迎新送故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见“迎新送旧”。
出处:唐·元镇《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》:“有迎新送故之困,朝令夕改之烦,自非有为而为,曷若且仍其旧。”
例子: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·香山居士》:“余观宋景文公《守岁诗》云:‘迎新送故只如此,且尽灯前焚尾杯。’”
基础信息
拼音yíng xīn sòng gù
注音一ㄥˊ ㄒ一ㄣ ㄙㄨㄥˋ ㄍㄨˋ
感情迎新送故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形容新旧交替。
近义词送故迎新、迎新送旧、送旧迎新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避君三舍(意思解释)
- 耳边之风(意思解释)
- 千头万序(意思解释)
- 年衰岁暮(意思解释)
- 眉高眼下(意思解释)
- 青山不老,绿水长存(意思解释)
- 人言藉藉(意思解释)
- 巴山越岭(意思解释)
- 成败兴废(意思解释)
- 一面之交(意思解释)
- 束戈卷甲(意思解释)
- 瘠己肥人(意思解释)
- 材士练兵(意思解释)
- 三马同槽(意思解释)
- 缄口无言(意思解释)
- 因祸得福(意思解释)
- 大好河山(意思解释)
- 飘茵随溷(意思解释)
- 算沙抟空(意思解释)
- 泣涕如雨(意思解释)
- 井底虾蟆(意思解释)
- 北鄙之声(意思解释)
- 叠矩重规(意思解释)
- 温柔敦厚(意思解释)
- 空臆尽言(意思解释)
- 金风送爽(意思解释)
- 有幸有不幸(意思解释)
- 如水投石(意思解释)
※ 迎新送故的意思解释、迎新送故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心高气傲 | 态度傲慢,自以为高人一等。 |
赳赳武夫 | 赳赳:雄壮威武的样子。形容雄壮威武的勇士。 |
放僻淫佚 | 肆意为非作歹。亦指肆无忌惮、邪恶不正。 |
轻手蹑脚 | 见“轻手软脚”。 |
倚闾之望 | 闾:古代里巷的门。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。 |
神郁气悴 | 精神郁结劳悴。 |
堆案盈几 | 堆:堆积。案:案头。公文、书信、图书等堆积满案头。原指等待处理的文凭大量积压。后也指书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。 |
物竞天择 | 达尔文进化论。谓万物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,通过变异、遗传和自然选择的发展过程。 |
扫墓望丧 | 扫除墓地,以待人死入葬。谓酷吏必当有恶报,指日可待。语本《汉书 酷吏传 严延年》:严延年迁河南太守,其母从东海来,欲从延年腊,到洛阳,适见奏报引决囚人。母大惊,谓延年曰:“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!行矣!去女东归,扫除墓地耳!”后岁余,延年果败。 |
消声匿影 | 不公开讲话,不出头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,不再出现。 |
过府冲州 | 行经了很多地方。形容旅途的漫长与跋涉的劳苦。 |
调三窝四 | 搬弄是非,挑拔离间。 |
盖头换面 | 犹改头换面。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,内容实质不变。 |
众流归海 | 大小河流同归于海。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汇集于一处。 |
一座皆惊 | 在座的人都感到惊奇。 |
执经叩问 | 叩问:询问。拿着经书,向人请教。指虚心向人学习。 |
下不为例 | 例:先例。下一次不能以这次为例子照样做。指只通融或宽恕这一次;以后不允许再做。 |
七死八活 | 如同多次死去活来一般。形容受尽痛苦。 |
步人后尘 | 步:踏;踩;后尘: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。踩着人家脚印走。比喻追随;沿袭别人。 |
品头评足 |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。现也比喻对人对事任意挑剔。 |
瓦解冰消 | 比喻完全消逝或彻底崩溃。 |
承欢膝下 | 承欢:旧指侍奉父母;膝下: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,故表示幼年。旧指侍奉父母。 |
一人得道,鸡犬飞升 |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,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。 |
说千道万 | 道:说。指各种各样的说法。后用来形容话说的很多。亦作“说一千道一万”。 |
电掣星驰 | 如闪电和流星似的掠过。比喻迅疾。 |
食之无味,弃之不甘 | 味:滋味。吃起来没有滋味,丢掉它又可惜。形容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。 |
赫赫扬扬 | 赫赫:显赫的样子。①光明盛大的样子。②形容兴旺显赫。 |
覆地翻天 | 指发生极大的事。也比喻亡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