夷险一节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夷:平坦;节:节操。在平坦与险要地方都是一种节操。比喻处顺境与逆境都能恪守节操。
出处:晋·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竭身命以殉国,经夷险而一节者,忠臣也。”
例子:宋·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故能出入将相,勤劳王家,而夷险一节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í xiǎn yī jié
注音一ˊ ㄒ一ㄢˇ 一 ㄐ一ㄝˊ
繁体夷險一節
感情夷险一节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不识不知(意思解释)
- 割肉饲虎(意思解释)
- 弗欺暗室(意思解释)
- 牵合附会(意思解释)
- 江海之士(意思解释)
- 层见迭出(意思解释)
- 焚尸扬灰(意思解释)
- 下乔木入幽谷(意思解释)
- 景入桑榆(意思解释)
- 花甜蜜嘴(意思解释)
- 循规矩蹈(意思解释)
- 唾玉钩银(意思解释)
- 恐慌万状(意思解释)
- 骑鹤上维扬(意思解释)
- 百足之虫,至断不蹶(意思解释)
- 执箕帚(意思解释)
- 抓破脸子(意思解释)
- 绮罗粉黛(意思解释)
- 先花后果(意思解释)
- 弄竹弹丝(意思解释)
- 心地正直(意思解释)
- 大吹大擂(意思解释)
- 别风淮雨(意思解释)
- 为小失大(意思解释)
- 痛痒相关(意思解释)
- 云心月性(意思解释)
- 攀亲道故(意思解释)
- 走为上计(意思解释)
※ 夷险一节的意思解释、夷险一节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二缶锺惑 | 用两种容量不同的器具来量粮食,怎幺也量不清。比喻标准不一,是非不明。缶、锺:指量器。 |
进退可度 | 见“进退有度”。 |
鉥心刿肾 | 同“鉥心刿目”。 |
此地无银三十两 | 比喻想要隐瞒、掩盖真相,结果反而彻底暴露。 |
情有可原 | 原:原谅。从情理上说;有可以原谅的地方。 |
螳臂当车 | 螳螂奋举前腿来挡住车子前进;不知道它的力量根本不胜任。比喻自不量力地去做办不到的事;必然失败。 |
高飞远翔 | 飞得既高有远。比喻前程远大。 |
十口相传 | 许多人辗转相传。 |
酣嬉淋漓 | ①形容恣意嬉戏,至于极点。②指文字非常畅达。 |
梦梦查查 | 形容人乍醒时的恍惚、迷糊。 |
有枝添叶 | 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,为了夸大,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。 |
心若死灰 | 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。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。 |
昆山片玉 | 昆仑山上的一块玉。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,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,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。 |
谈笑自若 | 指在不平常的情况下;有说有笑;同平常一样。自若:跟平常一样。 |
燕岱之石 | 比喻庸才下品。 |
不曾序过 | 意思是没有宗族关系。序,指按宗族的谱系排辈分。 |
拔赵帜立赤帜 |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、胜利之典。 |
连三跨五 | 形容动作迅速。 |
陈言老套 | 陈旧的言词和套数。 |
天人共鉴 | 鉴:审察。天公、众人皆可审察。表示诚实无欺。 |
以夷伐夷 | 夷:旧指外族或外国。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,使自相冲突,削弱力量。 |
治丝而棼 | 谓理丝不找头绪,就会越理越乱。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,使问题更加复杂。语本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臣闻以德和民,不闻以乱。以乱,犹治丝而棼之也。” |
目空四海 | 四海:指全国各地。眼看四海之内皆空。比喻目中无人、狂妄或自负之甚。 |
过江之鲫 | 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多得很。 |
齐东野语 | 齐东:齐国的东部;野语:乡下人的话。孟子蔑视农民,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,听信不得。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。 |
贤者在位,能者在职 | 有贤德的人居于掌权的地位,有才能的人担当合适的职务。 |
一举两失 | 举:举动。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。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。 |
备多力分 | 防备的地方多了,力量就会分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