迎新送故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见“迎新送旧”。
出处:唐·元镇《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》:“有迎新送故之困,朝令夕改之烦,自非有为而为,曷若且仍其旧。”
例子: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·香山居士》:“余观宋景文公《守岁诗》云:‘迎新送故只如此,且尽灯前焚尾杯。’”
基础信息
拼音yíng xīn sòng gù
注音一ㄥˊ ㄒ一ㄣ ㄙㄨㄥˋ ㄍㄨˋ
感情迎新送故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形容新旧交替。
近义词送故迎新、迎新送旧、送旧迎新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苦思冥想(意思解释)
- 八荒之外(意思解释)
- 自强不息(意思解释)
- 无法无天(意思解释)
- 杨柳依依(意思解释)
- 遁世离俗(意思解释)
- 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(意思解释)
- 大包大揽(意思解释)
- 活蹦乱跳(意思解释)
- 寸步不离(意思解释)
- 暮史朝经(意思解释)
- 不僧不俗(意思解释)
- 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(意思解释)
- 杜绝言路(意思解释)
- 销声匿迹(意思解释)
- 栋梁之材(意思解释)
- 奇才异能(意思解释)
- 胆如斗大(意思解释)
- 玩世不恭(意思解释)
- 遗形藏志(意思解释)
- 笃近举远(意思解释)
- 惜指失掌(意思解释)
- 斗唇合舌(意思解释)
- 赶尽杀绝(意思解释)
- 劳民伤财(意思解释)
- 秣马厉兵(意思解释)
- 陈言务去(意思解释)
- 安安静静(意思解释)
※ 迎新送故的意思解释、迎新送故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茹柔吐刚 | 柔:软;刚:硬。吃下软的,吐出硬的。比喻怕强欺软。 |
| 一字千秋 | 谓文字警辟,足垂久远。 |
| 闭目塞听 | 塞:堵塞。闭上眼睛不看;堵住耳朵不听。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。 |
| 贼头鬼脑 | 同“贼头鼠脑”。 |
| 一笔勾消 | 亦作“一笔勾销”。全部取消之意。 |
| 不能赞一辞 | 赞:赞助;赞一辞:添一句话。提不出一点意见。形容文章非常完美。 |
| 难鸣孤掌 | 比喻力量单薄,难以成事。 |
| 高飞远遁 | 制摆脱不利的环境,躲避到远防去。同“高飞远走”。 |
| 头足异处 | 谓被斩。 |
| 椎肤剥髓 | 形容残酷搜刮。 |
| 星罗棋布 | 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。形容数量很多;分布很广。罗:罗列;布:分布。 |
| 扼腕长叹 | 用手握腕,长声叹息。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。 |
| 漫天开价 | 无限度地乱开价码 |
| 才貌双绝 | 才学相貌都好。同“才貌双全”。 |
| 天灾地妖 | 自然界发生的灾害怪异。 |
| 东风马耳 |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。 |
| 戴玄履黄 | 犹戴天履地。 |
| 求大同,存小异 | 在大的、主要的方面取得一致,而对某些小的、次要的问题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见。 |
| 胡搅蛮缠 | 不讲道理,纠缠不放。 |
| 忠君报国 | 忠于国君,报效国家。 |
| 乡土难离 | 乡土:家乡,故土。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。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。 |
| 只字不提 | 只:一个。一个字也不谈起。比喻有意不说。 |
| 自作之孽 | 孽:罪恶,灾祸。指自己招来的罪孽或灾祸是逃不脱的。 |
| 桃李争辉 | 桃花与李花竞媚比妍。形容春日景色美不胜收。 |
| 默不作声 | 一句话也不说。 |
| 嚎天喊地 | 见“嚎天动地”。 |
| 前功尽灭 | 见“前功尽弃”。 |
| 日莫途远 | 见“日暮途远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