事清楚,大事糊涂。《孔子家语 五仪解》:“而不知所务,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,此则庸人也。”
21、暗无天日暗:黑暗;天日:天和太阳;比喻光明。黑暗得看不到一点光明。形容社会极端黑暗;无理可言;无法可依。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老龙舡户》:“剖腹沉石,惨冤已甚,而木雕之有司,绝不少关痛痒,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!”
22、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躲避,暗地里的攻击难以防备。元 无名氏《独角牛》:“孩儿也,一了说明枪好躲,暗箭难防。”
23、疑心生暗鬼指因为多疑而产生各种幻觉和错误判断。宋 吕本中《师友杂志》:“尝闻人说鬼怪者,以为必无此理,以为疑心生暗鬼,最是切要议论。”
24、暗淡无光暗淡:不明亮,昏暗。形容失去光彩。欧阳山《苦斗》:“太阳过了,整个天空又显得暗淡无光,北风在头项上呼呼地嚎叫着。”
25、暗箭中人暗:暗中;箭:放箭;中:中伤。放冷箭伤害人。比喻暗中用阴险的手段攻击或陷害别人。宋 刘炎《迩言》卷六:“暗箭中人,其深次骨,人之怨之,亦必次骨,以其掩人所不备也。”
26、暗室欺心在黑暗的屋子里昧着良心做坏事。指偷偷地做坏事。宋 陈元靓《事林广记 第九卷 警世格言》:“人间私语,天闻若雷,暗室欺心,神目如电。”
27、明珠暗投原意是明亮的珍珠,暗里投在路上,使人看了都很惊奇。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。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》:“臣闻明月之珠,夜光之璧,以暗投人于道路,人无不按剑相眄者。何则?无因而至前也。”
28、盗名暗世盗:窃取;名:名誉、名称;暗:黑暗。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。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。《荀子·不苟》:“是奸人将以盗名暗世者也。”
29、暗度陈仓度:通“渡”:越过;陈仓:古县名,在今陕西宝鸡市东,为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。指正面迷惑敌人,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。比喻暗中进行活动。元 尚仲贤《气英布》第一折:“孤家用韩信之计,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,攻完三秦,劫取五国。”
30、明抢暗偷公开抢劫,暗中偷盗。碧野《大巴山人》:“最使她痛恨的是,有些坏人滥伐森林,把木材明抢暗偷运出山去贩卖。”
31、暗室屋漏暗室:指没有光亮或隐秘的地方;屋漏:古代室内摆放小帐的地方。指别人看不见的地方,隐私之处。宋 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第四卷:“虽亏雅道,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,是亦小道之可观者。”
32、明珠投暗见“明珠暗投”。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三卷:“明珠投暗大屈才能;入室操戈自相鱼肉。”
33、明人不作暗事心地光明的人不做偷偷摸摸的事。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9回:“这伙计既到上海之后,心想不要把他冒冒失失的一告,他其中怕别有因由。而且明人不作暗事。”
34、不欺暗室欺:欺骗自己;暗室:人家看不见的地方。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,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。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铭集释 隋王世琛墓志》:“信行所履,不欺暗室。”
35、绿暗红稀形容暮春时绿荫幽暗、红花凋谢的景象。唐 韩琮《暮春滻水送别》:“绿暗红稀出凤城,暮云楼阁古今情。”
36、暗渡陈仓渡;越过;陈仓;古县名;在今宝鸡市东;为关中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。①指正面迷惑敌人;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战略;亦比喻军事或其它方面的秘密活动。②也比喻男女私通。《群音类选 <桃园记 独行千里>》:“就是韩信暗渡陈仓道,有贼兵来犯着,杀得他怎生逃。”
37、暗中摸索摸索:探索、寻求。①本指在黑暗中寻求。②指写作时只是凭空虚构。③比喻无人指教;完全靠自己探求门径、钻研事理。唐 刘餗《隋唐嘉话》中卷:“许敬宗性轻傲,见人多忘之。或谓其不聪。曰:‘卿自难记,若遇何(何逊)、刘(刘孝绰)、沈(沈约)、谢(谢眺),暗中摸索着,亦可识之。’”
38、昏天暗地见“昏天黑地”。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十三卷:“鬼帅再变五色云雾,昏天暗地。”
39、潜移暗化见“潜移默化”。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慕贤》:“人在少年,神情未定,所与款狎,熏渍陶染,言笑举动,无心于学,潜移暗化,自然似之。”
40、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,实际上却另有打算。元 尚仲贤《气英布》第一折:“孤家用韩信之计,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,攻完三秦,劫取五国。”
41、若明若暗好像明亮;又好象昏暗。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。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:“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,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。”
42、暗约偷期约:约定;期:约会。暗中私自相互约定。指男女私定终身。元 无名氏《符金锭》第一折:“又不是月下星前,暗约偷期。”
43、冥昭瞢暗冥:昏暗;昭:明;瞢暗:昼夜未分。指昼夜未分时的混沌状态战国·楚·屈原《楚辞·天问》:“冥昭瞢暗,谁能极之?”
44、暗气暗恼受了气闷在心里。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62回:“又着了那暗气暗恼在心里,就是铁石人也禁不的。”
45、暗绿稀红犹言绿肥红瘦。形容叶盛花稀的暮春景象。明 陈汝元《金莲记 归田》:“况当残春初夏之时,正值暗绿稀红之候,顿起愁绪,怎生消闷怀?”
46、明枪暗箭比喻种种公开和隐蔽的攻击、伤害。元 无名氏《独角牛》:“孩儿也,一了说明枪好躲,暗箭难防。”
47、暗室亏心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。元 张养浩《折桂令》曲:“暗室亏心,纵然致富,天意何如?”
48、去暗投明脱离黑暗势力,走向光明的道路。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英杰归真》:“今愚弟来归,实是去暗投明,脱鬼成人之幸。”
49、暗锤打人比喻暗中对人进行攻击。《人民文学》1997年第7期:“哪个鬼东西敢出来跟我说说理?暗锤打人,是土行孙出身!”
50、暗中倾轧背地里互相排斥打击。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11回:“表面上卖个虚名,粉饰大局,其实暗中倾轧,入主出奴。”
51、暗里使劲指人暗中用力干什么事。
52、暗箭伤人暗中射箭杀伤别人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3回:“但是杀下马的,各自抬回本阵,不许暗箭伤人,亦不许抢掳尸首。”
53、不明不暗明:明亮;暗:昏暗。事实真像被歪曲而不清楚。指不怎么明显,也不怎么秘密。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三折:“不明不暗,负屈衔冤。”
54、暗中盘算指暗自在心中计算自己的得失等。
55、明廉暗察犹言明察暗访。金·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第八卷:“正不怕明廉暗察,信不让于春秋里季札,治不让颖川黄霸。”
56、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。比喻读书不得要领,难见成效。《朱子语类辑略 总论为学之方》:“如暗室求物,把火来便照见;若只管去摸索,费尽心力,只是搜索不见。”
57、暗藏杀机隐藏杀人的念头。比喻潜在危险。
58、半明半暗光线不充足。余华《活着》:“灯光在他脸上一闪一闪,那张脸半明半暗,他弓着背咳嗽连连。”
59、明枪容易躲,暗剑最难防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,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。同“明枪容易躲,暗箭最难防”。明·叶宪祖《鸾鎞记·挫权》:“待我到丞相跟前去,背他一场是非,叫他明枪容易躲,暗箭最难防。”
60、暗度金针度:通“渡”,过渡,引申为传授。金针:传说有名叫郑采珠的姑娘,七夕祭织女,织女送她一根金针,从此她刺绣的技能更为精巧;后因以比喻秘诀。暗中将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。又借指幕后交易。见唐·冯翊子休《桂苑丛谈·史遗》。传说有名叫郑采珠的姑娘,七夕祭织女,织女送她一根金针,从此她刺绣的技能更为精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