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受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受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1、表里受敌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。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诸葛诞传》:“城固而众多,攻之必力屈,若有外寇,表里受敌,此危道也。”
2、受怕担惊惊:惊恐。担受惊恐害怕。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。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三折:“恁的般受怕担惊,又不图甚浪酒闲茶。”
3、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将:将领;受:接受。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,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。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兵法·变篇》:“城有所不攻,地有所不争,君命有所不受。”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03回:“岂不闻:‘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。’”
4、自受自作受:承受。自己做了蠢事坏事,自己受累。元·李致远《还牢末》第二折:“岂不闻天网恢恢,也是我自受自作。”
5、全受全归封建礼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,应当终身洁身自爱,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。西汉 戴圣《礼记 祭义》:“父母全而生之,于全而归之,可谓孝矣。”
6、应箓受图箓:符箓;图:河图。顺应符箓的预言,承受河图的象征。指当皇帝是出于天意。《周易·纬乾凿度》下卷:“二十九年伐崇侯,作灵台,改正朔,布王号于天下,受箓应河图。”
7、担惊受怕惊:惊恐。担受惊恐、害怕。元 无名氏《盆儿鬼》第三折:“俺出门红月乍平西,归时犹未夕阳低,怎教俺担惊受怕着昏迷。”
8、耳听心受用耳朵听,并记在心里。
9、束手受戮束:捆绑;戮:杀。捆起自己,等待被杀。指不作任何抵抗,甘愿等死。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98回:“降卒不曾准备,又无器械,束手受戮。”
10、受宠若惊宠:赏识。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;又不安。宋 欧阳修《辞特转吏部侍郎表》:“受宠若惊,况被非常之命,事君无隐,敢倾至恳之诚。”
11、挨打受骂挨:遭受。受人打骂与虐待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我们这些奴才白陪着挨打受骂的。”
12、伏法受诛伏法: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;诛:杀死。犯法被杀。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假令仆伏法受诛,若九牛一毛,与蝼蚁何以异?”
13、急脉缓受见“急脉缓灸”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5回:“要不急脉缓受,且把邓翁的话撇开,先治他这个病源,只怕越说越左。”
14、熬清受淡熬:忍受。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。清 陶贞怀《天雨花》第29回:“老母尚且熬清受淡,若为人子者,反在房中与妻享用,真所谓狗彘不如了。”
15、上当受骗因信假为真而被欺骗、吃亏。陆文夫《微弱的光》:“这九年也没有完全浪费,思考了不少问题,不再那么容易上当受骗。”
16、男女授受不亲授:给予;受:接受;亲:亲自接触。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、言谈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。”
17、膺图受箓见“膺箓受图”。
18、甘心受罚甘心:情愿。情愿受到处罚。
19、受夹板气夹在中间受气,两头不讨好。凌力《少年天子》第一章:“福临满脑门冒火,感到他在受夹板气。”
20、计功受爵衡量功绩而授予爵禄。受,授。三国·魏·曹操《让九锡表》:“量能处位,计功受爵,苟所不堪,有殒无从。”
21、大请大受谓优厚的待遇。《水浒传》第七回:“他现在帐下听使唤,大请大受,怎敢恶了太尉?”
22、担饥受冻担:经受。经受饥饿与寒冷。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3卷:“况乃锦衣玉食,归之自己,担饥受冻,受之二亲,漫然视若路人,甚而等之仇敌,败坏彝伦,灭绝天理。”
23、含冤受屈见“含冤负屈”。艾芜《关于三十年文艺的一些感想》四:“文艺工作者含冤受屈,管文艺的同志也无可奈何,只有随声应和,得以幸存。”
24、死要面子活受罪指因爱面子而遭受痛苦。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红顶商人》:“阿巧姐却是有点如俗语说的‘死要面子活受罪’,硬记三家出张,颇以为苦。”
25、谦受益,满招损谦:谦逊,虚心;受:得到;益:好处;满:自满,骄傲;招:招惹;损:损害。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好处。明·沈采《千金记·延访》:“谦受益,满招损。”
26、私相授受指不是公开的给予和接受。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52回:“交与你执着,才有个凭据,你才放心。那有我两个人私相授受的呢?”
27、小受大走轻打就忍受,重打就逃跑。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。三国 魏 王肃《孔子家语 六本》:“小棰则待过,大杖则逃走。”
28、盗嫂受金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。《史记 陈丞相世家》载,绛侯、灌婴等咸谗陈平曰:臣闻平居家时,盗其嫂;臣闻平受诸将金,金多者得善处,金少者得恶处。于是汉王疑之。
29、末学肤受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,只学到一点皮毛。汉 张衡《东都赋》:“如客所谓末学肤受,贵耳而践目者也。”
30、愿受长缨长缨:长绳子,比喻革命力量。比喻愿为国家效力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愿受长缨,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。”
31、膺箓受图①谓帝王得受图箓,应运而兴。图,河图;箓,符命。②道教谓经过修炼,受天地道箓而名列仙籍。
32、虚受益,满招损虚:虚心;受:得到;益:好处;满:自满,骄傲;招:招惹;损:损害。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好处。清·李沂《秋星阁诗话·劝虚心》:“盖虚受益,满招损。心虚而后学进,学愈进,心愈虚,虚心者为学之门,亦为学之验也。”
33、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吃苦的事情走在别人前面,享受的事走在别人后面。刘少奇《论共产党员的修养》:“他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,不同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,而同别人比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奋斗的精神。”
34、引颈受戮引:伸长;拉长;戮:杀。伸长脖子;等待被杀。指不作任何抵抗;甘愿等死。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三十六回:“天兵到日,尚不引颈受戮,乃敢拒敌大兵。”
35、忍饥受饿忍受饥饿。形容生活极其贫困,艰难度日。元 关汉卿《五侯宴》第四折:“做娘的忍饥受饿,为子的富贵荣昌。可怜见看看至死,可来报答你这养育亲娘!”
36、吃苦在先,享受在后吃苦的事情走在别人前面,享受的事走在别人后面。邓小平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》:“不与群众同甘苦,不实行吃苦在先,享受在后,不服从组织决定,不接受群众监督。”
37、与受同科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。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六回:“家兄一想,这件事倘要认真办起来,与受同科,不但姓文的担不起,就是老哥亦落不是的。”
38、授受不亲授:给予;受:接受。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。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。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淳于髡曰:‘男女授受不亲,神情民?’孟子曰:‘礼也。’”
39、相安相受谓互相帮助,使彼此安居。
40、受之有愧受:接受,得到。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感到惭愧。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七回:“又买礼来,使老身却之不恭,受之有愧。”
41、传道受业受:通“授”。传授道理,教授学业。唐·韩愈《师说》:“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”
42、信受奉行信:信仰;奉:执行。接受教诲,虔敬奉行。比喻坚信不移,奉行不悖。《仁王经·末》:“一切大众闻佛所说,皆大欢喜,信受奉行。”
43、贪污受贿利用职权非法取得钱财。邓小平《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》:“盗窃国家财产,贪污受贿,这是现钱买卖,清清楚楚,不容易搞错。”
44、逆来顺受逆:不顺;顺:顺从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宋 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12出:“逆来顺受,须有通时。”
45、肤受之愬指谗言。肤受,谓浮泛不实,或谓利害切身。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颜渊》:“浸润之谮,肤受之愬,不行焉,可谓远也已矣。”
46、沿才受职根据人的才能授以相称的职务。南朝·齐·王融《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》:“必待天爵具修,人纪咸事,然后沿才受职,揆务分司。”。受,一本作“授”。
47、俯首受命俯:低下;首:头。形容人驯服顺从的样子。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32回:“欲使悍将骄兵,俯首受命,宁非痴人说梦乎?”
48、耽惊受怕担受惊吓。元 刘致《端正好 上高监司》:“受官差在旅途,耽惊受怕过朝暮,受了五十四站风波苦。”
49、五积六受形容不便活动,只能呆板地坐着。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59回:“这五积六受的甚么模样?可是叫亲家笑话。”
50、背腹受敌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。《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》:“吾无水战之具,而使淮兵断正阳浮桥,则我背腹受敌。”
51、四面受敌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。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国蓄》:“四面受敌,谓之衢处之国。”
52、忍饥受渴忍受饥渴。形容极其艰难、贫困,苦苦度日。
53、计功受赏同“计功行赏”。受,授。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是故忠臣事君也,计功而受赏,不为苟得;积力而受官,不贪爵禄。其所能者,受之勿辞也。”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“其南部斩首获生,计功受赏如常科。”
54、受之无愧受:接受,得到。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。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四卷:“这些钱是自己豁出老命赚来的,万般辛苦,受之无愧。”
55、自作自受自己做了蠢事自己受累。《敦煌变文集 目连缘起》:“汝母在生之日,都无一片善心,终朝杀害生灵,每日欺凌三宝,自作自受。”
56、感同身受感:感激;身:亲身。心里很感激,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。《艺风堂友朋书札》:“小方壶主人承招致,俾不至有臣朔之饥,感同身受。”
57、受夹板罪夹在中间受罪,两头不讨好。
58、满招损,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益处。《尚书 大禹谟》:“满招损,谦受益,时乃天道。”
59、肤受之诉比喻被人说了有关切身利益的坏话。《论语 颜渊》:“浸润之谮,肤受之诉,不行焉,可谓远也已矣。”
60、论功受赏评定功劳,接受赏赐。宋·王禹偁《刻石为丘行恭赞序》:“奋匹夫之命,轻若鸿毛,救万乘之尊,急于虎口,论功受赏,我无愧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