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取其祸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取:取得;祸:祸事。自己招来祸事。
出处:宋 无名氏《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》卷下:“故门高之弑,乐器之焚,亦是自取其祸也。”
例子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56回:“可笑世上那些谋杀亲夫的,我看他们都是自取其祸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ì qǔ qí huò
注音ㄗˋ ㄑㄨˇ ㄑ一ˊ ㄏㄨㄛˋ
繁体自取其禍
感情自取其祸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自取其殃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蹈矩践墨(意思解释)
- 通文达理(意思解释)
- 虎头上捉虱子(意思解释)
- 造言生事(意思解释)
- 更名改姓(意思解释)
- 古之遗直(意思解释)
- 香润玉温(意思解释)
- 掷果潘郎(意思解释)
- 毛热火辣(意思解释)
- 威信扫地(意思解释)
- 避凶趋吉(意思解释)
- 云端里看厮杀(意思解释)
- 铮铮铁骨(意思解释)
- 中外驰名(意思解释)
- 弊车驽马(意思解释)
- 怨声满道(意思解释)
- 狗逮老鼠(意思解释)
- 取乱侮亡(意思解释)
- 黑天白日(意思解释)
- 纵横交贯(意思解释)
- 去故就新(意思解释)
- 一解不如一解(意思解释)
- 刻画无盐(意思解释)
- 一脉相通(意思解释)
- 禄无常家(意思解释)
- 只身孤影(意思解释)
- 冬日可爱(意思解释)
- 以党举官(意思解释)
※ 自取其祸的意思解释、自取其祸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水落石出 | 水落下去;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。比喻事情经过澄清以后彻底暴露;真相大白。 |
独来独往 | 独身往来,不与人为伍。比喻事事不与人相同。 |
楚楚可怜 | 楚楚:指幼树纤弱的样子;可怜:可爱。①本指幼松叶柔弱鲜嫩;惹人喜爱。②形容女子姿态娇柔妩媚。 |
生寄死归 | 寄:暂居。生似暂寓,死如归去。指不把生死当作一回事。 |
勇猛精进 | 原意是勤奋修行。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。 |
危在旦夕 |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。旦夕:早晨和晚上;指很短时间之内。 |
打落水狗 | 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。 |
避人耳目 | 指避免走漏消息。 |
儿女情长,英雄气短 | 指男女之间恋情绵绵不断,而慷慨奋发的气概消沉不足。 |
一针见血 | 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。常用来比喻说话(或写文章)简明扼要;能抓住本质;切中要害。 |
智昏菽麦 | 谓智力不能辨认豆麦。形容无知。 |
原始反终 | 见“原始要终”。 |
闻风丧胆 | 听到一些风声就吓破了胆。形容极度恐惧。丧胆:吓破胆。 |
泛滥成灾 | 泛滥:江河湖泊的水四处溢出。指江河湖泊的水漫溢横流;造成灾害。也比喻有害的思想言行到处传播;成为祸患。 |
风趣横生 | 形容十分幽默、诙谐。 |
梯愚入圣 | 谓启迪引导凡夫俗子成为圣人。 |
豪情壮志 | 豪迈的情怀;远大的志向。 |
渺无影踪 | 看不到一点踪迹和影子。 |
出其不意,掩其不备 | 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。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。 |
成千上万 | 成:达到一定数量;上:达到一定程度或数量。累计成千;达到万数。形容数量极多。也作“成千成万”、“成千累万”。 |
只准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 | 州官:一州的长官。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,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。 |
黄冠草服 | 粗劣的衣着。借指平民百姓。有时指草野高逸。 |
博大精深 | 博:广博;精深:又专又深。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。 |
清官难断家务事 | 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。指家庭内部的事,外人很难搞清楚。 |
空城计 | 指在危急处境下,掩饰空虚,骗过对方的策略。 |
扑朔迷离 | 扑朔:兔脚搔爬;迷离:兔眼半闭。原指难辨兔的雄雌;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。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;不容易看清真相。 |
鸟尽弓藏 | 飞鸟打光了;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。比喻事情成功之后;原来借助的力量就被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。 |
颠倒衣裳 | 颠倒:上下倒置;衣裳:古时上为衣,下为裳。形容匆忙而乱了顺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