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孝不并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不并:不能同时并行。尽忠不能尽孝,尽孝不能尽忠。即忠孝不能两全。
出处:唐·封演《封氏闻见记·定谧》:“姑处事殊,忠孝不并。已为孝子,不得为忠臣;为忠臣,不得为孝子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ōng xiào bù bìng
注音ㄓㄨㄥ ㄒ一ㄠˋ ㄅㄨˋ ㄅ一ㄥˋ
感情忠孝不并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反义词忠孝两全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黄毛丫头(意思解释)
- 鬼设神使(意思解释)
- 心领神会(意思解释)
- 如释重负(意思解释)
- 秀外慧中(意思解释)
- 尝胆卧薪(意思解释)
- 口若悬河(意思解释)
- 生离死别(意思解释)
- 柳影花阴(意思解释)
- 神工妙力(意思解释)
- 气吞山河(意思解释)
- 飞将数奇(意思解释)
- 信而好古(意思解释)
- 传龟袭紫(意思解释)
- 多种多样(意思解释)
- 一尘不染(意思解释)
- 木已成舟(意思解释)
- 让逸竞劳(意思解释)
- 稀稀拉拉(意思解释)
- 智藏瘝在(意思解释)
- 惊魂未定(意思解释)
- 色胆包天(意思解释)
- 扯纤拉烟(意思解释)
- 雨过天晴(意思解释)
- 耳提面命(意思解释)
- 溺心灭质(意思解释)
- 划地为牢(意思解释)
- 藕断丝连(意思解释)
※ 忠孝不并的意思解释、忠孝不并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凤翥鸾翔 | 像凤凰高飞。比喻女子婚姻美满得意。 |
躬擐甲胄 | 谓亲自穿上铠甲和头盔。言长官坐镇军中亲自指挥。 |
响不辞声 | 响:回声。回响不能离开声音。比喻荣誉从实际作为得来。 |
拯危济困 | 济:拯救。扶持、救济有危难和困苦的人。 |
视有如无 | 视:看待。把有这回事看得就像没有这回事一样。形容不当一回事。 |
未与人接 | 和社会上的人没什么交往。 |
猛风骤雨 | 骤:急速。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。 |
贵壮贱老 | 看重年轻力壮者而轻视年老体弱者。 |
簸扬糠秕 | 糠秕:谷皮和瘪谷,比喻无价值的东西。形容自己不如别人,无才而居前列。 |
不胜桮杓 | 桮杓:桮,古同“杯”,酒具,借指饮酒。谓酒量有限,不能再饮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张良入谢曰:‘沛公不胜桮杓,不能辞。’” |
贻误军机 | 贻:贻害。耽误了作战大事。 |
引类呼朋 | 引:招来;类:同类;呼:叫。指招引志趣相同的人。 |
闳宇崇楼 | 谓大屋高楼。 |
终身之恶 | 终身:人的一生;恶:丑。终身的丑陋行为。 |
膏粱年少 | 指富贵人家的子弟。 |
三复白圭 | 《论语 先进》:“南容三复白圭,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。”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:“《诗》云:‘白圭之玷,尚可磨也;斯言之玷,不可为也。’南容读诗至此,三反复之,是其心慎言也。”后因以“三复白圭”谓慎于言行。 |
异香异气 | 特异的香味和气息。 |
什围伍攻 | 古时兵法,谓以十敌一则围歼之,以五敌一则攻击之。 |
措置乖方 | 措置:安排;方:条理;乖方;不合条理。处理安排不合理。 |
矜奇立异 | 矜:夸耀;异:不同。炫耀奇特,标榜新异 |
半涂而废 | 半路上终止。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。 |
殷民阜利 | 殷民:使人民富裕。旧指国家统治者的责任,就在于使人民富裕,使国家财物充足。 |
弥患无形 | 弥:消除。把祸患消除在没有形成之前。 |
冰壶玉衡 | 冰壶:即冰心玉壶;玉衡:用玉石装饰的衡器。比喻人品高尚纯洁 |
成效卓著 | 获得的成绩非常显著。 |
情长纸短 | 简短的信纸无法写完深长的情意。形容情意深长。同“纸短情长”。 |
怨女旷夫 | 指没有配偶的成年男女。 |
醉吐相茵 | 后以这一典故喻指宽以待人必然会有好的回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