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祸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祸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1、横殃飞祸横:意外的。指意外的、平白无故的灾祸。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遐览》:“其经曰:家有三皇文,辟邪恶鬼、温疫气、横殃飞祸。”
2、亡猿祸木《渊鉴类函》卷四三二引《汀州志》:“唐大历中,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,里人欲伐木杀之。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。里人惧,亟走救火,于是群猴脱去。”后因以“亡猿祸木”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。《渊鉴类函》卷四三二引《汀州志》:“唐大历中,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,里人欲伐木杀之。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。里人惧,亟走救火,于是群猴脱去。”
3、祸福由人是祸是福均取决于人自身的所作所为。同“祸福惟人”。明 王錂《春芜记 反目》:“天网恢恢真可信,须知祸福由人。”
4、祸从口出灾祸从讲话中引出。指说话不慎就会招来灾祸。晋 傅玄《口铭》:“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。”
5、齿牙为祸齿牙:比喻谗言。指谗言拨弄,造成灾祸。《史记 晋世家》:“初,献公将伐骊戎,人曰:'齿牙为祸。'及破骊戎,获骊姬,爱之,竟以乱晋。
6、祸稔萧墙稔:酝酿;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,比喻内部。指祸乱发生在内部。唐·刘贲《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策》:“祸稔萧墙,奸生帷幄,臣恐曹节侯景复生于今日。”
7、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不测:料想不到。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,事先是无法预料的。元·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四折:“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,那厮恰才无病。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?张千,你再去看来。”
8、兵拏祸结见“兵连祸结”。《宋史·陈良祐传》:“今遣使乃启衅之端,万一敌骑犯边,则民力困于供输,州郡疲于调发,兵拏祸结,未有息期。”
9、祸在朝夕夕:晚上;朝夕:比喻短时间。指祸患来临在即。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杨光远传》:“承勋虑祸在朝夕,与诸弟同谋,杀节度判官邱涛。”
10、祸因恶积积:积聚。灾祸产生是因为坏事做多了。明·汤显祖《还魂记·道觋》:“看修行似福缘善庆,论因果是祸因恶积。”
11、祸在眼前灾祸就在眼前。指灾祸马上要发生
12、申祸无良申:重复。申祸:第二次遭祸事。无良:形容自己没有道德。重遭祸事,是因为自己没有道德而造成的。
13、祸至无日无日:没有多少日子。指灾祸很快就会来到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楚自克庸以来,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,祸至无日、戒惧之不可以怠。”
14、老龟煮不烂,移祸于枯桑移祸:嫁祸。把祸患转嫁给别人。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,嫁祸于无辜的人。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15卷:“险些儿送了秀童的性命。正是:老龟煮不烂,移祸于枯桑。”
15、祸发齿牙说话不谨慎会招来灾祸。唐·元稹《戒励风俗德音》:“祸发齿牙,言生枝叶,率是道也。”
16、潜身远祸潜:深藏。隐藏起来远避祸害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再让她就妙手空空儿一般报了仇,竟有那本领潜身远祸,她又是女孩儿家,难道还披发入山不成?”
17、招灾揽祸招揽灾祸。元本高明《琵琶记·牛小姐谏父》:“你直待要打破了砂锅,是你招灾揽祸。”
18、罪魁祸首作恶犯罪的头子(魁、首:头目)。指坏事的根子。明 郑若庸《玉玦记 索命》:“虽是虔婆杀我,娟奴是祸首罪魁,追了他去。”
19、祸福惟人是祸是福均取决于人自身的所作所为。亦作“祸福由人”。参见“祸福同门”。唐·杨炯《从弟去溢墓志铭》:“阴阳为道,大道无亭毒之心;祸福惟人,圣人有抑扬之教。”亭毒,养育。
20、焚如之祸焚如:指燃烧或火灾。遭受火烧的灾祸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明帝纪》:“人神弗右,而非罪师丹忠正之谏,用致丁、傅焚如之祸。”
21、祸福无偏偏:不正,倾斜。祸福的来临是不偏不倚的。指祸福是由人自身造成的。明·无名氏《锁白猿》第四折:“果然道祸福无偏,善恶相连,则为你昧己瞒心,因此上惹罪招愆。”
22、怨府祸梯怨府:怨恨集中的处所;祸梯:导致祸害的途径。指人成天沉浸在怨恨之中,成为致祸的根由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“毋为怨府,毋为祸梯。”
23、横祸非灾犹言横殃飞祸。元·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三折:“只为那当年认了个不良贼,送的俺一家儿横祸非灾。”
24、祸起隐微隐微:隐蔽细小的地方。指灾祸往往萌发于隐蔽细小的地方。宋·王曾《谏作玉清昭应宫》:“圣人贵于谋始,智者察于未形。祸起隐微,危生安逸。”
25、弥天大祸弥:满。天大的灾祸。元 无名氏《盆儿鬼》:“这都是你不合自揽着这场弥天大祸。”
26、因祸为福变坏事为好事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苏秦列传》:“智者举事,因祸为福,转败为功。”
27、祸不妄至妄:胡乱。祸患不会无缘无故而来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:“虽然,祸不妄至,福无徒来。”
28、惹祸招愆给自己引来麻烦。同“惹祸招灾”。元 关汉卿《普天乐 崔张十六事》曲:“郑恒枉自胡来缠,空落得惹祸招愆。”
29、遗祸无穷谓留下祸害没有穷尽。宋·张元幹《跋〈了堂先生文集〉》:“已而子婿兄弟表里祖述,遗祸无穷。”
30、妄谈祸福无根据地预言祸福之事。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5回:“至于那一种妄谈祸福的,就要不得。”
31、择祸从轻指遇到灾祸或损失不可避免时只好选择轻的,力争减轻灾祸的程度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晋语》:“择福莫若重,择祸莫若轻,福无所用轻,祸无所用重。”
32、兵连祸结兵:指战争;结:相连。指战争连年不断;灾祸持续相结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匈奴传下》:“汉武帝选将练兵,约赍轻粮,深入远戍,虽有克获之功,胡辄报之;兵连祸结,三十馀年。”
33、福无双降,祸不单行降:降临。福不会接连而来,祸灾却会接踵而至。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5回:“这才是福无双降,祸不单行。我才脱了天条死难……又撞着这般恶魔,他来害我!”
34、福倚祸伏指福祸互为因果,互相转化。《老子》第五十八章:“祸兮福之所倚;福兮祸之所伏。”
35、自取其祸取:取得;祸:祸事。自己招来祸事。宋 无名氏《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》卷下:“故门高之弑,乐器之焚,亦是自取其祸也。”
36、萧墙之祸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。产生于家中的祸乱,比喻灾祸、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董卓议立陈留王》:“速提雄虎之师,克定萧墙之祸。”
37、惹祸招殃给自己引来麻烦。同“惹祸招灾”。元 无名氏《蓝采和》第三折:“数遍到此,曾谏李王,李王不听,只恐怕惹祸招殃。”
38、直言贾祸直:坦率、直爽;贾:买,引伸为招致。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。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五年》:“子好直言,必及于难。”
39、祸不反踵踵:脚跟。形容灾祸很快来临。《新唐书·许世绪传》:“今揽五郡之兵,据四战之中,苟无奇计,祸不反踵。”
40、祸国误民祸:祸害;误:误导,耽误。指危害国家,误导人民。邓小平《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》:“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,足以祸国误民。”
41、惹灾招祸给自己引来麻烦。同“惹祸招灾”。元 尚仲贤《气英布》第一折:“非是咱起风波,都自己惹灾招祸。”
42、祸稔恶积犹言祸盈恶稔。谓长期作恶犯罪,罪恶深重。明·刘基《郁离子·灵丘丈人》:“至于祸稔恶积,不得已而诛之,是以恩为阱也。”
43、资怨助祸资:资助。助长怨恨,促使祸患到来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夫行危欲求安,造祸而求福,计浅而怨深,连结一人之后交,不顾国家之大害,此所谓‘资怨而助祸’矣。”
44、祸福倚伏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。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。”
45、苞藏祸心苞:通“包”,包藏;祸心:害人之心。心里暗藏着不可告人的坏主意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下·献帝伏皇后》:“阴怀妒害,苞藏祸心,弗可以承天命。”
46、全身远祸全:保全。保全自身,远离祸害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9回:“把你尊翁的骸骨,遣人送到故乡,你母女自去全身远祸。”
47、祸结衅深衅:事端。祸患和事故接连不断,灾难深重。《晋书·东海王越传》:“州郡携贰,上下崩离,祸结衅深,遂忧惧成疾。”
48、祸出不测测:估计,猜度。灾祸的产生不可揣测。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梅圣俞》:“仁宗大怒,玉音甚厉,众恐祸出不测。”
49、祸兴萧墙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,比喻内部。指祸乱发生在内部。唐·鲍溶《长城作》:“祸兴萧墙内,万里防祸根。”
50、灾梨祸枣从前印书用梨木或枣木刻板。形容滥刻无用不好的书。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六:“至于交通声气,号召生徒,祸枣灾梨,递相神圣,不但有明末造,标榜多诬,即月泉吟社诸人,亦病未离乎客气矣。”
51、言出祸随见“言出祸从”。《明史·邹智传》:“吾非不欲言,言出则祸随,其谁吾听?”
52、祸不单行祸:灾难;行:到来。灾祸的到来不只是一次。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到来。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5回:“这才是福无双降,祸不单行。”
53、祸与福邻邻:接近。福与祸相距不远。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庆者在堂,吊者在闾,祸与福邻,莫知其门。”
54、招灾惹祸招引灾祸。清·李渔《巧团圆·议赘》:“难道我老夫妻两口自己照管不来,还带着个如花似玉的闺女去招灾惹祸不成!”
55、无妄之祸犹无妄之灾。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。《战国策 楚策四》:“世有无妄之福,又有无妄之祸。今君处无妄之世,以事无妄之主,安不有无妄之人乎。”《晋书 戴若思传》:”自顷国遭无妄之祸,社稷有缀旒之危。“
56、池鱼之祸见“池鱼之殃”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四:“道士道:‘不出三年,世运变革。地方将有兵戈大乱,不产这光景了。你快择善地而居,免受池鱼之祸。’”
57、福过祸生过:太甚。幸福到了极点就转化为灾祸。形容人乐极生悲。《宋书·刘敬宣传》:“今此杖节,常惧福过祸生,实思避盈居损,富贵之旨,非所敢当。”
58、兵连祸接指战事、灾祸连续不断。孙中山《诰诫东江叛军通令》:“数年以来,闽、粤、湘生民涂炭,曹吴二贼,实为祸首,近复启衅浙奉,兵连祸接,本大元帅已明令诸将出师北伐。”
59、恶贯祸盈贯:钱串;祸:为害。指罪恶累累像钱串已满,末日来临。唐 崔融《谏税关市疏》:“独有默啜,假息孤恩,恶贯祸盈,覆亡不暇。”
60、包藏祸心包藏:暗藏;祸心:害人之心。表示心里藏着坏主意;怀着害人的意图。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元年》:“小国无罪,恃实其罪。将恃大国之安靖已,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