鸿毛泰山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轻重相差极大。
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,用之所趋异也。”
例子:若必选择死所,而谓鸿毛泰山,轻重有异,则虽值当死之事,恐亦不能死矣。(章炳麟《敢死论跋语》)
基础信息
拼音hóng máo tài shān
注音ㄏㄨㄥˊ ㄇㄠˊ ㄊㄞˋ ㄕㄢ
繁体鴻毛泰山
感情鸿毛泰山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宾语;比喻人死的价值轻重悬殊。
近义词鸿毛泰岱
英语comparisons of light and heavy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蕤宾铁响(意思解释)
- 华而不实(意思解释)
- 冲州撞府(意思解释)
- 堂上一呼,阶下百诺(意思解释)
- 望其项背(意思解释)
- 区区之众(意思解释)
- 远在天边,近在眼前(意思解释)
- 螽斯衍庆(意思解释)
- 滑天下之大稽(意思解释)
- 空心汤团(意思解释)
- 韬形灭影(意思解释)
- 时无再来(意思解释)
- 前怕狼,后怕虎(意思解释)
- 鱼惊鸟散(意思解释)
- 令人喷饭(意思解释)
- 枪打出头鸟(意思解释)
- 蠡酌管窥(意思解释)
- 无凭无据(意思解释)
- 更深人静(意思解释)
- 画鬼容易画人难(意思解释)
- 宝珠市饼(意思解释)
- 漂零蓬断(意思解释)
- 歪嘴念邪经(意思解释)
- 李广不侯(意思解释)
- 二桃杀三士(意思解释)
- 惨无天日(意思解释)
- 穷困潦倒(意思解释)
- 叽里咕噜(意思解释)
※ 鸿毛泰山的意思解释、鸿毛泰山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病急乱求医 | 病情危急不审医术好坏就去就诊。比喻事势危急盲目求援。 |
跋前踕后 | 同“跋胡疐尾”。比喻进退两难。 |
牵强附合 | 犹言牵强附会。 |
战战栗栗 | 见“战战栗栗”。 |
重重叠叠 | 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或指反反复复。 |
虚名在外 | 虚名: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名声。在外界有一个虚而不实的名声。 |
不可以道里计 | 计:计算。不能用里程来计算。形容程度相差很大。 |
犒赏三军 | 犒:以财物或食物慰劳、鼓励。三军:春秋时称中军、左军、右宫为三军;后统称军队。现指陆、海、空三军。指奖赏、慰劳军队将士。 |
瓜田之嫌 | 犹瓜田李下。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。 |
飞蛾投焰 | 蛾:像蝴蝶似的昆虫。像蛾子扑火一样。比喻自找死路、自取灭亡。 |
劳逸结合 | 逸:原指安乐;安闲。这里指休息。工作和休息相结合。指既要积极工作;又要适当休息。 |
喃喃细语 | 形容小声说话。 |
筑室反耕 | 筑:建造;反:通“返”,归返。指部队做长久驻扎的打算。 |
非日非月 | 非:不论;月:月夜。不论白昼或黑夜。形容不分昼夜。 |
布袋里老鸦 | 比喻虽然活着,但象死了一样。 |
衣香人影 | 衣服上的香气,人的影子。写女性的气息形体。 |
鸟惊鱼骇 | 像鸟、鱼那种受惊的样子。 |
抱令守律 | 死守着律令,不知变通。 |
口诵心惟 | 诵:朗读;惟:思考。口中朗诵,心里思考。 |
高才捷足 | 才:才能;捷:迅速,快捷。形容人才能出众,行动快。 |
花晨月夕 | 有鲜花的早晨,有明月的夜晚。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。同“花朝月夕”。 |
零七八碎 | 形容又零碎又乱。也指零散而没有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。 |
辞简意赅 | 简:简练;赅:完备。言辞简练,意思完备。 |
捉衿肘见 | 见“捉衿见肘”。 |
宿学旧儒 | 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。 |
平地起雷 | 犹言平地一声雷。 |
说谎调皮 | 说谎话,不老实。 |
丰筋多力 | 丰:丰满,丰实;筋: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;多:多余。书法有筋骨,笔力雄健。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,笔力强劲有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