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节把钺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杖节: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,皇帝授予符节,作为权力的象征;钺:古代兵器。指皇帝授予权力,掌握很大的兵权。
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,受钺高庙,领天下兵,左杖节,右把钺,屯城外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àng jié bǎ yuè
注音ㄓㄤˋ ㄐ一ㄝˊ ㄅㄚˇ ㄩㄝˋ
感情杖节把钺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饰词矫情(意思解释)
- 握发吐餐(意思解释)
- 薄祚寒门(意思解释)
- 訏谟定命(意思解释)
- 千真万实(意思解释)
- 终养天年(意思解释)
- 厝薪于火(意思解释)
- 矫情自饰(意思解释)
- 不实之词(意思解释)
- 应天顺时(意思解释)
- 济世爱民(意思解释)
- 穷岁累月(意思解释)
- 自取富贵(意思解释)
- 补天济世(意思解释)
- 积箧盈藏(意思解释)
- 耒耨之利(意思解释)
- 坐视不理(意思解释)
- 贪财好贿(意思解释)
- 摇首吐舌(意思解释)
- 翰飞戾天(意思解释)
- 轻繇薄赋(意思解释)
- 帡天极地(意思解释)
- 穷富极贵(意思解释)
- 残虐不仁(意思解释)
- 追悔无及(意思解释)
- 神怒人弃(意思解释)
- 一梦华胥(意思解释)
- 金人之箴(意思解释)
※ 杖节把钺的意思解释、杖节把钺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引虎入室 | 犹言引狼入室。 |
| 燕语莺呼 | 莺:黄鹂。燕子的话语,黄鹂的歌声。形容大好春光或比喻年轻女子的笑声。 |
| 风栉雨沐 | 栉:梳子、篦子等梳头发的用具;沐:沐浴、洗。风梳头,雨洗发,形容奔波劳碌,风雨不停。 |
| 悬军深入 | 悬:空无所倚。孤立无援的军队深入到敌人战区。 |
| 混作一谈 | 见“混为一谈”。 |
| 捐生殉国 | 捐生:舍弃生命;殉国:为国家而牺牲生命。为了国家而牺牲自己的生命。 |
| 察言观行 | 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。 |
| 别无他物 | 除此之外没有多余的东西。同“别无长物”。 |
| 千状万端 | 形容极为愁苦。 |
| 玉石混淆 | 比喻好坏混杂。 |
| 花衢柳陌 |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。 |
| 改玉改行 | 见“改步改玉”。 |
| 感戴二天 | 形容那些把人从危险、艰难、疾病当中挽救出来的人。 |
| 务本力穑 | 本:农业;穑:收割谷物。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劳动。 |
| 醉玉颓山 | 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嵇叔夜之为人也,岩岩若孤松之独立;其醉也,傀俄若玉山之将崩。”后以“醉玉颓山”形容男子风姿挺秀,酒后醉倒的风采。 |
| 缛礼烦仪 | 指烦琐的礼仪。 |
| 侈丽闳衍 | 华丽繁富。多用以指文辞。 |
| 不以为耻 | 不认为是可耻。指不知羞耻。 |
| 两国相战,不斩来使 | 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。 |
| 东捞西摸 | 谓盲目地四处求索。 |
| 颐神养寿 | 见“颐性养寿”。 |
| 山容海纳 | 形容胸怀宽广,能象山谷和大海一样容物。 |
| 孤军薄旅 | 旅:军队。指势力孤弱的军队或其他力量。 |
| 丰年补败 | 丰:丰富,丰厚;败:雕残,衰落。以丰年补歉年。 |
| 众心如城 | 万众一心,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。比喻团结一致,力量无比强大。 |
| 束蒲为脯 | 将捆束的蒲柳说成肉脯。谓有意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。 |
| 有屈无伸 | 屈:委屈,冤枉。蒙受冤枉而无法伸诉。 |
| 舐痈吮痔 | 舐:舔;痈:毒疮;吮:聚拢嘴唇来吸。只为人舔吸疮痔上的脓血。比喻卑劣地奉承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