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避嫌疑。同“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”。
出处:《艺文类聚》卷四一引三国 魏 曹植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;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guā tián bù nà lǚ,lǐ xià bù zhèng guān
注音ㄍㄨㄚ ㄊ一ㄢˊ ㄅㄨˋ ㄋㄚˋ ㄌㄩˇ,ㄌ一ˇ ㄒ一ㄚˋ ㄅㄨˋ ㄓㄥˋ ㄍㄨㄢ
繁体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正冠
感情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避嫌。
近义词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
英语Don't tidy up your shoes in a melon patch,neither adjust your hat under a plum tree.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拣精择肥(意思解释)
 - 玉惨花愁(意思解释)
 - 眉眼如画(意思解释)
 - 拱手垂裳(意思解释)
 - 认死理儿(意思解释)
 - 埳井之蛙(意思解释)
 - 敝盖不弃(意思解释)
 - 珠玉在傍(意思解释)
 - 封金挂印(意思解释)
 - 极武穷兵(意思解释)
 - 发奸摘隐(意思解释)
 - 翘首跂踵(意思解释)
 - 酌古斟今(意思解释)
 - 周急继乏(意思解释)
 - 膏场绣浍(意思解释)
 - 徇私废公(意思解释)
 - 千方万计(意思解释)
 - 疏谋少略(意思解释)
 - 蟠木朽株(意思解释)
 - 阪上走丸(意思解释)
 - 邀功求赏(意思解释)
 - 知时识务(意思解释)
 - 千古一辙(意思解释)
 - 怜贫惜老(意思解释)
 - 匡正纲纪(意思解释)
 - 铸甲销戈(意思解释)
 - 铁心铁意(意思解释)
 - 视如敝屐(意思解释)
 
※ 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的意思解释、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不可轻视 | 不能够小看。 | 
| 月晕知风,础润知雨 | 月晕出现,将要刮风;础石湿润,就要下雨。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。 | 
| 习焉不察 | 习:习惯;焉:语气词,有“于此”的意思;察:觉察。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,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。 | 
| 单鹄寡凫 | 鹄:天鹅;凫:罢鸭。孤单的天鹅,独居的野鸭。原是古代的琴曲名。后比喻失去配偶的人。 | 
| 漏网游鱼 | 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。 | 
| 足上首下 | 脚在上,头在下。比喻长幼尊卑相互颠倒。 | 
| 不识局面 | 犹不识时务。 | 
| 衣裳楚楚 | 裳:裙子;楚楚:鲜明整洁的样子。形容穿戴整齐漂亮。 | 
| 独具只眼 | 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力。形容看待问题目光敏锐;见解新颖、深刻。 | 
| 不问三七二十一 | 不顾一切,不问是非情由。 | 
| 似非而是 | 看来与常识相矛盾或相反而事实上却可能是正确的。 | 
| 大含细入 | 原指文章的内容,既包涵天地的元气,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。形容文章博大精深。 | 
| 无根无蒂 | 蒂:花或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。比喻没有依靠,没有牵累。 | 
| 赤壁鏖兵 | 鏖:激战。汉献帝建安十三年,曹操大军伐吴,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,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。泛指激烈的战斗。 | 
| 杨雀衔环 | 南朝梁吴均《续齐谐记》载,东汉弘农人杨宝少时救了一只黄雀,后有一黄衣童子送白环四枚相报,谓当使其子孙显贵,位登三公。后因以“杨雀衔环”为报恩典实。 | 
| 拈酸泼醋 | 同“拈酸吃醋”。 | 
| 谆谆善诱 | 耐心恳切地教诲、诱导。 | 
| 寻根追底 | 追求根底。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。 | 
| 传闻异辞 | 传闻:原指久远的事,后指听来的传说;异辞:原指措词有所不同,后指说法不一致。指传说不一致。 | 
| 家无常礼 | 谓家人之间平居不必拘礼。 | 
| 风尘碌碌 | 碌碌:辛苦忙碌的样子。形容在旅途上辛苦忙碌的样子。 | 
| 通儒达识 | 见“通儒达士”。 | 
| 谔谔以昌 | 谔谔:直言争辩的样子。百官敢于直言争辩,国家就会兴盛。 | 
| 移樽就教 | 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,以便请教。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。 | 
| 如运诸掌 | 象放在手心里摆弄一样。形容事情办起来非常容易。 | 
| 貊乡鼠攘 | 旧谓民风浇薄、宵小横行的地区。 | 
| 从中渔利 | 渔:劳取。渔利:乘机谋取不正当的权益。人当中捞取好处。 | 
| 刿心刳肺 | 形容费尽心思,刻意为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