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东丁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东丁:象声词,石洞中泉水下滴的声音。比喻某件事情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老规矩。
出处:宋·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:“汉嘉城西北山麓有一石洞,泉出其间,时闻洞中泉滴声,良久一滴,清如金石,黄鲁直题诗云:‘古人题作东丁水,自古东丁直到今。’”
基础信息
拼音zì gǔ dōng dīng
注音ㄗˋ ㄍㄨˇ ㄉㄨㄥ ㄉ一ㄥ
感情自古东丁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防萌杜渐(意思解释)
- 楛耘失岁(意思解释)
- 敝綈恶粟(意思解释)
- 得鱼忘荃(意思解释)
- 絺绘章句(意思解释)
- 强兵富国(意思解释)
- 发愤展布(意思解释)
- 不辨真伪(意思解释)
- 走了和尚走不了庙(意思解释)
- 井中求火(意思解释)
- 回肠结气(意思解释)
- 金城汤池(意思解释)
- 蓬荜增辉(意思解释)
- 鼓乐喧天(意思解释)
- 闷怀顿释(意思解释)
- 上智下愚(意思解释)
- 棘没铜驼(意思解释)
- 砥行磨名(意思解释)
- 引绳棋布(意思解释)
- 眉头不伸(意思解释)
- 贼人心虚(意思解释)
- 心如铁石(意思解释)
- 文韬武略(意思解释)
- 形诸笔墨(意思解释)
- 形势之途(意思解释)
- 五方杂厝(意思解释)
- 言芳行洁(意思解释)
- 三写成乌(意思解释)
※ 自古东丁的意思解释、自古东丁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九合一匡 | 合:聚集。匡:救助,帮助,拯救。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”的省略语。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,称霸华夏,使混乱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。后用以形容有卓越非凡的治国才能。 |
情见乎辞 | 见:通“现”;乎:于。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。 |
磨踵灭顶 | 同“摩顶放踵”。 |
退如山移 | 退却时象一座山在移动。比喻遇到变故,沉着镇静。 |
不乏先例 | 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。 |
见兔顾犬 | 看到了兔子,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。比喻动作虽稍迟,但赶紧想办法,还来得及。 |
行同狗彘 | 旧时指人无耻,行为和猪狗一样。 |
闷胡卢 | 比喻难以猜破的哑谜,或难以弄清楚的事情。 |
狐死兔泣 | 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。 |
铸剑为犁 | 销熔武器以制造务农器具。 |
民安物阜 | 阜:多。社会安定,物资丰富。形容太平盛世的景象。 |
通邑大都 | 同“通都大邑”。 |
金风玉露 | 泛指秋天的景物。 |
官卑职小 | 卑:职位低下。官位很低,职务也小。 |
能争惯战 | 形容作战经验丰富,善于作战。 |
焚林而田 | 烧毁树林以猎取野兽。比喻取之不留馀地,只顾眼前利益,不顾长远利益。 |
两鬓如霜 | 鬓:鬓角的头发。两边的鬓发白如霜雪。 |
所在皆是 | 到处都是。指某种人或事物普遍存在。 |
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 | 知:晓得,知道。形容学问渊博,无所不至。 |
重见天日 | 重:重新。重新看见天和太阳。比喻摆脱了黑暗困苦的环境;又见到了光明。也作“复见天日”、“重睹天日”、“再见天日”。 |
当世无双 | 当前世上没有能相比的。无双;没有两个;意即只有一个。 |
没上没下 | 不分尊卑长幼,没有礼貌。 |
地主之谊 | 即招待外地来的客人;当地主人应尽的义务。地主:当地的主人。谊:情谊。 |
情见埶竭 | 同“情见势屈”。 |
钳口结舌 | 钳口:嘴巴张不开;结舌:舌头转不动。形容紧闭嘴巴;不敢说话。 |
形迹可疑 | 举止和神情很值得怀疑。形迹:举动和神色;可疑:值得怀疑。 |
革故鼎新 | 除去旧的;建立新的。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改革。革:改革。故:旧的。 |
清浊同流 | 清水和浊水一渠同流。形容美丑、善恶混杂,好坏不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