烽鼓不息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烽鼓:烽火与战鼓;息:停止。比喻战乱不止。
出处:南朝·梁·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》:“晋宋迄今,有切民患;烽鼓相望,岁时不息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fēng gǔ bù xī
注音ㄈㄥ ㄍㄨˇ ㄅㄨˋ ㄒ一
繁体烽皷不息
感情烽鼓不息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指战乱不止。
近义词烽火连年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如饮水者,冷热自知(意思解释)
- 山珍海胥(意思解释)
- 晦盲否塞(意思解释)
- 狼嗥狗叫(意思解释)
- 同心一力(意思解释)
- 费心劳力(意思解释)
- 沿门持钵(意思解释)
- 心为形役(意思解释)
- 多言繁称(意思解释)
- 林寒洞肃(意思解释)
- 习若自然(意思解释)
- 百年到老(意思解释)
- 刻薄成家(意思解释)
- 三坟五典(意思解释)
- 词穷理绝(意思解释)
- 咄嗟之间(意思解释)
- 众星拱辰(意思解释)
- 眼角眉梢(意思解释)
- 劈天盖地(意思解释)
- 苦打成招(意思解释)
- 祸为福先(意思解释)
- 投机之会,间不容穟(意思解释)
- 韫椟藏珠(意思解释)
- 烟聚波属(意思解释)
- 祁奚之荐(意思解释)
- 好汉英雄(意思解释)
- 靡衣玉食(意思解释)
- 整襟危坐(意思解释)
※ 烽鼓不息的意思解释、烽鼓不息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一往无前 | 形容勇猛地、无畏地一直向前进(一往:一直向前进;无前:前面没有东西能阻挡)。 |
| 邪说异端 | 邪说:有害的学说;异端:不正统。指和正统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学说或指荒诞不经的道理。 |
| 不令而信 | 令:命令;信:信服。不用三令五申能使之遵守服从。 |
| 涎脸饧眼 | 嬉皮笑脸,挤眉弄眼。形容轻佻相。 |
| 得其所哉 | 所:处所;哉;语气词。得到了合适的地方。 |
| 避烦斗捷 | 指避开烦难而比赛简捷。 |
| 枯骨之馀 | 谓将死之人。 |
| 神丧胆落 | 形容心神极为惊恐不安。 |
| 胆战心摇 | 同“胆战心惊”。 |
| 不惜代价 | 为得到某种东西或实现某个目标而不吝惜付出钱物、精力等。 |
| 策马扬鞭 | 本义是举起马鞭驱赶马儿,驱马快速前行。引申义是比喻做好充分准备,快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。 |
| 话不投机 | 投机:意见相合。指意见或观点看法等不一致;说不到一起。 |
| 动人心魄 | 魄:迷信者指依附人形体而存在的精神。形容使人感动或令人震惊。 |
| 触目如故 | 触目:目光所及。故:旧的,过去的,本来的。满眼看到的都是过去的老样子。 |
| 开台锣鼓 |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的开头部分。也比喻一个事件的开头。 |
| 言必有物 | 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。 |
| 生杀之权 | 生:叫人活;杀:叫人死。操纵着叫人生或死的权力。形容权力很大。 |
| 湛湛青天 | 湛湛:厚重的样子。比喻正义和公正。 |
| 白驹过隙 | 白驹:白色的少壮马;喻指太阳;过隙:经过缝隙。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。现指日影在缝隙前一扫而过。比喻时间过得很快;光阴易逝。 |
| 筑室道谋 | 自己造房子;却跟过路的人商量。比喻作事没有主见。道:道路;谋:咨询;商量。 |
| 官不威,爪牙威 | 爪牙:比喻辅佐的人。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,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 |
| 矢力同心 | 齐心合力。 |
| 声生势长 | 声:声誉;势:权势。声望越高,势力越大。 |
| 寻章摘句 | 读书时只注意摘录一些漂亮词句;不作深入研究。也指写作时摘引、堆砌现成词句;缺乏创造性。寻:寻找;章:篇章;摘:摘抄。 |
| 一来二去 | 指一回又一回,经过一段时间。表示逐渐的意思。 |
| 东飘西徙 | 谓到处漂流,迁徙无定。 |
| 下井投石 | 见人掉进井里,不但不搭救,反而向井里仍石头。 |
| 掩耳盗铃 | 掩:遮盖;盗:偷。把耳朵捂住偷铃铛;以为自己听不见;别人也不会听见。比喻自欺欺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