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抒胸臆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。
出处:明·胡震亨《唐音癸签》第十回:“杜公七律,正以其负力之大,寄悰之深,能直抒胸臆,广酬事物之变而无碍。”
例子:古诗章节未谐,尤多趁韵;然直抒胸臆,语皆有物。清·李慈铭《越缦堂诗话》卷中
基础信息
拼音zhí shū xiōng yì
注音ㄓˊ ㄕㄨ ㄒㄩㄥ 一ˋ
繁体直抒胷臆
感情直抒胸臆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直吐胸怀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向隅之泣(意思解释)
- 相交有年(意思解释)
- 百怪千奇(意思解释)
- 出公忘私(意思解释)
- 传诵不绝(意思解释)
- 七返还丹(意思解释)
- 天随人原(意思解释)
- 观形察色(意思解释)
- 忝颜偷生(意思解释)
- 赶不上趟(意思解释)
- 毫毛不犯(意思解释)
- 瑶环瑜珥(意思解释)
- 时乖运舛(意思解释)
- 警愦觉聋(意思解释)
- 苦心焦虑(意思解释)
- 败寇成王(意思解释)
- 喑噁叱咤(意思解释)
- 良金美玉(意思解释)
- 刺骨悬梁(意思解释)
- 七平八稳(意思解释)
- 愚戆窳惰(意思解释)
- 没世无闻(意思解释)
- 迷天大罪(意思解释)
- 横草之功(意思解释)
- 覆前戒后(意思解释)
- 油嘴狗舌(意思解释)
- 金舌蔽口(意思解释)
- 明并日月(意思解释)
※ 直抒胸臆的意思解释、直抒胸臆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扒高踩低 | 扒:攀援。比喻对上奉承攀附,对下欺侮压制。 |
矩矱绳尺 | 矩、矱、绳、尺:画方与直线的工具。引申为规矩、法度。 |
高低贵贱 | 贵:尊贵。指物体的价值或人的地位的高下等级。 |
福至性灵 | 性灵:聪明。形容福运到来,人变得聪明了。 |
识多才广 | 识:知识,见识。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。 |
呵笔寻诗 | 呵笔:吹热气解冻笔;寻诗:寻觅诗句。形容冬日苦吟 |
小怯大勇 | 怯:害怕。指碰上弱小的因顾虑而害怕,遇上强大的因顾虑小反而勇猛。 |
应规蹈矩 | 蹈:踩;规、矩:定方圆的标准工具,借指行为的准则。指拘守旧礼仪与法度。 |
寻根拔树 | 犹斩草除根。 |
剖心坼肝 | 比喻忠诚不二。 |
功臣自居 | 居:当,任。做了一些成就就以有功之臣而自任。 |
漠不关情 | 漠:冷淡。对人对事态度冷淡,毫不关心。 |
相呴以湿 | 彼此以呼出的气湿润对方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。”成玄英疏:“呴气相湿。”后以喻在困难时以微小的力量,竭力互相帮助。 |
冰柱雪车 | 唐朝名士刘叉结识韩愈后作的两首好诗的名称。泛指好诗。 |
多贱寡贵 | 贱:价格低;寡:少。物品多则价格低贱,物品少则价格高。 |
即温听厉 | 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君子有三变: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”后以“即温听厉”称面受尊者的教诲。 |
再做道理 | 见“再作道理”。 |
疾足先得 | 比喻行动迅速的人首先达到目的。 |
群而不党 | 群:合群。与众合群,不结私党。 |
秋毫不犯 | 秋毫: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,比喻极细微的东西;犯:侵犯。指军纪严明,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。 |
勤慎肃恭 | 肃:严肃;恭:谦逊。勤劳、谨慎、恭敬、谦虚。指做人的美德。 |
眇乎其小 | 眇:微小。形容非常微小。 |
称斤掂两 | 称:衡量轻重;掂:掂量。计算轻重分量。比喻计较轻重得失。 |
胡吃海喝 | 无节制地大吃大喝。 |
斩荆披棘 | 同“披荆斩棘”。 |
寻绎吟玩 | 寻绎:反复推求;吟玩:探索玩味。反复探究事理,寻思体味。 |
簟纹如水 | 簟:竹。竹席细密的纹理像清凉的水一样。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凉。 |
恬然自足 | 谓胸中恬淡,无处不感到满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