质而不俚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质:朴素、单纯。俚:粗俗。质朴而不粗俗。亦作“质而不野”。
出处:《汉书·司马迁传赞》:“然自刘向、扬雄博极群书,皆称迁有良史之材,服其善序事理,辨而不华,质而不俚,其文直,其事核,不虚美,不隐恶,故谓之实录。”
例子:《孔雀东南飞》质而不俚,乱而能整,叙事如画,叙情若诉,长篇之圣也。明·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卷二
基础信息
拼音zhì ér bù lǐ
注音ㄓˋ ㄦˊ ㄅㄨˋ ㄌ一ˇ
繁体質而不俚
感情质而不俚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质而不野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芝艾共焚(意思解释)
- 重门击柝(意思解释)
- 衒玉贾石(意思解释)
- 昼夜不舍(意思解释)
- 来好息师(意思解释)
- 眼约心期(意思解释)
- 积重不返(意思解释)
- 迎风招展(意思解释)
- 岁聿云暮(意思解释)
- 号啕痛哭(意思解释)
- 轻徭薄赋(意思解释)
- 搜扬仄陋(意思解释)
- 声振寰宇(意思解释)
- 伶牙利齿(意思解释)
- 掩瑕藏疾(意思解释)
- 镂冰炊砾(意思解释)
- 云期雨信(意思解释)
- 喜功好大(意思解释)
- 排奡纵横(意思解释)
- 葛巾布袍(意思解释)
- 私心妄念(意思解释)
- 痛彻骨髓(意思解释)
- 孤行一意(意思解释)
- 丧言不文(意思解释)
- 油干灯尽(意思解释)
- 涂炭生灵(意思解释)
- 穷幽极微(意思解释)
- 杜耳恶闻(意思解释)
※ 质而不俚的意思解释、质而不俚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得失在人 | 指人生的胜利失败就取决与本人的努力与否。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。 |
随波逐浪 | ①随着波浪飘荡。②颠沛貌。③犹言随波逐流,随大流。④谓同行同止。 |
同恶相济 | 同恶:共同作恶的人;济:助。坏人互相勾结,共同作恶。 |
恶恶从短 | 比喻对人所做的坏事,不十分苛责。 |
万象更新 | 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;出现了一番新气象。万象:宇宙间的一切景象。 |
磕头如捣蒜 | 磕头如同蒜锤捣蒜那么快。形容求饶的狼狈相。 |
子为父隐 | 儿子帮父亲隐瞒恶迹。这是封建纲常礼教所提倡的。 |
渺无音讯 | 指毫无消息。 |
柔声下气 | 犹言低声下气。形容恭顺谦卑的样子。 |
平地起家 | 比喻原来没有基础而建立了一番事业。 |
回旋余地 | 指做事或说话给自己留有足够进退的空间。 |
闪烁其词 | 言语遮遮掩掩,吞吞吐吐。 |
提牌执戟 | 牌:古代兵器盾;戟:古代兵器。形容身份低微。 |
辞巧理拙 | 文辞虽然浮华,但不能阐明道理。 |
流星赶月 | 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。形容行动迅速。 |
青蝇点素 | 青蝇:苍蝇,比喻进谗言的人;素:白色的生绢。苍蝇玷污素练。指小人用谗言诬害好人。 |
一渊不两蛟 | 比喻两雄不能并立。 |
极重难返 | 犹积重难返。指长期形成的风俗、习惯、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。用于消极方面。 |
丹书白马 |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,宰白马歃其血,以示坚守誓约,后人称为“丹书白马”。 |
杀人如草 | 形容杀人多,极轻视人命。 |
舍己从人 | 舍:弃;从:顺。放弃自己的意见,服从众人的主张。 |
第一夫人 | 一国中国家元首的妻子。 |
百世一人 | 指极难得的人才。 |
活龙活现 | 龙:古代传说的一种灵怪动物。指像活的龙出现一样。形容神情生动逼真;好像就在眼前。 |
玉石同焚 | 焚:烧。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。比喻好坏不分,同归于尽。 |
百年之业 | 百年的事业。指长远的事业。 |
地负海涵 | 谓大地负载万物,海洋容纳百川。形容包罗万象,含蕴丰富。语本唐韩愈《南阳樊绍述墓志铭》:“其富若生蓄,万物必具,海含地负,放恣横从,无所统纪。”语本唐韩愈《南阳樊绍述墓志铭》:“其富若生蓄,万物必具,海含地负,放恣横从,无所统纪。” |
千古绝调 | 犹千古绝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