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处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处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1、妙处不传指精微奥妙的地方不是言语和笔墨所能表达的。宋·黄庭坚《戏题小雀飞虫画扇》诗:“丹青妙处不可传,轮扁斫轮如此用。”
2、处之夷然处:处理,对待;之:代词;夷然:坦然。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、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毫不在意。《晋书·王承传》:“承每遇艰险,处之夷然。”
3、立身处世立身:在社会上立脚;处世:在社会上与人相处交往。在社会上自立;与世人交往相处。指做人的言行和交际等活动。晋 无名氏《沙弥十戒法并威仪序》:“夫乾坤覆载,以人为贵,立身处世,以礼仪为本。”
4、要害之处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。汉·贾谊《过秦论上》:“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。”
5、出处殊途见“出处殊涂”。三国·魏·阮籍《咏怀》之八:“出处殊途,俯仰异容。瞻叹古烈,思迈高踪。”
6、穴处之徒穴:洞;处:居。居住在洞穴中的人。比喻孤陋寡闻、见识浅薄的人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魏嚣传》:“而王之将吏,群居穴处之徒。”
7、踏破铁鞋无觅处觅:寻找。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,却在无意中得到了。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15卷:“金满将大门闭了,两个促膝细谈。正是: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!”
8、泰然处之形容遇事镇定自如。也指对事不放在心上;采取无所谓的态度。《续资治通鉴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》:“而陛下乃泰然处之,若承平无事,此事安逸所以为根本之祸者也。”
9、不遑启处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。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。《诗经 小雅 采薇》:“王事靡盬,不遑启处。”汉 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四:“匹夫百亩一室,不遑启处,无所移之也。”
10、处心积虑处心:存心;积虑:图谋了很长时间。指存心很久;费尽心机。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。《穀梁传 隐公元年》:“何甚乎郑伯?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。”
11、南郭处士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齐宣王使人吹竽,必三百人。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,宣王说之,廪食以数百人。宣王死,氵昬王立,好一一听之,处士逃。”后用以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。参见“滥竽充数”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齐宣王使人吹竽,必三百人。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,宣王说之,廪食以数百人。宣王死,湣王立,好一一听之,处士逃。”
12、一碗水往平处端
13、息迹静处息:止息;迹:行迹,脚印;处:处所。要想不见行迹,只有自己静止不动。引申为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《庄子 渔父》:“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,举足愈数而迹愈多,走愈疾而影不离身……不知处阴以休影,处静以息迹,愚亦甚矣。”
14、朝夕共处朝:早晨。从早到晚都在一起。形容关系密切。
15、朝夕相处从早到晚都在一起。形容常生活在一起,关系密切。孙犁《秀露集·<从维熙小说选>序》:“她之所以能‘青年作家’云云,不过是因为与我朝夕相处,耳闻目染的结果。”
16、处之怡然处:处理;之:代词;怡然:安适愉快。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、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很安适愉快。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至日,乃往荆州门下书佐家,处之怡然。”
17、打着灯笼没处寻比喻很难得,不容易得到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5回:“要错过了,打着灯笼没处寻!”
18、眼观四处,耳听八方形容人机智灵活,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。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53回:“为将之道,身临战场,务要眼观四处,耳听八方。”
19、东墙处子指邻居的处女。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,则得妻;不搂则不得妻;则将搂之乎?”
20、文行出处文:学问;行:品行;出:作官;处:隐居。旧指文人的学问、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。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君子之道,或出或处。”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以四教,文、行、忠、信。”
21、有以善处指正确对待,妥善处理。
22、恰到好处恰:正好。办事、说话正好达到最适当的地步。清 王士禛《带经常诗话》:“元倡如初写黄庭,恰到好处;诸名士和作皆不触及。”
23、到处碰壁比喻遇受阻碍或遭到拒绝。也指事情行不通或达不到目的。浩然《艳阳天》第30章:“可惜他偏偏赶上了解放,到处碰壁,直碰得头破血流。”
24、处尊居显显:显要,显赫。指有声望有地位。形容职位高,权势大。东汉·王充《论衡·逢遇》:“处尊居显,未必贤,遇也。”
25、实偪处此《左传 隐公十一年》:“无滋他族,实偪处此,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。”本意为迫于形势而占有此地。后用以表示为情势所迫,不得不如此。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无滋他族,实偪处此,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。”
26、野居穴处穴:山洞;处:居住。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。汉·陆贾《新语·道基》:“天下人民,野居穴处,未有家室。”
27、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一口粥,一口饭,都应当想到来得不容易。劝告人们要尊重劳动,爱惜粮食清·朱柏庐《治家格言》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
28、喜怒无处处:定,常。一会儿高兴,一会儿生气。情绪变化无定。春秋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诬徒》:“喜怒无处,言谈日易。”
29、处士横议处士:有才德不愿做官的人;横议:随便议论。指不做官的隐士可以无所顾忌妄加评论政治。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》:“圣王不作,诸侯放恣,处士横议。”
30、岩栖穴处指隐居深山洞穴之中。语出《韩非子 诡使》:“而士有二心私学,岩居穴处,托伏深虑,大者非世,细者惑下。”
31、淡然处之淡然:不经心;不在意;处:处理;对待。用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事物。刘心武《钟鼓楼》第五章:“嵇志满对詹丽颖的出现淡然处之。”
32、搔到痒处比喻说话说到点子上。唐·杜牧《读韩杜集》诗:“杜诗韩集愁来读,似倩麻姑痒处抓。”
33、可同患,难处安患:患难;处:相处,交往。只能共患难,不能同安乐。指忘恩负义的人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且勾践为人,可与同患,难与处安。”
34、首足异处头和脚分开在不同的地方。谓受杀戮而死亡。春秋·越·勾践《属诸大夫告》:“首足异处,四枝布裂,为天下戮。”
35、安常处顺安:习惯于;处:居住,居于;顺:适合,如意。习惯于平稳的日子,处于顺利的境遇中。先秦 庄周《庄子 养生主》:“适来,夫子时也;适去,夫子顺也。安时而处顺,哀乐不能入也。”
36、块然独处块然:孤独的样子。孤单一个人待着。形容独居无聊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今世之处士,时虽不用,崛然独立,块然独处。”
37、触处机来谓触及某一事物而生出机悟。《红楼梦》第一一六回:“众人都见他忽笑悲,也不解是何意,只道是他的旧病;岂知宝玉触处机来,竟能把偷看册上的诗句牢牢记住了。”
38、百无是处犹言一无是处。形容全都是错的,没有一点对的地方。宋 辛弃疾《浣溪沙 漫兴作》词:“一似旧时春意思,百无是处老形骸,也曾头上带花来。”
39、来处不易表示事情的成功或财物的取得,经过了艰苦努力。明·朱柏庐《治家格言》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
40、甘处下流甘愿处于下流。比喻甘居落后。清 俞樾《右台仙馆笔记 无锡杨氏女》:“尔为尔之官,我为我之丐,何预尔事邪?不顾而去,此子甘处下流,真别有肺肠者。”
41、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功夫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,却在无意中得到了。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》:“金满将大门闭了,两个促膝细谈。正是: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!”
42、夙兴夜处见“夙兴夜寐”。《仪礼·士虞礼》:“曰哀子某哀显相,夙兴夜处不宁。”
43、小姑独处指少女还没有出嫁。南朝乐府《青溪小姑曲》:“开门白水,侧近桥梁;小姑所居,独处无郎。”
44、易地而处换一换所处的地位。比喻为对方想一想。三国 魏 曹髦《少康、汉高祖论》:“社稷几倾,若与少康易地而处,或未能复大禹之绩也。”
45、燕雀处屋见“燕雀处堂”。《孔丛子·论势》:“燕雀处屋,子母安哺,煦煦焉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;灶突炎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色不变,不知祸之将及也。”
46、笑处藏刀形容对人外表和气,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。清·李渔《蜃中楼·点差》:“威权震主,势焰薰人,笑处藏刀,毒性有如蜂虿。”
47、大处着墨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。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。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0回:“你老哥也算得会用的了,真正阔手笔!看你不出,倒是个大处落墨的!”
48、安时处顺安于常分,顺其自然。形容满足于现状。先秦 庄周《庄子 养生主》:“适来,夫子时来;适去,夫子顺也。安时而处顺,哀乐不能入也。”
49、静如处女,动如脱兔处女:未嫁的女子;脱兔:逃跑的兔子。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;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。《孙子·九地》:“是故始如处女,敌人开户;后如脱兔,敌不及拒。”
50、熟思审处反复思考,审慎筹划。清·梁章钜《浪迹丛谈·许小琴分司》:“盖芍友遇事必熟思审处,计出万全而后行。”
51、所到之处所去的任何地方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7回:“如今知道朝里那些老爷们都是能文能武,出力报效,所到之处,早已消灭了。”
52、岩居穴处指隐居深山洞穴之中。语出《韩非子 诡使》:“而士有二心私学,岩居穴处,托伏深虑,大者非世,细者惑下。”
53、守如处女,出如脱兔处女:未嫁的女子;脱兔:逃跑的兔子。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;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。《孙子·九地》:“是故始如处女,敌人开户;后如脱兔,敌不及拒。”
54、在所自处处:安排。人处世应该争取有利的环境。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,使自己适应环境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于是李斯乃叹曰:‘人之贤、不肖,譬如鼠矣,在所自处耳!’”
55、远处夸称,近方卖弄夸称:夸奖。在远近各处夸奖、称颂,炫耀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6回:“全靠恩官作成,远处夸称,近方卖弄。”
56、群居穴处原始人类聚群而居,住于山洞之中。比喻粗野无知,见闻浅陋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王之将吏,群居穴处之徒,人人抵掌,欲为不善之计。”
57、吾自有处我自有办法对付。
58、不足之处不完善的地方。邓小平《目前的形势和任务》:“总的来说是好的,但是也有不足之处。”
59、和睦相处睦:和好。邻国或邻居之间和平友好地相交往。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六年》:“上下和睦,周旋不逆。”
60、鹤处鸡群同“鹤立鸡群”。《敦煌变文集·维摩诘经讲经文》:“遥望而清风宛在,鹤处鸡群;近观而光彩射人,龙来洞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