讽德诵功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赞美、颂扬功德。
出处:汉·焦赣《易林·节之革》:“讽德诵功,周美盛隆,奭旦辅成,光济冲人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fěng dé sòng gōng
注音ㄈㄥˇ ㄉㄜˊ ㄙㄨㄥˋ ㄍㄨㄥ
繁体諷惪誦功
感情讽德诵功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;指歌功颂德。
近义词歌功颂德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七窍冒火(意思解释)
- 观者成堵(意思解释)
- 目注心凝(意思解释)
- 立国安邦(意思解释)
- 负险不臣(意思解释)
- 风飞云会(意思解释)
- 孤行己意(意思解释)
- 潘陆江海(意思解释)
- 漫天过海(意思解释)
- 所剩无几(意思解释)
- 悬兵束马(意思解释)
- 水洁冰清(意思解释)
- 委过于人(意思解释)
- 大吼大叫(意思解释)
- 默换潜移(意思解释)
- 舜日尧年(意思解释)
- 恰中要害(意思解释)
- 敝衣粝食(意思解释)
- 即兴之作(意思解释)
- 愁山闷海(意思解释)
- 千载难遇(意思解释)
- 韬晦待时(意思解释)
- 必由之地(意思解释)
- 舞裙歌扇(意思解释)
- 佐饔得尝(意思解释)
- 欺瞒夹帐(意思解释)
- 榛榛狉狉(意思解释)
- 少头没尾(意思解释)
※ 讽德诵功的意思解释、讽德诵功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隔年皇历 | 比喻过时的事物或陈旧的经验,在新的情况下已经用不上。 |
| 一噎止餐 | 犹因噎废食。语本《吕氏春秋·荡兵》:“夫有以饐死者,欲禁天下之食,悖。” |
| 向火乞儿 | 向火:烤火;乞儿:乞丐。近火取暖的气丐。比喻趋炎附势的人。 |
| 流风余俗 | 指遗留的风气、习俗。 |
| 七病八痛 | 泛指各种各样的病痛。 |
| 大家闺秀 | 大家:世家望族;闺秀:出身名门的女子。原指富贵人家有才德的女子。现泛指富人家未出嫁的女子。 |
| 青灯古佛 | 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。借指佛门寂寞的生涯。 |
| 咿咿呀呀 | 物体转动或摇动的声音,小儿学语或低哭声,也指鸟叫声。 |
| 宦海浮沉 | 指官场生涯曲折复杂,变化不定。 |
| 心烦虑乱 | 同“心烦意乱”。 |
| 积雪囊萤 | 积雪:南朝孙康映雪读书。囊萤: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,借荧光读书。形容刻苦攻读。 |
| 价等连城 | 谓价值等于连成一片的许多城池。 |
| 落魄江湖 | 落魄:穷困失意。为生活所迫而到处流浪。 |
| 鱼沉雁杳 | 比喻书信不通,音信断绝。 |
| 浩气长存 | 浩气:即正气,刚直正大的精神。浩然之气永远长存。 |
| 兵老将骄 | 老:衰。士兵疲惫,将领骄傲。 |
| 鹄面鸠形 | ①面容枯樵,形体瘦削。形容饥疲的样子。②指枯樵瘦削的人。 |
| 加官晋爵 | 晋:晋升;爵:爵位;君主国家所封的贵族等级。加封官阶;晋升爵位。 |
| 胡猜乱道 | 道:说话。胡乱猜疑与谈论。 |
| 咽喉要地 | 一种军事地理形势。指军事上像咽喉一样十分要害的地方。 |
| 安民告示 | 安:安定;告示:布告。①原指官府在新官上任或社会变乱后;为安定民心所发布的文告。②现借指把要办的事或问题预先通知下来;让大家有所准备。 |
| 言多伤行 | 话多易出问题,以致言行不一,使品行受损害。 |
| 事无不可对人言 | 言:说。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公开 |
| 连宵彻曙 | 见“连宵达旦”。 |
| 富有天下 | 有:享有,占有;天下:指全国。充分享有全国的财富。形容帝王最为富有。 |
| 山重水复 | 谓山峦重迭,水流盘曲。 |
| 举世无比 | 举:全,皆;举世:全世界。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。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。 |
| 陶情适性 | 陶:喜,快乐;适:舒适,畅快。使心情愉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