烽鼓不息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烽鼓:烽火与战鼓;息:停止。比喻战乱不止。
出处:南朝·梁·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》:“晋宋迄今,有切民患;烽鼓相望,岁时不息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fēng gǔ bù xī
注音ㄈㄥ ㄍㄨˇ ㄅㄨˋ ㄒ一
繁体烽皷不息
感情烽鼓不息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指战乱不止。
近义词烽火连年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涸思干虑(意思解释)
- 杜口绝言(意思解释)
- 三头两面(意思解释)
- 怀古伤今(意思解释)
- 有目共见(意思解释)
- 曲意承迎(意思解释)
- 坐不垂堂(意思解释)
- 犄角之势(意思解释)
- 芝艾共焚(意思解释)
- 重门击柝(意思解释)
- 衒玉贾石(意思解释)
- 昼夜不舍(意思解释)
- 来好息师(意思解释)
- 眼约心期(意思解释)
- 积重不返(意思解释)
- 迎风招展(意思解释)
- 岁聿云暮(意思解释)
- 号啕痛哭(意思解释)
- 轻徭薄赋(意思解释)
- 搜扬仄陋(意思解释)
- 声振寰宇(意思解释)
- 伶牙利齿(意思解释)
- 掩瑕藏疾(意思解释)
- 镂冰炊砾(意思解释)
- 云期雨信(意思解释)
- 喜功好大(意思解释)
- 排奡纵横(意思解释)
- 葛巾布袍(意思解释)
※ 烽鼓不息的意思解释、烽鼓不息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鱼尾雁行 | 谓兵轮行进之队列,一轮居中为首,其它轮船按人字形两旁依次排列,状如鱼尾,又如雁阵。 |
鞭长不及马腹 | 及:到。鞭子虽然很长,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。比喻力所不能及。 |
门无杂宾 | 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作客。形容交友谨慎。 |
夸夸而谈 | 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。 |
胆壮心雄 | 见“胆大心雄”。 |
说好说歹 | ①谓百般劝说或请求。②褒贬,评论好坏。 |
进退失所 | 见“进退无所”。 |
杯中物 | 杯子中的东西,指酒。 |
附赘悬肬 | 见“附赘县疣”。 |
蚌病成珠 | 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。 |
前程万里 | 形容前程远大。比喻前途。 |
柳营试马 | 柳营:军营。比喻带兵的将领纪律严明。 |
怜新厌旧 | 见“怜新弃旧”。 |
得君行道 | 得君:臣子获得君主的信任;行:实行。有才学的人能得到贤明君主信任推行他的政治主张。 |
铩羽暴鳞 | 飞鸟羽毛脱落,养鱼之水已干涸。用以比喻不得志,处境极为困难。 |
道路藉藉 | 藉藉:杂乱众多的样子。形容社会上纷纷互相传告。 |
对牛鼓簧 | 见“对牛弹琴”。 |
灌米汤 | 比喻用好话恭维与迷惑人。 |
计然之术 | 见“计然之策”。 |
胡为乱信 | 为:做,干。胡乱地做事,盲目地迷信。 |
疾风扫秋叶 | 比喻力量强大、行动迅速,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。 |
囊中取物 | 囊:口袋。从口袋中取东西。比喻办事毫不费力就可以办到。 |
巫云楚雨 | 犹巫山云雨。 |
无巧不成话 | 比喻事情十分凑巧。同“无巧不成书”。 |
出没不常 | 出现隐没都无规律,捉摸不定。 |
剥床及肤 | 剥:六十四卦之一,坤下艮上,意即剥落、烂;及:到。原指损害及于肌肤。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。 |
权时制宜 | 斟酌形势随机应变。 |
改过自新 | 改正错误;重新做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