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殆:危险。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侮辱,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。
出处: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
例子:宋·苏轼《黄州安国寺记》:“寺僧曰继连,为僧首七年,……欲谢去,其后与父老相率留之。连笑曰:‘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’。卒谢去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ī zú bù rǔ,zhī zhǐ bù dài
注音ㄓ ㄗㄨˊ ㄅㄨˋ ㄖㄨˇ,ㄓ ㄓˇ ㄅㄨˋ ㄉㄞˋ
感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。
近义词知足不殆、知止不辱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掇拾章句(意思解释)
 - 马屁精(意思解释)
 - 胸怀祖国,放眼世界(意思解释)
 - 枵肠辘辘(意思解释)
 - 远水难救近火(意思解释)
 - 吕安题凤(意思解释)
 - 釜中游鱼(意思解释)
 - 楚得楚弓(意思解释)
 - 矢志不摇(意思解释)
 - 推而广之(意思解释)
 - 蔽日干云(意思解释)
 - 一时半刻(意思解释)
 - 渊亭山立(意思解释)
 - 拨乱诛暴(意思解释)
 - 欲速反迟(意思解释)
 - 进退维艰(意思解释)
 - 迭嶂层峦(意思解释)
 - 不食之地(意思解释)
 - 觅迹寻踪(意思解释)
 - 堕云雾中(意思解释)
 - 肚里蛔虫(意思解释)
 - 世济其美(意思解释)
 - 知人善任(意思解释)
 - 别有天地(意思解释)
 - 匹马单枪(意思解释)
 - 恶人自有恶人磨(意思解释)
 - 蓝田出玉(意思解释)
 - 湔肠伐胃(意思解释)
 
※ 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的意思解释、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见微知萌 | 微:细微。萌:发生。看到事物微小的迹象,就知道其发展的程度。 | 
| 荣古虐今 | 推崇古代,苛责现今。 | 
| 龟龙片甲 | 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。 | 
| 施丹傅粉 | 施:加;丹:朱;傅:通“敷”,抹。搽粉点胭脂 | 
| 东西南北客 | 指居处无定之人。 | 
| 有一无二 | 指事物独特,极难得。 | 
| 割地称臣 | 割让土地,臣服于对方。 | 
| 改步改玉 | 步: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,以地位排列。改变步数,改换玉饰。指死者身份改变,安葬礼数也应变更。 | 
| 朝飞暮卷 | 朝:早晨;暮:傍晚。形容天气的变化和景色的优美。 | 
| 白衣公卿 | 古时指进士。唐代人极看重进士,宰相多由进士出身,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,是说虽是白衣之士,但享有卿相的资望。 | 
| 焚巢荡穴 | 比喻彻底摧毁。 | 
| 韬光隐晦 | 同“韬光养晦”。 | 
| 金瓶落井 | 金瓶掉落井底。比喻一去再无音讯。 | 
| 风行草偃 | 行:过;吹过;偃:卧倒;倒伏。风吹过来;草就倒伏。比喻上面的意图传下来;下级一律绝对服从。也比喻人们顺从身边的形势而采取自己的行动。 | 
| 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 | 比喻随声附和,没有主见,凑热闹。 | 
| 忠厚长者 | 忠实厚道、年高望重的人。 | 
| 大恩大德 | 恩:恩惠;德:恩德,好处。巨大的恩德,形容恩泽深厚。 | 
| 巧妙绝伦 | 伦:类,辈;绝伦:独一无二。灵巧高明,无与伦比。 | 
| 濮上桑间 | 指男女幽会的场所 | 
| 一把死拿 | 比喻因循守旧,不肯变通。 | 
| 忍俊不住 | 见“忍俊不禁”。 | 
| 笔下留情 | 指写文章时作者的措词和用意委婉留有情面。 | 
| 一夜夫妻百日恩 | 一旦结为夫妻,就会产生深厚的感情。 | 
| 六朝脂粉 | 六朝:建都于建康(南京)的三国吴、东晋、宋、齐、梁、陈六个朝代;脂粉:胭脂。形容繁华绮丽。形容六朝时金陵靡丽繁华景象。 | 
| 节变岁移 | 节:节令;岁:年。节令变易,年岁转换。 | 
| 触目经心 | 见到而萦烦于心。 | 
| 巴山蜀水 | 巴、蜀指四川一带。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。 | 
| 尻舆神马 | 同“尻轮神马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