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水知源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明白事物的本源。
出处:宋·陈宗礼《广州光孝寺大鉴禅师殿记》:“口诵心惟,向慕而依归。饮水知源,自觉自悟,师岂远乎哉!”
例子:清·洪亮吉《王隐<晋书地道志>后叙》:仲远一记,既导美于太康,彦季全编,殊有功于处叔,饮水知源,抚柯求叶,亦沈约、魏收之祖也。
基础信息
拼音yǐn shuǐ zhī yuán
注音一ㄣˇ ㄕㄨㄟˇ ㄓ ㄩㄢˊ
繁体飲水知源
感情饮水知源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饮水思源、饮水辨源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生而知之(意思解释)
- 东道主人(意思解释)
- 片言只字(意思解释)
- 千载一弹(意思解释)
- 平地青云(意思解释)
- 蛇食鲸吞(意思解释)
- 连二并三(意思解释)
- 傲骨嶙嶙(意思解释)
- 自不待言(意思解释)
- 东洋大海(意思解释)
- 雕盘绮食(意思解释)
- 礼轻情意重(意思解释)
- 烘堂大笑(意思解释)
- 遗形忘性(意思解释)
- 欺天罔地(意思解释)
- 霸王别姬(意思解释)
- 嫉恶好善(意思解释)
- 木心石腹(意思解释)
- 一日三月(意思解释)
- 轻言细语(意思解释)
- 大胆海口(意思解释)
- 学非所用(意思解释)
- 黄卷青灯(意思解释)
- 兹事体大(意思解释)
- 忧国爱民(意思解释)
- 才藻艳逸(意思解释)
- 拳不离手,曲不离口(意思解释)
- 死别生离(意思解释)
※ 饮水知源的意思解释、饮水知源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病笃乱投医 | 投:投奔。病情危急不审医术好坏就去就诊。比喻事势危急盲目求援。 |
燕昭好马 | 燕昭王喜爱骏马。后作求贤之典。 |
左拥右抱 | 形容人姬妾多(多见于旧小说)。 |
流风余韵 | 前人流传下来的风度、情操。 |
桑间之约 | 指男女之间的约会。 |
半懂不懂 | 不十分懂。 |
鲜艳夺目 | 色彩鲜美艳丽,十分引人注目。 |
铜驼荆棘 | 铜驼:铜制的骆驼,古代置于宫门外。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。 |
密云不雨 | 满天乌云不下雨。比喻事物正在酝酿,一时还没有发作。 |
在家出家 | 指不出家当和尚,清心寡欲,在家修行。 |
云蒸霞蔚 | 蒸:升腾;蔚:聚集。像云霞涌聚。形容绚丽华美。 |
兄肥弟瘦 | 旧喻兄弟相爱,临难争死。 |
泰山不让土壤 | 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 |
啧啧称羡 | 啧啧:咂嘴声,表示赞叹。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。亦作“啧啧称赞”。 |
积薪厝火 | 薪:柴草;厝:同:“措”,放置。把火放在柴堆下面。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,后患无穷。 |
救民水火 | 救:拯救;水火:水深火热。从水深火热中拯救老百姓。 |
敢做敢为 | 做事勇敢,无所畏惧。 |
天赐良机 | 天给的好机会。 |
涎皮涎脸 | 亦作“涎皮赖脸”。亦作“涎脸涎皮”。嬉皮笑脸;厚着脸皮跟人纠缠。 |
呼天唤地 | 哭天叫地,形容极为痛苦。 |
血流成渠 | 鲜血流成了河。形容死伤的人极多。 |
天不假年 | 假:给予。天公不给以寿命。指寿命不长。 |
云中仙鹤 | 同“云中白鹤”。 |
冲风冒雨 | 谓不避风雨之苦。 |
杜门自绝 | 杜门:关门不出;绝:断绝。闭门不出,将自己与外界隔绝。 |
跑单帮 | 指以经商为职业的个人往来各地贩卖货物牟利或指个人全权处事。 |
千里结言 | 谓与远方朋友相约之言。 |
一龙一猪 | 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