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徙成都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相传舜三度迁移,百姓慕德而从,所至处自成都邑。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。
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舜有膻行,百姓悦之,故三徙成都,至邓之虚,而有十万家。”
例子:三国·魏·嵇康《答难养生论》:“且凡圣人,有损己为世,表行显功,使天下慕之,三徙成都者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ān xǐ chéng dōu
注音ㄙㄢ ㄒ一ˇ ㄔㄥˊ ㄉㄡ
感情三徙成都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三徙成国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知人料事(意思解释)
- 卓诡不伦(意思解释)
- 粗袍粝食(意思解释)
- 珠翠之珍(意思解释)
- 疑行无名,疑事无功(意思解释)
- 名缰利索(意思解释)
- 温良忍让(意思解释)
- 油干火尽(意思解释)
- 逞工炫巧(意思解释)
- 原隰衍沃(意思解释)
- 怆天呼地(意思解释)
- 屣履造门(意思解释)
- 针头线尾(意思解释)
- 以夜继朝(意思解释)
- 飞眼传情(意思解释)
- 物极则衰(意思解释)
- 沾体涂足(意思解释)
- 謇谔自负(意思解释)
- 乐成人美(意思解释)
- 鼓吻奋爪(意思解释)
- 量己审分(意思解释)
- 贪而无信(意思解释)
- 白衣送酒(意思解释)
- 连章累牍(意思解释)
- 史鱼历节(意思解释)
- 贪冒荣宠(意思解释)
- 蹇谔之风(意思解释)
- 行监坐守(意思解释)
※ 三徙成都的意思解释、三徙成都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靖谮庸回 | 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。犹口是行非。同“靖言庸回”。 |
| 云窗霞户 | 指华美的居处。 |
| 送旧迎新 | 旧:原来的;从前的。原指送旧官;迎新官。泛指一般的送走旧的;迎接新的。 |
| 秦晋之匹 | 春秋时,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。泛指两家联姻。 |
| 视人犹芥 | 芥:小草。把别人看得像小草一样微不足道。形容高傲自大,瞧不起别人。 |
| 秘而不泄 | 泄:泄漏。严守秘密,不肯吐露。 |
| 功高望重 | 功:功劳,功绩。望:名望,声望。功劳和名望都很大。 |
| 惊魂落魄 | 同“惊魂丧魄”。 |
| 别无它法 | 没有任何别的办法。 |
| 沽酒当垆 | 沽:通“酤”;沽酒:卖酒;垆:古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墩子;当垆:卖酒的坐在垆边。形容名士不遇,埋没民间。也指饮酒作乐。 |
| 不达时务 | 务:事物;时务: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。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。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。 |
| 逐队成群 | 形容人多。 |
| 朝不图夕 | 图:图谋。早晨不能为晚上打算。形容形势危急或境况窘迫。 |
| 兼收并录 | 把不同的说法都一并载录下来。 |
| 留中不出 |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,不交议也不批答。 |
| 改柯易叶 | 指枝叶凋败。比喻人品蜕变。 |
| 汹涌淜湃 | 同“汹涌彭湃”。 |
| 星月皎洁 | 皎洁:明亮洁白。星星和月亮明亮洁白。 |
| 心驰魏阙 | 见“心在魏阙”。 |
| 衣取蔽寒 | 取:选取,采用;蔽:遮往。衣服只求抵御寒冷。 |
| 超今越古 | 见“超今冠古”。 |
| 钟仪楚奏 | 钟仪:春秋时楚国的乐官,被晋国俘虏,晋侯叫他操琴,他奏的仍旧是楚国的音乐。比喻思念故国、怀念乡土 |
| 羌无故实 | 指诗文不用典故或没有出处,也比喻没有根据。 |
| 浓翠蔽日 | 翠:青绿色;蔽:挡住。形容树木茂密遮挡阳光。 |
| 诡形怪状 | 诡:怪异。奇特怪异的形状。 |
| 出丑放乖 | 犹言出乖露丑。 |
| 一家之辞 | 同“一家之言”。 |
| 顿足搓手 | 着急惋惜的样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