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动于中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。指对应该关心、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,置之不理。
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宋 朱熹集注:“其视不义之富贵,如浮云之无有,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。”
例子: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,我们怎么能无动于中呢?
基础信息
拼音wú dòng yú zhōng
注音ㄨˊ ㄉㄨㄥˋ ㄩˊ ㄓㄨㄥ
繁体無動于中
感情无动于中是贬义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
谜语左右摇摆
近义词无动于衷
英语be dead to all feeling(with dry eyes)
俄语безучастный(бесстрастно взирать)
日语少(すこ)しも感動(かんどう)しない,極(きわ)めて冷淡(れいたん)である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风流宰相(意思解释)
 - 蝉联往复(意思解释)
 - 浪蝶游蜂(意思解释)
 - 适者生存(意思解释)
 - 无关痛痒(意思解释)
 - 披裘带索(意思解释)
 - 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索(意思解释)
 - 万全之策(意思解释)
 - 不见天日(意思解释)
 - 虎入羊群(意思解释)
 - 浸明浸昌(意思解释)
 - 小题大做(意思解释)
 - 回心向善(意思解释)
 - 松茂竹苞(意思解释)
 - 不识一丁(意思解释)
 - 甘之如荠(意思解释)
 - 鱼米乡(意思解释)
 - 诘屈謷牙(意思解释)
 - 儿女心肠(意思解释)
 - 钉头磷磷(意思解释)
 - 悔恨交加(意思解释)
 - 耕当问奴(意思解释)
 - 搬口弄舌(意思解释)
 - 人情世态(意思解释)
 - 兴兵动众(意思解释)
 - 民安国泰(意思解释)
 - 溘然长逝(意思解释)
 - 挤牙膏(意思解释)
 
※ 无动于中的意思解释、无动于中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夜以继日 | 以:用;拿;继:继续连接。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。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。 | 
| 打草惊蛇 | 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。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;使乙感到惊慌。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。 | 
| 归正守丘 | 传说狐狸将死时,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。 | 
| 风度翩翩 | 风度:美好的举止姿态;翩翩:文雅的样子。举止文雅优美。 | 
| 犁牛之子 | 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。 | 
| 去末归本 | 去:弃;末:非根本的,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;本:根本的,古称农业为本业。使人民离弃工商业,从事农业,以发展农业生产。 | 
| 直木先伐 | 直:挺直。挺直成材的树木,最先被砍伐。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。亦作“直木必伐”。 | 
| 休养生息 | 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;减轻人民负担;安定生活;恢复元气。生息:人口繁殖。 | 
| 刚毅木讷 | 刚:坚强;毅:果决;木:质朴;讷:说话迟钝,此处指言语谨慎。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。 | 
| 直扑无华 | 质朴无文采。 | 
| 积善余庆 | 积:积累;善:善事;余庆:指先代的遗泽。积德行善之家,恩泽及于子孙。 | 
| 学海无涯 | 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。指对知识的学习永远没有止境。学海:指知识;涯:边际。 | 
| 不见经传 | 经传:指经典的著作。经传里没有记载;也指人或事物没多大名气;又指说话或行文没有书本根据。 | 
| 力挽狂澜 | 力:竭力;挽:挽回;狂澜:巨大的波浪。用力阻止巨大的波浪。比喻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局势。 | 
| 黄毛丫头 | 年幼不明事理的女孩子。 | 
| 鬼设神使 | 谓天造地设,非人力所能成就。 | 
| 心领神会 | 指对方没有明说;心里已经领会。领:领会;会:理解。 | 
| 如释重负 | 像放下重担那样。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。 | 
| 秀外慧中 | 外表秀美;内心聪明。秀:秀美;慧:聪明。 | 
| 尝胆卧薪 | 薪:柴草。睡觉睡在柴草上,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。形容人刻苦自励,发奋图强。 | 
| 口若悬河 | 若:像;悬河:瀑布;激流奔泻。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。形容口才好;能言善辩。 | 
| 生离死别 | 活人之间的分离就像与死者永别一样。形容很难再见面或永远分别。 | 
| 柳影花阴 | 指男女幽会的地方,引申为男女情爱的事情。 | 
| 神工妙力 | 工:技艺,功夫。指技艺极其高超,非人力所能为。 | 
| 气吞山河 | 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。形容气势、气魄很大。 | 
| 飞将数奇 | 飞将,本作飞将军,后指矫健敏捷的将领。数奇,即奇数,俗称单数。古人认为单数不吉利。比喻运气不好,有能力但是没有发挥能力的机会或环境。 | 
| 信而好古 | 信:相信;好:爱好。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。 | 
| 传龟袭紫 | 指继承高爵显位。汉制,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