质而不俚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质:朴素、单纯。俚:粗俗。质朴而不粗俗。亦作“质而不野”。
出处:《汉书·司马迁传赞》:“然自刘向、扬雄博极群书,皆称迁有良史之材,服其善序事理,辨而不华,质而不俚,其文直,其事核,不虚美,不隐恶,故谓之实录。”
例子:《孔雀东南飞》质而不俚,乱而能整,叙事如画,叙情若诉,长篇之圣也。明·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卷二
基础信息
拼音zhì ér bù lǐ
注音ㄓˋ ㄦˊ ㄅㄨˋ ㄌ一ˇ
繁体質而不俚
感情质而不俚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质而不野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等闲视之(意思解释)
- 露头露脸(意思解释)
- 有意无意(意思解释)
- 初写黄庭(意思解释)
- 俗下文字(意思解释)
- 无拘无束(意思解释)
- 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(意思解释)
- 西山日薄(意思解释)
- 同甘共苦(意思解释)
- 忧心忡忡(意思解释)
- 忍辱负重(意思解释)
- 东谈西说(意思解释)
- 器小易盈(意思解释)
- 长吁短叹(意思解释)
- 诽誉在俗(意思解释)
- 春风满面(意思解释)
- 赤身露体(意思解释)
- 兴致勃勃(意思解释)
- 业绍箕裘(意思解释)
- 一德一心(意思解释)
- 倒戈卸甲(意思解释)
- 触类而通(意思解释)
- 骨颤肉惊(意思解释)
- 大错特错(意思解释)
- 表里相应(意思解释)
- 返璞归真(意思解释)
- 争风吃醋(意思解释)
- 思潮起伏(意思解释)
※ 质而不俚的意思解释、质而不俚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齿落舌钝 | 年老掉齿,说话不清楚。 |
白华之怨 | 指女子失宠之哀怨。 |
隐姓埋名 | 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。 |
巨学鸿生 | 巨:大;鸿:通“洪”,大;生:读书人。比喻学识渊博的人。 |
雪压霜欺 | 欺:凌辱。比喻备受凌辱折磨。 |
冷暖自知 | 水的冷暖,饮者自知。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。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,只有自己知道。 |
欢欢喜喜 | 指十分高兴与愉悦。 |
叶散冰离 | 离:离散。树叶飘散,冰雪消融。比喻原先聚于一处的人或物分散消失。 |
韬戈卷甲 | 收藏起武器铠甲。指息兵。 |
七贞九烈 | 旧时形容妇女无比贞节刚烈,宁死不失身。 |
十室容贤 | 谓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有贤人。 |
禁舍开塞 | 指禁罚和赦免,开放和闭锁。 |
花明柳暗 | 垂柳浓密,鲜花夺目。形容柳树成荫,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。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。 |
牵合傅会 | 见“牵合附会”。 |
大题小做 | 把大题目作成小文章。比喻把重大的问题当做小事情来处理。 |
熬枯受淡 | 指忍受清苦的生活。 |
宗生族攒 | 攒:聚集。指同类聚集繁衍。 |
草木萧疏 | 萧疏:冷落,稀稀落落。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。形容深秋景象。 |
赤绳系足 | 赤绳:红绳;系:结、扣。旧指男女双方经由媒人介绍而成亲。 |
见哭兴悲 | 见别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伤。谓产生同情心。 |
蜂屯蚁附 |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。同“蜂屯蚁聚”。 |
蜂出并作 | 蜂出:像群蜂出巢,多而杂乱;作:兴起。形容纷纷兴起,层出叠见 |
家鸡野雉 | 雉:野鸡。原意是晋庚翼把自己的书法喻为家鸡,把王羲之的书法喻为野鸡,以示贱近与贵远。亦比喻风格迥异的书法绘画等。 |
以战养战 | 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继续进行战争。 |
贿赂公行 | 贿赂:因请托而私赠财物;公行:公开做。指公开行贿受赂。 |
犬牙鹰爪 | 喻善攫取的手段。 |
漂浮不定 | 漂浮:停留在流体表面或悬浮在流体中。指人飘泊不定。 |
败兵折将 | 折:损失。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