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杖:用棍子打。轻打就忍受,重打就逃跑。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。
出处: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八卷:“小菙则待笞,大杖则逃。”
例子: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94回:“古人有云: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。此不过谓一家父子之间教训督责,当父母盛怒之时,以大杖加来,或受重伤,反使父母……”
基础信息
拼音xiǎo zhàng zé shòu,dà zhàng zé zǒu
注音ㄒ一ㄠˇ ㄓㄤˋ ㄗㄜˊ ㄕㄡˋ,ㄉㄚˋ ㄓㄤˋ ㄗㄜˊ ㄗㄡˇ
繁体小杖則受,大杖則走
感情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对父母的态度。
近义词小受大走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助天为虐(意思解释)
- 相惊伯有(意思解释)
- 破镜重合(意思解释)
- 贪生畏死(意思解释)
- 孑然一身(意思解释)
- 步步进逼(意思解释)
- 虫臂拒辙(意思解释)
- 娉娉袅袅(意思解释)
- 满腔热血(意思解释)
- 察己知人(意思解释)
- 指猪骂狗(意思解释)
- 骊黄牝牡(意思解释)
- 承颜候色(意思解释)
- 刀锯斧钺(意思解释)
- 粜风卖雨(意思解释)
- 断梗飞蓬(意思解释)
- 百载树人(意思解释)
- 牛首阿旁(意思解释)
- 揎拳裸臂(意思解释)
- 骑鹤维扬(意思解释)
- 蜂拥而起(意思解释)
- 打狗看主(意思解释)
- 计无所施(意思解释)
- 鹅存礼废(意思解释)
- 雷令风行(意思解释)
- 推陈致新(意思解释)
- 失惊倒怪(意思解释)
- 祸乱交兴(意思解释)
※ 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的意思解释、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发瞽振聋 | 发:开启;瞽:盲人;振:振动;聋:耳聋。使盲人也能看见,使聋人也听得见。比喻言论文章使人清醒感奋。 |
| 怀铅握素 | 铅:石墨笔。常带书写工具,以备写作的需要 |
| 凤翥鹏翔 | 形容奋发有为。 |
| 不拘于时 | 不受耻于从师的时俗限制。 |
| 磨礲淬励 | 切磋琢磨,反复研讨。 |
| 见势不妙 | 看到形势不好。指情况对自己不利。 |
| 不可言喻 | 喻:说明,告知。不能用言语来说明。 |
| 血气之勇 | 指凭一时感情冲动产生的勇气。 |
| 饫闻厌见 | 饫闻:饱闻;厌见:饱见。指见闻甚多。 |
| 塞翁之马 | 塞马。 |
| 酒酣耳熟 | 酒酣:饮酒尽兴而痛快。耳热:指面红过耳,非常兴奋。形容酒兴很浓,喝得痛快。 |
| 遗声坠绪 | 指行将绝灭的诗歌创作传统。 |
| 爷羹娘饭 | 见“爷饭娘羹”。 |
| 如醉初醒 | 象酒醉才醒一般。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。 |
| 弹斤估两 | 形容掂量轻重。 |
| 雍容不迫 | 形容态度大方,从容不迫。 |
| 焚香列鼎 | 焚:烧;列:罗列;鼎:古代炊具。点燃名贵的香,摆满丰盛的菜肴,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。 |
| 豪门贵胄 | 指权们贵族的子孙。 |
| 载一抱素 | 谓坚持一种信仰,固守素志。 |
| 贪荣冒宠 | 贪图荣耀和恩宠。 |
| 纹风不动 | 形容一点儿也不动,非常稳固。 |
| 丢盔抛甲 | 见“丢盔卸甲”。 |
| 逋慢之罪 | 不遵守法令的罪过。宋·王安石《再辞同修起居注第五状》:“臣之区区,辞说已穷,然不敢避逋慢之罪而苟止者,非特欲守前言之信,亦不敢上累朝廷。” |
| 予智予雄 | 自以为聪明和英雄。形容妄自尊大。 |
| 先入之见 | 指在对某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前就形成或接受的看法。指成见。 |
| 忧患馀生 | 指饱经艰难困苦之后留存下来的生命。 |
| 抽秘骋妍 | 抒发深意,施展美才。 |
| 意切言尽 | 意:心愿,意向。心意恳切,言辞毫无保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