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时处顺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安于常分,顺其自然。形容满足于现状。
出处:先秦 庄周《庄子 养生主》:“适来,夫子时来;适去,夫子顺也。安时而处顺,哀乐不能入也。”
例子:他长期以来安时处顺,缺乏锻炼,因而经不起挫折。
基础信息
拼音ān shí chǔ shùn
注音ㄢ ㄕˊ ㄔㄨˇ ㄕㄨㄣˋ
繁体安時處順
感情安时处顺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指习惯现状,随机应变。
近义词安常处顺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才夸八斗(意思解释)
 - 锦绣前程(意思解释)
 - 毛骨竦然(意思解释)
 - 遗簪坠屦(意思解释)
 - 林栖谷隐(意思解释)
 - 不明不暗(意思解释)
 - 辽东豕(意思解释)
 - 波罗奢花(意思解释)
 - 罗之一目(意思解释)
 - 一竹竿打到底(意思解释)
 - 替天行道(意思解释)
 - 知地知天(意思解释)
 - 生不逢辰(意思解释)
 - 一举千里(意思解释)
 - 用非所学(意思解释)
 - 居功自傲(意思解释)
 - 服服帖帖(意思解释)
 - 为丛驱雀(意思解释)
 - 薪桂米珠(意思解释)
 - 满目萧然(意思解释)
 - 出云入泥(意思解释)
 - 伈伈睍睍(意思解释)
 - 跻峰造极(意思解释)
 - 恶稔贯盈(意思解释)
 - 毛毛腾腾(意思解释)
 - 恐后无凭(意思解释)
 - 言气卑弱(意思解释)
 - 独揽大权(意思解释)
 
※ 安时处顺的意思解释、安时处顺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一字师 | 指订正一字之误读,即可为师。亦指更换诗文中一、二字的老师。 | 
| 腊尽春回 | 腊:指腊月,即农历十二月。腊月过去,春天又来了。 | 
| 计行虑义 | 计:计策。行:实施。虑:考虑。义:道义。实施计策前要考虑到是否合乎道义。 | 
| 大处着眼,小处着手 | 大处:事物的主要部分;着眼:观察。既要从长远观点去考虑问题,也要从具体事情去做。 | 
| 垂拱而治 | 垂拱:垂衣拱手,形容毫不费力;治:平安。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。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。 | 
| 矮小精悍 | 悍:勇敢。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。 | 
| 鸡犬相闻 | 指人烟稠密。 | 
| 固若金汤 | 金:指金城;金属铸造的城墙;汤:指汤池开水一样滚烫的护城河。坚固得像金城、汤池一样。形容阵地或所守卫的地方非常牢固。 | 
| 象耕鸟耘 | 传说舜死苍梧,象为之耕;禹葬会稽,鸟为之耘。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,有舜禹时代的遗风。 | 
| 料事如神 | 料事:揣度事情的发展和结局。如神:形容极其奇妙灵验或预料事情非常准确。预料事情就如同神一样。形容对事情的预料和事情发生的完全一样。 | 
| 追奔逐北 | 追击败走的敌军。 | 
| 指不胜偻 | 见“指不胜屈”。 | 
| 声誉十倍 | 比喻声望名誉地位大大提高。 | 
| 沅江九肋 | 传说中产于沅江流域的异龟。用以比喻稀少或难得的人才。 | 
| 不足为怪 | 不足:不值得。不值得认为奇怪。 | 
| 贵远鄙近 | 见“贵远贱近”。 | 
| 右翦左屠 | 谓歼灭净尽。 | 
| 瓜区豆分 | 犹言区分有序。 | 
| 名扬天下 | 形容名声极大。 | 
|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|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。 | 
| 微言大义 | 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。微:精深;大义:本指经书的要义;后指深远或深刻的意义。 | 
| 遏云绕梁 | 遏:停止。歌声优美,使游动的浮云为之停下来静听,似余音绕着屋梁,不愿散去。 | 
| 不到乌江不肯休 | 乌江:项羽兵败的地方。比喻不达目的绝不罢休。 | 
| 龟厌不告 | 指屡加龟卜,致使龟灵厌恶,不再以吉凶告人。比喻很有效的东西,过度使用也会失灵。 | 
| 博学审问 | 博:广;审:详尽细密。广泛学习,详细询问。 | 
| 执鞭随蹬 | 手里拿着马鞭,跟在马镫旁边。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。 | 
| 优贤扬历 | 亦作“优贤飏历”。谓敬重贤才,表扬其事迹。 | 
| 当面错过 | 面对面地失去了机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