鸣于乔木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后以“鸣于乔木”比喻仕进达于高位。
出处: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
例子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鸣于乔木,乃金声而玉振之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míng yú qiáo mù
注音ㄇ一ㄥˊ ㄩˊ ㄑ一ㄠˊ ㄇㄨˋ
繁体鳴于喬木
感情鸣于乔木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只骑不反(意思解释)
- 孤豚腐鼠(意思解释)
- 枕经籍书(意思解释)
- 盘水加剑(意思解释)
- 定于一尊(意思解释)
- 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(意思解释)
- 悲观失望(意思解释)
- 飞沙转石(意思解释)
- 美玉无瑕(意思解释)
- 鹰拿燕雀(意思解释)
- 攻心为上(意思解释)
- 款启寡闻(意思解释)
- 兵连祸结(意思解释)
- 乘胜逐北(意思解释)
- 用其所长(意思解释)
- 牵一发而动全身(意思解释)
- 鹰视狼步(意思解释)
- 迷而不返(意思解释)
- 蠢蠢思动(意思解释)
- 发愤自厉(意思解释)
- 救过不暇(意思解释)
- 若敖之鬼(意思解释)
- 有劳有逸(意思解释)
- 道长论短(意思解释)
- 鸟散鱼溃(意思解释)
- 莫可究诘(意思解释)
- 博而不精(意思解释)
- 盈盈一水(意思解释)
※ 鸣于乔木的意思解释、鸣于乔木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随声是非 | 别人说是,自己也说是;别人说不是,自己也说不是。谓毫无主见,一味盲从。 |
细大不捐 | 细:微,小;捐:舍弃。小的大的都不抛弃。形容包罗一切,没有选择。 |
科班出身 | 科班:指旧时招收儿童;培养为戏曲演员的组织。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。 |
狐裘蒙茸 | 见“狐裘蒙戎”。 |
有过之无不及 | 过:超过;及:赶上。相比之下,只有超过而没有赶不上的。 |
留连不舍 | 依恋着不愿去。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。同“留恋不舍”。 |
俭腹高谈 | 俭腹:腹中空空,比喻知识匮乏。腹中知识匮乏,却喜欢高谈阔论。 |
一掴一掌血 | 掴:用巴掌打。打一掌出现血印。比喻做事有效用,立竿见影。 |
梧凤之鸣 | 《诗·大雅·卷阿》:“凤皇鸣矣,于彼高冈。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”毛传:“梧桐盛也,凤凰鸣也,臣竭其力,则地极其化;天下和洽,则凤凰乐德。”后因以“梧凤之鸣”比喻政教和协、天下太平。 |
持平之论 | 持平:保持公正;没有偏向。公正的议论或调和折中的言论。 |
裒多益寡 | 裒:减少;:增补。拿多余的一方,增加给缺少的一方。比喻多接受别人的意见,弥补自己的不足。 |
男女平权 | 男女在政治、经济和社会上的平。 |
巨人长德 | 巨:大。形容德高望重的人。 |
笔底龙蛇 | 犹言笔走龙蛇。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。 |
拊髀雀跃 | 拊:拍击;髀:大腿。拍打着大腿,像雀儿欢跳一样。形容非常欣喜的样子。 |
不念僧面念佛面 | 不看僧面看佛面。 |
攻苦食俭 | 犹攻苦食淡。 |
不识大体 | 识:懂得;大体:重要的道理;关系全局的道理。指不能认清大局;不懂得做事、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。 |
斗色争妍 | 形容花盛开,竞相逞美。 |
浓浓郁郁 | 指香气、色彩、气氛等浓厚热烈。 |
鸡头鱼刺 | 比喻轻微而不被重视的的事物。 |
文风不动 | 一点儿也不动。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。 |
相生相成 | 互相转化,互相促进。 |
事无大小 | 事情不分大小。形容什么事都管。 |
蠹啄剖梁柱 | 比喻事故或灾害刚一发生就立刻防止。 |
毁风败俗 | 败坏良好的风俗。同“伤风败俗”。 |
外愚内智 | 智:聪慧。外形笨拙憨厚,内心机智聪明。 |
孤孤恓恓 |