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徙成都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相传舜三度迁移,百姓慕德而从,所至处自成都邑。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。
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舜有膻行,百姓悦之,故三徙成都,至邓之虚,而有十万家。”
例子:三国·魏·嵇康《答难养生论》:“且凡圣人,有损己为世,表行显功,使天下慕之,三徙成都者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ān xǐ chéng dōu
注音ㄙㄢ ㄒ一ˇ ㄔㄥˊ ㄉㄡ
感情三徙成都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三徙成国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吉凶祸福(意思解释)
- 为虺弗摧,为蛇若何(意思解释)
- 飞蛾赴烛(意思解释)
- 荦荦大者(意思解释)
- 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(意思解释)
- 绿鬓红颜(意思解释)
- 絮絮聒聒(意思解释)
- 狐朋狗友(意思解释)
- 淅淅飒飒(意思解释)
- 一代楷模(意思解释)
- 反阴复阴(意思解释)
- 屈高就下(意思解释)
- 朝成暮毁(意思解释)
- 叩源推委(意思解释)
- 别树一旗(意思解释)
- 乃祖乃父(意思解释)
- 静言令色(意思解释)
- 小偷小摸(意思解释)
- 执法犯法(意思解释)
- 粉身灰骨(意思解释)
- 略逊一筹(意思解释)
- 文身断发(意思解释)
- 山崩水竭(意思解释)
- 生而知之(意思解释)
- 东道主人(意思解释)
- 片言只字(意思解释)
- 千载一弹(意思解释)
- 平地青云(意思解释)
※ 三徙成都的意思解释、三徙成都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井底之蛙 | 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。比喻见识短浅的人。 |
玉树临风 | 形容人风度潇洒,秀美多姿。亦作“临风玉树”。 |
不易一字 | 不更动一个字。形容文章写得又快又好。 |
小鸟依人 | 指像小鸟一样亲近人。多形容少女或小孩的娇柔可爱。依:依偎。 |
染指于鼎 | 鼎: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,多为圆形,三足两耳。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。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。 |
跌磕蹭蹬 | 指人倒霉,不顺利。 |
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 | 焉:怎么。不进老虎窝,怎能捉到小老虎。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。 |
废物利用 | 废物:无用的东西。让没有用的东西发挥它的作用。 |
卑宫菲食 | 指宫室简陋,饮食菲薄。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。 |
中心如醉 | 中心:内心。内心像喝醉了酒一样。形容忧思哀伤,不能自持 |
安安合适 | 刚刚适合,恰好相合。 |
一动不如一静 | 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,还是不做为好。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 |
日旰忘餐 | 形容工作勤劳,忘了时间,忘了吃饭。 |
不怕官,只怕管 | 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。也指在人管辖之下,一切只能听命于他。 |
洁身自守 | 保持住个人自身的纯洁。 |
久负盛名 | 负:承受,承担,引申为享有。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。 |
蒲鞭示辱 | 对有过错的人用蒲做的鞭子抽打,只是为了使他感到羞耻,并不使他皮肉受苦。旧时用于宣扬官吏的所谓宽仁。 |
恶叉白赖 | 耍无赖,无理取闹。 |
扬名显亲 | 扬:传扬;显:显赫;亲:父母。指使双亲显耀,名声传扬。 |
口出大言 | 说大话。形容说话狂妄。 |
治国安邦 | 治理国家,使之太平、安定。 |
除疾遗类 | 遗:留下。类:种。只治表面的病,又留下了病根。比喻去患不彻底,留下祸根。 |
绝顶聪明 | 绝顶:极端。形容异常聪明。 |
磕头烧香 | 比喻求人说好话。 |
七老八小 | 指老人与小孩。老老少少。 |
百花生日 |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,即花朝。 |
见怪非怪 | 见“见怪不怪”。 |
言者无意,听者有心 | 说话的人不是有心的,听话的人却认真计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