愿闻显据,以核理实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愿意听到明显的证据,以核实事理与客观实际。
出处:南朝·宋·祖冲之《辩戴法兴难新历》:“夫为合必有不合,愿闻显据,以核理实。”
例子:《祖冲之》:“在这里,他写下了两句非常有名的话:‘愿闻显据,以核理实’;‘浮词虚贬,窃非所俱。’”
基础信息
拼音yuàn wén xiǎn jù,yǐ hé lǐ shí
注音ㄩㄢˋ ㄨㄣˊ ㄒ一ㄢˇ ㄐㄨˋ,一ˇ ㄏㄜˊ ㄌ一ˇ ㄕˊ
感情愿闻显据,以核理实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转侧不安(意思解释)
- 兵无血刃(意思解释)
- 谋听计行(意思解释)
- 假眉三道(意思解释)
- 沐仁浴义(意思解释)
- 七相五公(意思解释)
- 存心积虑(意思解释)
- 伫候佳音(意思解释)
- 疾痛惨怛(意思解释)
- 一相情原(意思解释)
- 自僝自僽(意思解释)
- 掩面失色(意思解释)
- 用行舍藏(意思解释)
- 涓滴微利(意思解释)
- 恋酒贪杯(意思解释)
- 贪夫狥财(意思解释)
- 绝域殊方(意思解释)
- 短中取长(意思解释)
- 削尖脑袋(意思解释)
- 适当其时(意思解释)
- 魂消魄夺(意思解释)
- 芟夷大难(意思解释)
- 男女别途(意思解释)
- 目断魂销(意思解释)
- 神骥出枥(意思解释)
- 岑楼齐末(意思解释)
- 唾壶敲缺(意思解释)
- 不知高下(意思解释)
※ 愿闻显据,以核理实的意思解释、愿闻显据,以核理实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招是惹非 | 招惹是非。谓无故生事。 |
| 凤只鸾孤 | 只:单独。鸾:传说是凤凰一类的鸟。凤和鸾比喻夫妻。单只的凤,孤独的鸾。比喻夫妻离散。 |
| 蜂起云涌 | 比喻许多事物相继兴起,声势很大。 |
| 官法如炉 | 指国家如炉火无情。 |
| 天开图画 | 形容自然景色秀美如画。 |
| 饿殍枕藉 | 枕藉:交叠而卧。饿死的人纵横交叠,形容饥荒之年的悲惨景象。 |
| 犬牙相错 | 错:错落。比喻交界线很曲折,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。也比喻情况复杂,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。 |
| 不赏之功 | 形容功劳极大。 |
| 蚍蜉撼大木 | 撼:摇动。蚂蚁想摇动大树。比喻不自量力。 |
| 马咽车阗 | 形容车马繁多,非常热闹。 |
| 如振落叶 | 形容轻而易举。 |
| 煞有介事 | 真像有那么一回事似的。 |
| 挥日阳戈 | 犹言挥戈反日。 |
| 皮相之士 | 皮相:从表面看。指仅看外表不察内情、见识肤浅的人。 |
| 善眉善眼 | 形容容貌善良。 |
| 嘴大喉咙小 | 吃得进吞不下,比喻心有余而力不足。 |
| 染神乱志 | 谓思想受到迷惑扰乱。 |
| 南来北往 | 有的从南往北,有的从北往南。也泛指来来往往。 |
| 有备无患 | 备:防备;患:患难;灾祸。事先有防备就可能避免灾祸。 |
| 日旰忘食 | 天色已晚仍顾不上吃饭。形容专心致志,勤勉不懈。 |
| 惊采绝艳 | 谓文采惊人,辞藻华美。 |
| 援鳖失龟 | 比喻得不偿失。 |
| 读不舍手 | 舍:舍得,愿意。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。 |
| 山亏一篑 | 《书 旅獒》“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”的节缩。喻功败垂成。 |
| 梧鼠五技 | 比喻才能虽多不精。 |
| 晴天打霹雳 | 晴天打响雷。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。 |
| 衣狐坐熊 | 衣:穿。穿着狐皮衣服,坐在熊皮上。形容生活奢侈。 |
| 原璧归赵 | 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。谓原物归还,并无损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