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为有守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守:操守。既有作为,又有操守。
出处:《尚书·洪范》:“凡厥庶民,有猷有为有守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ǒu wéi yǒu shǒu
注音一ㄡˇ ㄨㄟˊ 一ㄡˇ ㄕㄡˇ
感情有为有守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一隅三反(意思解释)
- 因乌及屋(意思解释)
- 以此类推(意思解释)
- 七七八八(意思解释)
- 锦囊佳制(意思解释)
- 啸侣命俦(意思解释)
- 一步一个脚印(意思解释)
- 入海算沙(意思解释)
- 无偏无倚(意思解释)
- 口如悬河(意思解释)
- 哀丝豪竹(意思解释)
- 牛马走(意思解释)
- 襟江带湖(意思解释)
- 畏敌如虎(意思解释)
- 后悔莫及(意思解释)
- 吴带当风(意思解释)
- 解甲投戈(意思解释)
- 二次三番(意思解释)
- 屈蠖求伸(意思解释)
- 五大三粗(意思解释)
- 南冠楚囚(意思解释)
- 心痒难挠(意思解释)
- 解剑拜仇(意思解释)
- 气壮胆粗(意思解释)
- 玉堂人物(意思解释)
- 莫逆之友(意思解释)
- 戏蝶游蜂(意思解释)
- 继继存存(意思解释)
※ 有为有守的意思解释、有为有守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围魏救赵 | 指攻击敌人后方;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。魏、赵:战国时的国名。 |
| 先圣先师 | 旧时尊称孔子;也称周公和孔子或孔子和颜渊。 |
| 禅絮沾泥 | 比喻禅寂之心受到尘世烦恼的沾染。 |
| 有嘴无心 | 犹言有口无心。 |
| 齐家治国 | 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。 |
| 先意承旨 | 先意:超先想到;承旨:遵从意旨。原指不等父母开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。后指揣摸上级意图,极力奉承。 |
| 项庄之剑,志在沛公 |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。同“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”。 |
| 方兴未已 | 见“方兴未艾”。 |
| 珥金拖紫 | 珥:插;拖:下垂。插金珰,拖紫袍。指官位显赫。 |
| 一时戏言 | 偶然开玩笑的话 |
| 负薪救火 | 背着柴草去救火。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,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。 |
| 矫世励俗 | 矫世:纠正世风。励:鼓励。改变颓废的世风,鼓励淳厚的民俗。 |
| 孤魂野鬼 | 比喻没有依靠,处境艰难的人。 |
| 云散风流 | 比喻事物四散消失。 |
| 魂飞胆丧 | 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|
| 以戈舂黍 | 用戈去舂黍米。比喻达不到目的。 |
| 连三接二 | 犹言接连不断。 |
| 宿将旧卒 | 宿将:有丰富经验的老将。指有丰富经验的将领和士兵。 |
| 言行相副 | 见“言行相符”。 |
|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| 指不管闲事,事情越少越好。同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。 |
| 榆木脑袋 | 比喻思想顽固。亦作“榆木脑壳”。 |
| 祖宗家法 | 封建时代祖先制定的家族法规。 |
| 观场矮人 | 谓见识浅鄙者。 |
| 连三接五 | 同“连三接二”。 |
| 鹊巢鸠踞 | 同“鹊巢鸠居”。 |
| 利析秋毫 | 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、精明。 |
| 耳闻目击 | 击:接触。亲自听说,亲眼看见。 |
| 男扮女妆 | 男人打扮成女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