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过拨毛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大雁从头顶飞过也要拔根羽毛留下来。比喻不放过任何机会去捞取好处。
出处: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一回:“他既没那‘雁过拨毛’的本事,就该悄悄儿走,怎么好好儿的把人家拆了个稀烂。”
例子:村里明白人清楚,那武装部长是位‘雁过拨毛’的主儿,谁想从他底下当兵,不给他送点礼,那是门也没有。李存葆《山中,那十九座坟茔》
基础信息
拼音yàn guò bō máo
注音一ㄢˋ ㄍㄨㄛˋ ㄅㄛ ㄇㄠˊ
繁体雁過撥毛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显而易见(意思解释)
 - 举贤使能(意思解释)
 - 浮光掠影(意思解释)
 - 渴而掘井(意思解释)
 - 论功行赏(意思解释)
 - 迁于乔木(意思解释)
 - 嚼铁咀金(意思解释)
 - 发蒙振落(意思解释)
 - 祸国殃民(意思解释)
 - 妙想天开(意思解释)
 - 连绵起伏(意思解释)
 - 黄牌警告(意思解释)
 - 语焉不详(意思解释)
 - 淡泊明志(意思解释)
 - 悲喜交集(意思解释)
 - 如鱼饮水,冷暖自知(意思解释)
 - 春梦无痕(意思解释)
 - 求全责备(意思解释)
 - 热可炙手(意思解释)
 - 彰善瘅恶(意思解释)
 - 民穷财尽(意思解释)
 - 浅尝辄止(意思解释)
 - 一掷巨万(意思解释)
 - 常胜将军(意思解释)
 - 饱经霜雪(意思解释)
 - 徒劳无功(意思解释)
 - 亡猿祸木(意思解释)
 - 覆车之辙(意思解释)
 
※ 雁过拨毛的意思解释、雁过拨毛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龃龉不合 | 龃龉:上下牙齿不相配合。喻意思不合,有分歧。 | 
| 士为知己者死 | 知己者:了解自己,信用自己的人。指甘愿为赏识自己、栽培自己的人献身。 | 
| 逃之夭夭 | 原形容桃树枝叶繁茂。后来借“桃”谐“逃”的音;用作逃跑的诙谐说法。 | 
| 听天由命 | 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;不作主观努力;这是一种宿命论思想。听:任凭;由:顺随。 | 
| 分进合击 | 军队从几个方向前进,协同围击同一目标。 | 
| 涓滴归公 | 涓滴: 小水点; 比喻极小或极少的东西。 非所应得的东西; 虽然极少极微; 都要缴公; 自己绝不侵占。 | 
| 千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 | 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。 | 
| 目知眼见 | 亲眼所见。形容熟悉了解。 | 
| 食不餬口 | 不能吃饱肚子。形容生活艰难困苦。 | 
| 神不知,鬼不觉 | 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,没有被人发觉。 | 
| 词约指明 | 言词简洁,旨意明确。 | 
| 投桃报李 |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,我以李子回赠他。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。 | 
| 立人达人 | 立:建树,成就;达:发达,显贵。旧指帮助人建立功业,提高地拉。 | 
| 挑拨离间 | 搬弄是非;使别人不团结。挑拨:引起;挑动;离间:隔开、拆散;使人不和睦。 | 
| 忠心赤胆 | 形容十分忠诚。 | 
| 危急存亡 | 危急:危险而紧急。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。 | 
| 变风易俗 | 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。 | 
| 微乎其微 | 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。微:小。 | 
| 想入非非 | 非:出于佛经;指虚幻的境界。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。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。 | 
| 临池学书 | 临:靠近,挨着。指刻苦练习书法。 | 
| 五合六聚 | 比喻屡次聚合到一起。 | 
| 自觉自愿 | 自己觉悟而愿意。 | 
| 平分秋色 | 秋色:秋天景色。把秋天的景色平均分配;昼夜各得一半;多指中秋或秋分这一天;后指平均分享财物声誉等。 | 
| 缺斤短两 | 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。 | 
| 暴内陵外 | 暴:残害;陵:同“凌”,侵犯,凌侮。对内残害百姓,对外欺压弱小。 | 
| 沉默寡言 | 沉默:沉静;不声不响;寡:少。不声不响;很少说话。也作“沉密寡言”、“沉静寡言”。 | 
| 谋道作舍 | 造房子请教路人。比喻人多嘴杂,意见纷纷,办不成事。 | 
| 穷池之鱼 | 穷池:无水的池子。干涸池中的鱼。比喻处境艰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