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过不吝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吝:可惜。改正错误态度坚决,不犹豫。
出处: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:“改过不吝。” 唐·陆贽《奉天论延访朝臣表》:“述汤之所以王,则曰:‘用人惟己改过不吝。’言能纳谏也。”
例子:清·陈梦雷《绝交书》:“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,则改过不吝,有光古人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gǎi guò bù lìn
注音ㄍㄞˇ ㄍㄨㄛˋ ㄅㄨˋ ㄌ一ㄣˋ
繁体改過不恡
感情改过不吝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彻底改正错误。
反义词死不悔改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众所共知(意思解释)
- 凭轼旁观(意思解释)
- 鹊巢鸠居(意思解释)
- 滴水成冰(意思解释)
- 塞上江南(意思解释)
- 女长当嫁(意思解释)
- 化民成俗(意思解释)
- 萧然物外(意思解释)
- 发秃齿豁(意思解释)
- 游刃馀地(意思解释)
- 食骨在喉(意思解释)
- 方领圆冠(意思解释)
- 名落孙山(意思解释)
- 溜之乎也(意思解释)
- 劫后余生(意思解释)
- 飞来横祸(意思解释)
- 莞尔而笑(意思解释)
- 节用爱民(意思解释)
- 形容枯槁(意思解释)
- 兵革满道(意思解释)
- 老骥伏枥(意思解释)
- 人千人万(意思解释)
- 丢人现眼(意思解释)
- 知命之年(意思解释)
- 真伪莫辨(意思解释)
- 赏善罚否(意思解释)
- 反来复去(意思解释)
- 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(意思解释)
※ 改过不吝的意思解释、改过不吝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腹心之疾 | 腹心:比喻要害处;疾:疾患。比喻要害处的祸患。 |
| 恶居下流 | 恶:讨厌,憎恨;下流:即下游,引伸为卑下的地位。憎恨处于下游。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。现也指不甘居下游。 |
| 旗开取胜 | 形容战斗顺利,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。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|
| 视同一律 | 同等看待。 |
| 体贴入妙 | 谓体会领悟深刻细致,而使描写或模仿巧妙逼真。 |
| 福过灾生 | 幸福到了极点就转化为灾祸。 |
| 假情假意 | 虚假的情意,不是真心实意。 |
| 语无伦次 | 伦次:次序;条理。话讲得颠三倒四;毫无条理。 |
| 抛戈弃甲 | 丢掉武器,扔掉铠甲。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。 |
| 讽德诵功 | 赞美、颂扬功德。 |
| 通变达权 | 同“通权达变”。 |
| 枪林刀树 | 犹言刀枪林立。形容激烈战斗的场面。 |
| 涕零如雨 | 涕零:流泪。眼泪象雨水一样往下淌。形容思念的感情极深。 |
| 鞭长不及 | 鞭:马鞭子;及:够得上。马鞭子虽长,也打不到马肚子。比喻相隔太远,力量达不到。 |
| 力敌势均 | 同“力均势敌”。 |
| 撞阵冲军 | 撞开敌阵地,冲向敌军。形容作战勇猛。 |
| 收离聚散 | 见“收离纠散”。 |
| 仁言利溥 | 见“仁言利博”。 |
| 发蒙振槁 | 发:揭开;蒙:蒙盖物;振:抖动。揭开蒙盖物,摇掉将落的枯叶。比喻轻而易举。 |
| 千金之子 | 旧指富贵人家的子弟。 |
| 去暗投明 | 脱离黑暗势力,走向光明的道路。 |
| 孙康映雪 |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。 |
| 销声匿影 | 见“销声避影”。 |
| 各安生业 | 各自安于赖以生活的职业。生业:谋生之业。 |
| 不期然而然 | 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。 |
| 乐善好义 | 谓乐于行善,喜好正义。 |
| 妄言则乱 | 妄:胡乱。胡言乱语就会出乱子。 |
| 九五之尊 | 九五:指帝位。旧指帝王的尊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