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城固守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婴:围绕;婴城:据城。据守城池牢固设防。
出处:东汉·班固《蒯通传》:“必将婴城固守。”
例子:清·汪琬《前明兵科右给事中吴公墓志铭》:“国安焚铜陵,掠南陵,所至人皆婴城固守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īng chéng gù shǒu
注音一ㄥ ㄔㄥˊ ㄍㄨˋ ㄕㄡˇ
繁体嬰城固守
感情婴城固守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防御。
近义词婴城自守、婴城自保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文武兼济(意思解释)
- 福与天齐(意思解释)
- 捉影追风(意思解释)
- 云屯星聚(意思解释)
- 三薰三沐(意思解释)
- 幺弦孤韵(意思解释)
- 村歌社舞(意思解释)
- 通观全局(意思解释)
- 利害攸关(意思解释)
- 问柳评花(意思解释)
- 超群拔类(意思解释)
- 骇人视听(意思解释)
- 遗簪堕珥(意思解释)
- 携家带口(意思解释)
- 艳如桃李,冷如霜雪(意思解释)
- 壹倡三叹(意思解释)
- 捉风捕月(意思解释)
- 摇唇鼓舌(意思解释)
- 伶牙俐嘴(意思解释)
- 两眼漆黑(意思解释)
- 杂然相许(意思解释)
- 愣眼巴睁(意思解释)
- 鞫为茂草(意思解释)
- 絺章绘句(意思解释)
- 咏嘲风月(意思解释)
- 走斝飞觞(意思解释)
- 大放悲声(意思解释)
- 贩夫皁隶(意思解释)
※ 婴城固守的意思解释、婴城固守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匿影藏形 | 隐藏形迹;不露真相。 |
| 不祧之宗 | 不迁入祧庙的祖先。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。祧: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。 |
| 不进油盐 | 形容人十分固执。 |
| 狼飡虎食 | 同“狼餐虎咽”。 |
| 磕头碰脑 | 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,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。 |
| 来回来去 | 指动作或说话来回不断地重复。 |
| 双豆塞耳 | 塞:堵。两粒豆子堵塞双耳。指听不到声音。比喻不听忠告。 |
| 虽死犹生 | 犹:如同。指人虽死,精神不灭,楷模犹存。也指心无牵挂、憾事,虽死犹同活着。 |
| 潮涨潮落 | 比喻事情的起伏变化。 |
| 鸣于乔木 | 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后以“鸣于乔木”比喻仕进达于高位。 |
| 张皇其事 | 把原来的事情夸大。形容言过其实。同“张大其词”。 |
| 有口皆碑 | 碑:记功的石碑;皆:都是。所有人的嘴都是记载功德的碑石。形容为人们普遍称颂。 |
| 万选青钱 | 比喻文章出众。 |
| 戎马生涯 | 指从事征战的生活、经历。 |
| 思前算后 | 思:思考;算:计划,筹谋。思想前面,盘算将来。 |
| 兵来将敌,水来土堰 | 敌:对抗;堰:拦河坝。敌人来了派将军抵挡,大水来了用土去掩盖。比喻针锋相对,根据具体情况,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。 |
| 以古制今 | 按照古代的成规来处理当今的事务。 |
| 挹彼注此 | 同“挹彼注兹”。 |
| 花花世界 | 指热闹繁华的地方或灯红酒绿寻欢作乐的场所。也泛指人世间。含贬义。 |
| 人心莫测 | 犹人心难测。指人的内心难以探测。 |
| 艳如桃李,冷若冰霜 | 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。 |
| 扣帽子 | 把不好的名目硬加在人头上。 |
| 推之四海而皆准 | 之:代词,指普遍性的真理;四海:指任何地方;皆:都是;准:准确。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。 |
| 骨肉私情 | 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。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。 |
| 规言矩步 | 比喻言行谨慎,合乎法度。 |
| 目光如鼠 | 形容人眼神奸滑。 |
| 谛分审布 | 仔细察看分布状况。 |
| 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 | 兵:兵器;揭:举。砍来木棍当兵器,举起竹竿当旗帜。比喻武装起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