肤受之诉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被人说了有关切身利益的坏话。
出处:《论语 颜渊》:“浸润之谮,肤受之诉,不行焉,可谓远也已矣。”
例子:你想外国人又不是包龙图,况且又不懂中国话,自然中了他的肤受之诉了。(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回)
基础信息
拼音fū shòu zhī sù
注音ㄈㄨ ㄕㄡˋ ㄓ ㄙㄨˋ
繁体膚受之訴
感情肤受之诉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肤受之愬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鸡虫得丧(意思解释)
- 临难无慑(意思解释)
- 冲坚陷阵(意思解释)
- 殚精毕力(意思解释)
- 重光累洽(意思解释)
- 忍耻含垢(意思解释)
- 铺采摛文(意思解释)
- 诲人不惓(意思解释)
- 豁达先生(意思解释)
- 党恶朋奸(意思解释)
- 有初鲜终(意思解释)
- 下乔入幽(意思解释)
- 山盟海誓(意思解释)
- 溯水行舟(意思解释)
- 虎跳龙拿(意思解释)
- 卷旗息鼓(意思解释)
- 发迹变泰(意思解释)
- 乍往乍来(意思解释)
- 怒眉睁目(意思解释)
- 避迹藏时(意思解释)
- 百折不摧(意思解释)
- 鉴往知来(意思解释)
- 众口相传(意思解释)
- 积微致著(意思解释)
- 自矜功伐(意思解释)
- 手不停挥(意思解释)
- 鉴前毖后(意思解释)
- 雨僝风僽(意思解释)
※ 肤受之诉的意思解释、肤受之诉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惟有读书高 | 高:高尚。只有读书求进取才是高尚的行径。 |
不适时宜 | 适:适应;时宜:当时的需要。不符合时势和趋势。 |
三长四短 | ①同“三长两短”。②犹闲话,坏话。 |
嚼字咬文 | 嚼:将食物咬烂。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。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实质。 |
载驱载驰 | 见“载驰载驱”。 |
一模二样 | 犹言一模一样。 |
不攻自拔 | 拔:攻破。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。形容情节、论点虚谬,经不起反驳。 |
神超形越 | 谓身心超逸,不同凡俗。 |
超然独处 | 谓超出世事离群独居。《文选·宋玉<对楚王问>》:“宋玉曰:‘夫圣人瑰意琦行,超然独处,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!’”亦作“超然独立”。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君子……超然独立,卓然离世。” |
股肱心膂 | 股:大腿;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;心膂:亲信。指辅佐帝王的重臣。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。 |
振穷恤寡 | 救济贫穷和无依靠的人。 |
拔刀相济 | 拔:抽出。拔出刀来助战,多指见义勇为。 |
正大堂煌 | 亦作“正大堂皇”。犹言堂堂正正。 |
亦趋亦步 | 见“亦步亦趋”。 |
濮上之音 | 濮上:古地名。靡靡之音。 |
腹热肠慌 | 元曲俗语。形容焦急、慌乱。 |
盛不忘衰 | 盛:兴隆,盛大。兴盛时不忘记衰败时。形容安不忘危,能深谋远虑。 |
执意不回 | 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依从别人。 |
一掷乾坤 | 指以天下为孤注之一掷。乾坤,天下。 |
危言核论 | 正直而翔实的言论。 |
多见广识 | 见闻多,知识广。 |
爽然若失 | 爽然:主意不定的样子;若失:象失去依靠。形容心中无主、空虚怅惘的神态。 |
肩负重任 | 担当重要工作或任务。 |
小受大走 | 轻打就忍受,重打就逃跑。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。 |
根究着实 | |
麇骇雉伏 | 形容惊怕躲藏。 |
乐贫甘贱 | 乐:喜欢;甘:甘愿;贱:地位卑微。乐于贫困的生活,甘于卑贱的地位。 |
康强逢吉 | 康强:安乐强健;逢吉:遇到吉利。祝贺老年人身体健康,子孙吉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