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一问三不知一问三不知的意思
wènsānzhī

一问三不知

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三不知:指对事的开始、中间和结尾都不知道。不管怎样问;总说不知道。比喻对实际情况了解太少。也作“一问摇头三不知”。

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哀公二十七年》:“君子之谋也,始、衷、终皆举之,而后入焉。今年三不知而入之,不亦难乎?”

例子:一连问了几个问题,他都答不出,老师对他这种一问三不知的学习态度很生气。


基础信息

拼音yī wèn sān bù zhī

注音一 ㄨㄣˋ ㄙㄢ ㄅㄨˋ ㄓ

繁体一問三不知

正音“三”,不能读作“shān”。

感情一问三不知是贬义词。

用法联合式;作分句;含贬义。

辨形“知”,不能写作“只”。

辨析一问三不知和“一无所知”;都含有“问什么;都不知道”的意思。但一问三不知重在指人家问你情况;都说不知道。可以是确实不知道;也可以是假装不知道;即知道不愿告诉他;“一无所知”泛指对情况或知识一点也不知道。

歇后语傻子问路

谜语

近义词一无所知、装疯卖傻

反义词无所不知

英语say "I don't know" to every question
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一问三不知的意思解释、一问三不知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金相玉振 同“金相玉质”。
烂若舒锦 见“烂若披锦”。
大杀风景 破坏兴致的意思
周规折矩 本谓行礼时步趋合乎规矩。后引申为拘泥于成法、准则。语出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周还中规,折还中矩。”
不脩边幅 形容不讲究衣饰仪容或不拘形式小节。亦作“不修边幅”。
不足为道 足:值得;道:说。不值得一说。
敷衍门面 敷衍:将就应付。只做表面的应付,而不认真解决实际问题。
潜移默运 不露行迹、自然而然地转移或转变。
遇物持平 谓对待人和事持公正态度。
黔突暖席 原意是孔子、墨子四处周游,每到一处,坐席没有坐暖,灶突没有熏黑,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。形容忙于世事,各处奔走。
餬口四方 餬:通“糊”;餬口:寄食。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。
兽困则噬 兽陷困境要咬人。比喻人陷于绝境要竭力反抗。
匪异人任 异人:别人;任:承担。表示责任不能推诿,要自己负责。
王贡弹冠 王:汉代王吉字子阳。贡:即贡禹。弹冠:拂去冠上的尘埃,喻将出来作官。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,取舍一致。也指一人得官,同类相庆。亦作“王阳在位,贡公弹冠”。
与民同忧 忧:忧患。与人民共忧患。
舟车之利 舟:船,水运;车:车辆,陆运;利:便利。车船便利。形容水陆运输方便。
忠信乐易 忠信:忠诚信实;乐易:和乐,平易。待人诚实、和蔼,平易近人。
铄古切今 犹言融贯古今。形容学识渊博。
悔之莫及 悔:后悔。后悔也来不及了。
研精阐微 研究阐明精深微妙之理。
坐地分账 盗贼就地瓜分赃物。
漫天塞地 漫:满;塞:充满。从天上到地下到处都是。
实蕃有徒 见“实繁有徒”。
毫发无遗 毫:细毛;发:头发;毫发:比喻细微;遗:遗漏。形容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漏。
穷唱渭城 指穷的时候才唱《渭城曲》。
酌古参今 见“酌古斟今”。
急脉缓受 见“急脉缓灸”。
有求斯应 斯:则;应:应答,承诺。只要有人请求帮助就答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