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夷攻夷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①使夷人自相攻伐。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。②晚清时,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。
出处: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以蛮夷攻蛮夷,中国之形也。”颜师古注:“不烦华夏之兵,使其同类互相攻击也。”《明史·李材传》:“给事中唐尧钦等亦言:‘材以夷攻夷,功不可泯。’”
例子:是书何以作?曰:为以夷攻夷而作。清·魏源《〈海国图志〉序》
基础信息
拼音yǐ yí gōng yí
注音一ˇ 一ˊ ㄍㄨㄥ 一ˊ
感情以夷攻夷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借助外界力量。
近义词以夷制夷、以夷伐夷、以夷治夷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澹泊寡欲(意思解释)
 - 骤不及防(意思解释)
 - 翠围珠绕(意思解释)
 - 王子犯法,庶民同罪(意思解释)
 - 贵人多忘(意思解释)
 - 鸾交凤俦(意思解释)
 - 烟菲露结(意思解释)
 - 深入骨髓(意思解释)
 - 钟鼓馔玉(意思解释)
 - 推枯折腐(意思解释)
 - 天崩地解(意思解释)
 - 含垢忍耻(意思解释)
 - 瑶草琪花(意思解释)
 - 横遮竖挡(意思解释)
 - 仙风道格(意思解释)
 - 创巨痛仍(意思解释)
 - 探丸借客(意思解释)
 - 停辛贮苦(意思解释)
 - 煎水作冰(意思解释)
 - 殚心积虑(意思解释)
 - 援笔成章(意思解释)
 - 金针见血(意思解释)
 - 封疆大吏(意思解释)
 - 穷儿乍富(意思解释)
 - 树功立业(意思解释)
 - 载道怨声(意思解释)
 - 刻鹄不成(意思解释)
 - 击辕之歌(意思解释)
 
※ 以夷攻夷的意思解释、以夷攻夷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雪案萤窗 | 同“雪窗萤几”。 | 
| 直言尽意 | 直爽地说出全部的意思 | 
| 薄唇轻言 | 形容多嘴,说话随便。 | 
| 郎才女貌 | 郎:男子;貌:容貌。旧时形容男女青年才貌相配。 | 
| 搅海翻江 | 搅:搅拌;翻:翻腾。江海翻腾。比喻声势或力量很大。 | 
| 皮相之见 | 皮相:从表面上看。没有说到点子上的肤浅看法。 | 
| 在谷满谷 | 《庄子·天运》:“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,烛之以日月之明;其声能短能长,能柔能刚;变化齐一,不主故常;在谷满谷,在坑满坑。”此谓奏乐时声音遍及各处,形容道的无所不在。后以“在谷满谷”形容人物众多。 | 
| 迎新送旧 | ①谓迎来新的,送走旧的。②特指妓女生涯。 | 
| 自卖自夸 | 夸:夸赞。自己卖的东西自己夸好。比喻为自己吹嘘。 | 
| 离经畔道 | ①谓思想、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。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。 | 
| 炮凤烹龙 | 烹:煮;炮:烧。形容菜肴极为丰盛、珍奇。 | 
| 轻死重义 | 见“轻死重气”。 | 
| 巴山度岭 | 指爬山越岭。 | 
| 描头画角 | 比喻刻意模仿,毫无新意。 | 
| 朝发夕至 | 早上出发;晚上到达。 | 
| 举如鸿毛,取如拾遗 | 举一根羽毛,拾一件东西。比喻事情容易做,不费气力。 | 
| 发政施仁 | 发布政令,实施仁政。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。 | 
| 芝兰之室 | 比喻良好的环境。 | 
| 说得轻巧 | 说起来很简单容易。 | 
| 云飞泥沉 | ①比喻消失。②比喻悬殊极大。 | 
| 溜之大吉 | 溜:趁人不注意偷偷地跑掉。吉:吉利;吉祥。偷偷地跑掉为妙。指溜掉了事。 | 
| 知人善察 | 察:观察。善于识别观察人才。 | 
| 蜂目豺声 | 眼睛象蜂,声音象豺。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。 | 
| 鹤鸣之士 | 指有才德声望的隐士。 | 
| 五零二落 | 犹言七零八落。 | 
| 泛泛之谈 | 一般化地泛泛地谈谈(泛泛:浮浅不深入)。指讲话或写文章不深刻。 | 
| 闻名不如见面 | 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。 | 
| 文房四宝 | 俗指笔、墨、纸、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