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城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城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1、单兵孤城单兵:寡弱无援的军队;孤城:孤立无依的城池。形容军队及其驻军的城池孤立无依,势力单薄,没有外援。《后汉书·耿恭传》:“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,当匈奴之冲,对数万之众。”
2、独坐愁城愁:忧愁。独自坐在忧愁的城中。比喻独自为忧愁所包围。汉·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身之穷困,独坐愁苦。”
3、等价连城同样价值连城。比喻同样贵重。《梁书·儒林传·范缜》:“晋棘、荆和,等价连城,骅骝、騄骊,俱致千里。”
4、连城之珍珍:珍贵的东西。价值很高的珍品唐·王绩《与陈叔达重借隋纪书》:“岂连城之珍俟楚文而乃进?”
5、城北徐公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。后作美男子的代称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城北徐公,齐国之美丽者也。”
6、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城门失火,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,水用完了,鱼也死了。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。北齐 杜弼《为东魏檄蜀文》:“但恐楚国亡猿,祸延林木;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。”
7、高城深池池:护城河。城墙很高,护城河很深。形容防卫坚固。荀况《荀子 议兵》:“故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,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,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。”
8、胸有城府形容心机深沉;毫不外露;难于窥测。《旧唐书 李林甫传》:“林甫性沉密,城府深阻,未尝以爱憎见于容色。”
9、攻城掠地见“攻城略地”。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54回:“李密诸将士,当时攻城掠地,倚着金帛来得易,也用得易。”
10、略地侵城略:侵夺,强取。夺取地盘,攻战城池。指向敌方进攻。唐·牛僧孺《守在四夷沦》:“夫四夷不守境,不过于略地侵城,是有败无亡也。”
11、连城之璧连城:连成一片的许多座城。后用来形容某种东西非常珍贵。璧:玉。非常珍贵的、非常值钱的美玉。也指价值极高的宝物或比喻珍贵的东西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惠文王时,得楚和氏璧,秦昭王闻之,使人遣赵王书,愿以十五城请易璧。”
12、南面百城旧时比喻尊贵富有。也比喻藏书很多。《魏书 逸士传 李谧》:“丈夫拥书万卷,何假南面百城?”
13、一字连城极言文辞的精妙。《魏书·彭城王勰传》:“黄门侍郎崔光读暮春群臣应诏诗。至勰诗,高祖仍为之改一字……勰曰:‘臣闻《诗》三百,一言可蔽。今陛下赐刊一字,足以价等连城。’”
14、婴城固守婴:围绕;婴城:据城。据守城池牢固设防。东汉·班固《蒯通传》:“必将婴城固守。”
15、自毁长城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。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四卷第16回:“这岂不是自毁长城,做下令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么!”
16、拥书百城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。《魏书 逸士传 李谧》:“丈夫拥书万卷,何假南面百城!”
17、管城毛颖管城、毛颖均为笔的代称。《宣和画谱·墨竹》:“平居之时无所嗜好,独左右图书与管城毛颖相周旋。”
18、穷唱渭城指穷的时候才唱《渭城曲》。
19、掠地攻城夺取地盘,攻战城池。形容向敌方进攻。明·无名氏《精忠记·应诏》:“勤王报国应无惮,掠地攻城也畏难。”
20、赤舌烧城赤:火红色。赤舌如火,足以烧城。比喻毁谤或挑拔离间的话非常伤害人。汉 扬雄《太玄 干》:“赤舌烧城,吐水于瓶。”
21、价等连城谓价值等于连成一片的许多城池。《北史·彭城王勰传》:“今陛下赐刊一字,足以价等连城。”
22、赤口烧城赤舌:指谗言。比喻谗言为害极其严重。明·杨慎《后蚊赋》:“谮有国兮,赤口烧城;烦言喷兮,积毁销骨。”
23、铜城铁壁见“铜墙铁壁”。清·严如熤《三省边防备览·策略》:“民间之作寨堡者,亦饬令仿效为之,处之铜城铁壁矣。”
24、二卵弃干城卵:鸡蛋;干城:捍卫者。比喻因人有小的过失而忽略他的大节《孔丛子 居卫》:“今君处战国之世,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,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。”
25、兵临城下临:来临。军队已来到城墙下面。比喻遭到围困。元 无名氏《马陵道》:“有一日兵临城下,将至濠边。”
26、高城深沟高高的城墙,深深的护城河。形容防卫坚固。唐·李翱《杨烈妇传》:“项城小邑,无长戟劲弩,高城深沟之固,贼气吞焉。”
27、倾国倾城倾:倾覆;城:国。原指因女色而亡国。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外戚传下 孝武李夫人》:“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,一顾倾人城,再顾倾人国。”
28、五言长城称誉善于作五言诗的好手。《新唐书·秦系传》:“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,系用偏师攻之,虽老益壮。”
29、城下之盟盟:盟约;和约。因强敌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。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桓公十二年》:“大败之,为城下之盟而还。”
30、攻城野战城:城池。攻打城池,野外作战。《墨子·节用上》:“攻城野地死者,不可胜数。”
31、婴城自保婴:围绕;婴城:据城。据守城池牢固设防。明·归有光《备倭事略》:“迄今逾月,其势益横,州县廑廑婴城自保。”
32、铁郭金城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。清·冯桂芬《公启曾协揆》:“大军一至,朽珠枯木亦助声威;大军不至,则铁郭金城将沦灰烬。”
33、防意如城意:心思,指私欲。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,象守城防敌一样。宋 周密《癸辛杂识别集下 守口如瓶》:“富郑公有‘守口如瓶、防意如城’之语。”
34、摊书拥百城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。同“摊书傲百城”。
35、万里长城指我国长城。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。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。《南史·檀道济传》:“道济见收,愤怒气盛,目光如炬,俄尔间引饮一斛,乃脱帻投地,曰:‘乃坏汝万里长城!’”
36、石城汤池比喻防守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辛毗传》:“兵法称:有石城汤池、带甲百万而无粟者,不能守也。”
37、坐拥百城有一万卷书,胜似管理一百座城的大官。比喻藏书极丰富。北齐 魏收《魏书 李谧传》:“丈夫拥书万卷,何假南面百城?”
38、空城计指在危急处境下,掩饰空虚,骗过对方的策略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中故事:蜀将马谡失守街心亭,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,诸葛亮无兵迎敌,但沉着镇定,大开城门,自大在城楼上弹琴。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,引兵退去。
39、价重连城价:价格;连城:连成一片的城池。形容物品极为珍贵,价值极高。唐·韦庄《乞彩笺歌》:“也知价重连城璧,一纸万金犹不惜。”
40、干城之将干城:盾牌和城墙,比喻捍卫者。指保卫国家的大将。《诗经·周南·兔罝》:“纠纠武夫,公侯干城。”《孔丛子·居卫》:“今君处战国之世,选爪牙之士,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,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。”
41、攻城略地略:掠夺。攻打城市,掠夺土地。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兵略训》:“攻城略地,莫不降下。”
42、围城打援指一种战术。进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围据守城镇之敌,诱使敌人从其他地方派兵援救,然后以事先部署好的主力部队歼灭敌人的援军。杜鹏程《保卫延安》第五章:“‘围城打援’的办法,不是常使用吗?”
43、人民城郭城郭:城墙。城郭还是旧有的,可人都不是原来的。感叹事态变迁,物是人非。晋·陶潜《搜神后记》卷一:“有鸟有鸟丁令威,去家千年今始归。城郭如故人民非,何不学仙冢垒垒。”
44、价值连城价:价格;连城:连成一片的好多城池。形容物品很珍贵;价值很高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惠文王时,得楚和氏璧。秦昭王闻之,使人遗赵王书,愿以十五城请易璧。”
45、自坏长城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。《南史·檀道济传》:“乃坏汝万里长城。”
46、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。城府:城市和官府;借指待人处事的心机。《宋史 傅尧俞传》:“尧俞厚重言寡,遇人不设城府,人自不忍欺。”
47、军临城下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。比喻情势十分危急。《战国策 齐策二》:“齐必举兵伐梁,梁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,王以其间伐韩。”
48、金城石室比喻险固的城池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贺邵传》:“近刘氏据三关之险,守重山之固,可谓金城石室,万世之业。”
49、满城桃李桃李:比喻学生。城中到处都有自己的学生。比喻学生很多。唐·刘禹锡《宣上人远寄贺礼部王侍郎放榜后》:“一日声名遍天下,满城桃李属春官。”
50、百城之富形容藏书极多,似拥有许多城市那样富有。语出《魏书 李谧传》:“丈夫拥书万卷,何假南面百城。”
51、社鼠城狐社:土地庙。城墙上的狐狸,社庙里的老鼠。比喻依仗权势做恶,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。宋 李纲《八月十一日次茶陵县入界湖南有感》诗:“巨蠹推穷付囹圄,社鼠城孤扫巢穴。”
52、不到长城非好汉比喻不能克服困难,达到目的,就不是英雄豪杰。吴茂盛《驻京办》第11章:“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,于我而言,没成为好汉就不到长城。”
53、一字长城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。也指一言奏效,可比长城。明 汤显祖《牡丹亭 折寇》:“仗恩台一字长城,借寒儒八面威风。”
54、国之干城干城: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,这里比喻捍卫者。国家主权的捍卫者。《诗经·周南·兔罝》:“赳赳武夫,公侯干城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以武夫自固,为捍蔽如盾,为防守如城然。”
55、金城汤池城:城墙;池:护城河;汤:热水。金属铸造的城墙;沸腾的护城河水。形容城池防守非常坚固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蒯通传》:“边地之城,必将婴城固守,皆为金城汤池,不可攻也。”
56、龙楼凤城犹言龙楼凤池。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偕计》:“论文章围棘堪驰骋,愿藏身龙楼凤城。”
57、日坐愁城愁城:比喻为忧愁所包围。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。宋·范成大《次韵代答刘文潜》诗:“一曲红窗声里怨,如今分作两愁城。”
58、坐拥书城见“坐拥百城”。孙百刚《郁达夫外传·风雨茅庐》:“达夫的书,我们一向知道是多的……但从前住的都是弄堂小房子,没有一间正式的书房,所以未窥全豹。经现在这么陈列一番,真是坐拥书城,洋洋大观了。”
59、背城一战背:背向。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。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。晋 习凿齿《汉晋春秋》:“若理穷力屈,祸败必及,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,同死社稷,以见先帝可也。”
60、高城深堑堑:壕沟。高高的城墙,深深的护城河。形容防卫坚固。汉·荀悦《汉纪·孝文帝纪》:“令室家田作具以备之,以便为之,高城深堑,其外复为一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