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毛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毛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1、毫毛不犯毫:细毛。一丝一毫也不侵占。形容非常廉洁或守纪律。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广汉士女》:“纯独清廉,毫毛不犯,夷汉歌叹,表闻三司。”又《南中志·宁州》:“广汉郑纯,独尚清廉,毫毛不犯,夷汉歌咏,表荐无数。”
2、摇鹅毛扇传说诸葛亮常手执羽扇指挥作战,后世舞台上出现的一些军师也多执羽扇。因以“摇鹅毛扇”比喻出谋画策。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一:“大家都说他是一个摇鹅毛扇的,是一个唱傀儡戏的提线的人。”
3、嘴上无毛,办事不牢指年轻人办事不老练与牢靠。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5回:“俗语说道,‘嘴上无毛,办事不牢’,像你诸位一定是靠得住,不会冤枉人的了?”
4、毛遂自荐毛遂: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;荐:推荐;荐举。毛遂自己推荐自己。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门下有毛遂者,前,自赞于平原君曰:‘遂闻君将合从于楚,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,不外索。合少一人,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。’”
5、马毛猬磔南朝宋鲍照《代出自蓟北门行》:“疾风冲塞起,沙砾自飘扬;马毛缩如猬,角弓不可张。”后因以“马毛猬磔”形容狂风大作,气候恶劣。南朝·宋·鲍照《代出自蓟北门行》:“疾风冲塞起,沙砾自飘扬;马毛缩如猬,角弓不可张。”
6、附肤落毛比喻赋闲无正事可干。晋 范亨《燕书》:“恪大笑。射发一矢,拂脊;再一矢,磨腹。皆附肤落毛,上下如一。
7、三毛七孔《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》唐张守节正义:“心重十二两,中有七孔,三毛,盛精汁三合,主藏神。”因以“三毛七孔”指心思,心机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唐张守节正义:“心重十二两,中有七孔,三毛,盛精汁三合,主藏神。”
8、以毛相马根据毛色判断马的优劣。比喻从表面上看问题,其所得认识往往与实际不符。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利议》:“故以言举人,若以毛相马,此其所以多不称举。”
9、吹毛求瘢求:寻找;瘢:疤痕。吹开皮上的毛,寻找里面的毛病。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、缺点,寻找差错。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79回:“凡遇院中公牍,送府用印,孔辄吹毛求瘢,见有瑕疵可指,当即驳还。”
10、管城毛颖管城、毛颖均为笔的代称。《宣和画谱·墨竹》:“平居之时无所嗜好,独左右图书与管城毛颖相周旋。”
11、吹毛数睫比喻目光短浅,只注意微末细节。《明史·黄道周传》;“自古迄今,决无数米量薪,可成远大之猷;吹毛数睫,可奏三五之治者。”
12、毛举缕析毛举:琐碎列举。缕:一条一条,详详细细。缕析:详细地分析。琐细列举,详细地剖析。宋·张孝祥《乞改正迁谪士大夫罪名札子》:“毛举缕析,旁逮知旧,惧其不能废锢,必以赃私罪污之。”
13、皮不存而毛焉附存:存留;焉:哪里;附:附着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。梁启超《墨学微》第一章:“然此果足为有命说之根据乎?一旦以力破此制度,则皮不存而毛焉附矣。”
14、茧丝牛毛形容功夫细密。明 郎瑛《七修续稿 诗文》:“茧丝牛毛,充栋汗牛,字书之繁也;道听涂说,井蛙瓮鸡,学识之拘也。”
15、千里送鹅毛比喻礼物虽然微薄,却含有深厚的情谊。《路史》:“礼轻人意重,千里送鹅毛。”
16、鸿毛泰岱见“鸿毛泰山”。郭沫若《战声集·〈归国杂吟〉之三》:“四十六年余一死,鸿毛泰岱早安排。”
17、寒毛卓竖汗毛都竖立起来。形容非常恐怖,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。《敦煌变文集·降魔变文》:“见者寒毛卓竖,舍利佛独自安然。”
18、毛羽零落比喻失去了帮手或亲近的人。晋·孙楚《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》:“外失辅车唇齿之援,内有毛羽零落之渐。”
19、千里寄鹅毛比喻礼物虽然微薄,却含有深厚的情谊。同“千里送鹅毛”。宋·苏轼《扬州以土物寄少游》:“且同千里寄鹅毛,何用孜孜饮麋鹿。”
20、吹毛求疵求:寻找;疵:缺点;小毛病。吹开皮上的毛;寻找里面的疤痕。比喻故意挑剔毛病;寻找差错。韩非《韩非子 大体》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难知。”
21、毛骨耸然形容极度恐惧与惊慌。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》:“许武叠两个指头,说将出来。言无数句,使听者毛骨耸然。”
22、属毛离里比喻子女与父母关系的密切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弁》:“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。不属于毛?不离于里?”
23、吹毛索垢同“吹毛求疵”。清·顾炎武《记与孝感熊先生语》:“一入此局,即为后世之人吹毛索垢。”
24、马毛蝟磔蝟,同“猬”。形容狂风大作,气候恶劣。南朝 宋 鲍照《代出自蓟北门行》:“疾风冲塞起,沙砾自飘扬;马毛缩如蝟,角弓不可张。”
25、披毛索黡披:拨开;毛:毛发;索:寻找;黡:黑痣。比喻故意挑剔毛病。晋 葛洪《抱朴子 接疏》:“成天平地,岂肯称薪而爨,数粒乃炊,并瑕弃璧,披毛索靥哉!”
26、羽毛未丰小鸟的羽毛还没有长全(丰:丰满)。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。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秦策一》:“秦王曰:‘寡人闻之,毛羽不丰满者,不可以高飞。’”
27、鹰击毛挚击:搏击;挚:凶猛。鸷鸟扑击其他动物时,羽毛都张着。比喻严酷凶悍。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而纵以鹰击毛挚为治。”
28、火烧眉毛火烧到眉毛了。比喻情势非常紧迫。也作“火烧眉睫”。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蒋山法泉禅师》:“问:‘如何是急,切一句?’师曰:‘火烧眉毛。’”
29、食毛践土毛:指地面所生之谷物;贱:踩。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。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。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七年》:“封略之内,何非君土;食土之毛,谁非君臣?”
30、爱惜羽毛羽毛:比喻人的声望。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,行事十分谨慎。西汉 刘向《说苑 杂言》:“夫君子爱口,孔雀爱羽,虎豹爱爪,此皆所以治身法也。”
31、披毛求疵故意挑剔毛病,寻找差错。《旧唐书·崔元综传》:“虽外示谨厚,而情深刻薄,每受制鞠狱,必披毛求疵,陷于重辟。”
32、乍毛变色形容因惊恐而毛发竖立,面色失常。
33、毛骨森竦毛:头发和汗毛;骨:脊背。汗毛竖起,脊梁骨发冷。形容非常恐惧。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九回:“想起方才路上光景,不觉毛骨森竦。”
34、雁过拔毛雁飞过也要拔下毛来。比喻不放过任何机会;利用手中权力来攫取利益。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1回:“话虽如此,他既没那‘雁过拔毛’的本事,就该悄悄儿走。”
35、毛毛细雨毛:小,细碎。形容雨下得很细。《刘胡兰传》:“那天恰好是个阴天,还落着毛毛细雨。”
36、毛发皆竖竖:直立。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。形容极度恐惧、紧张的样子。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六回:“猛然间听的呼呼风响,杨忠觉得毛发皆竖,连忙起身,手掣宝剑。”
37、凤毛济美旧时比喻父亲做官,儿子能继承父业。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4回:“你不听见说他们世兄即日也要保道台?真正是凤毛济美,可钦,可敬!”
38、颠毛种种指衰老。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三年》:“余发如此种种,余奚能为?”
39、吹毛索疵同“吹毛求疵”。《后汉书·杜林传》:“及至其后,渐以滋章,吹毛索疵,诋欺无限。”
40、重于泰山,轻于鸿毛泰山:山名,在山东省,主峰海拔1524米;鸿毛:大雁的毛。形容意义重大或比大雁的毛还轻,指双重价值高晓声《刘宇写书》:“是的,刘宇要死了。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刘宇如果死了,究竟算泰山还是算鸿毛,只有天晓得。”
41、毛骨竦然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。清 李渔《比目鱼 狐威》:“那些租户债户见了,赫得毛骨竦然。”
42、马瘦毛长比喻人境遇穷困,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。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五祖法演禅师》:“问祖意教意,是同是别,师曰人贫智短,马瘦毛长。”
43、蚕丝牛毛比喻多而细密。明·宋濂《答郡守聘五经师书》:“苟于孝道有阙,则虽分析经义如蚕丝牛毛,徒召辱耳。”
44、蛇毛马角蛇生毛,马出角。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。比喻有名无实者。章炳麟《王天论》:“国家者如机关木人,有作用而无自性,如蛇毛马角,有名言而非实存。”
45、毛发耸然见“毛发悚然”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9回:“朵思见之,毛发耸然,回顾孟获曰:‘此乃神兵也!’”
46、屯毛不辨《汉书·沟洫志》“河复北决于馆陶,分为屯氏河”唐颜师古注:“而隋室分析州县,误以为毛氏河,乃置毛州,失之甚矣。”后因以“屯毛不辨”喻不能分辨相近或相似的事物。《汉书·沟洫志》“河复北决于馆陶,分为屯氏河”唐颜师古注:“而隋室分析州县,误以为毛氏河,乃置毛州,失之甚矣。”
47、披毛带角长着毛,顶着角。指畜生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三回:“死的死,活的活,血肉淋漓,束缚的总只是披毛带角。”
48、毛举细务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。宋·陈亮《论励臣之道》:“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,毛举细事以乱大谋。”
49、学如牛毛,成如麟角牛毛:比喻多;麟角:麒麟的角,比喻少。学的人很多,学成的人极少。形容要学业有成极不容易。南宋·王应麟《困学纪闻》第13卷:“学如牛毛,成如麟角,出蒋之《万机论》。”
50、毡上拖毛毡为毛制,在毡上拖毛,则涩滞难行。用以形容脚步畏缩不前。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一折:“我着你去呵,似弩箭离弦,叫你回来呵,便似毡上拖毛。程婴,你则道我不认的你哩!”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三折:“鲁智深窟里拔蛇……宋公明似毡上拖毛。”
51、洗髓伐毛清洗骨髓,削除毛发。比喻彻底涤除自身的污秽。有脱胎换骨的意思。明 程登吉《幼学琼林 身体》:“汉张良蹑足附耳,东方朔洗髓伐毛。”
52、凤毛龙甲凤的羽毛,龙的鳞甲。比喻珍贵之物。明·袁中道《石浦先生传》:“旧有传奇二种,置于笥中,为鼠子嚼坏,凤毛龙甲,竟不存于世。”
53、雪鬓霜毛同“雪鬓霜鬟”。元·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四折:“只要他休泄漏俺这萍跟浪脚,那知道翻断送他雪鬓霜毛。”
54、饮血茹毛茹:吃。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,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未有火化,食草木之食,鸟兽之肉,饮其血,茹其毛,未有麻丝,衣其羽皮。”
55、鸡毛蒜皮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8章:“目前大敌当前,同心协力还怕迟误,谁还记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。”
56、众毛飞骨指众多轻物能掀起重物。唐 李白《雪谗诗赠友人》:“群轻折轴,下沉黄泉;众毛飞骨,上凌青天。”
57、毛热火辣毛:粗率,急躁。形容十分焦急。杜鹏程《保卫延安》第五章:“周大勇心里毛热火辣地发躁。”
58、拔毛连茹比喻互相推荐,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。
59、吹毛求瑕同“吹毛求疵”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步骘传》:“擿抉细微,吹毛求瑕。”
60、腹背之毛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。西汉 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六卷:“背上之毛,腹下之毳,益一把飞不为加高,损一把飞不为加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